接触艺术
就是
感受人性
Feel Good 导读
微软用 AI 让更多视障用户能感受艺术
18 支拐杖,18 种未来畅想
「AI 引路石」想陪你「迷失自然」
💡佐藤大:年轻设计师现在想出头越来越难了
Zweihorn:最会玩创意的避孕套品牌会如何宣传太阳能?
微软用 AI 让更多视障用户能感受艺术
当我们加强了人们接触文化的机会,我们也加强了文化本身。
对于荷兰博物馆而言,除了让馆藏可开放给更多人以外,如何让人们接触艺术的途径更具包容性也是一个长期命题。
在过去,博物馆会定期举行专门的无障碍导览和其他服务,视障市民也能拥有专门的导览甚至是通过触摸艺术品的 3D 模型来感受艺术品。
今年,荷兰博物馆更是和微软开展了合作,利用生成式 AI 产品来丰富无障碍服务 —— 为艺术品撰写详细的文字描述,让视障用户可「听」清艺术品。
在疫情期间,博物馆员工曾趁着闭馆时机开始做艺术品的语言描述工作,但发现这工作极为耗时:
我们要写一个作品的描述就要花上一个小时。
结果,整个过程下来,员工们只完成了 300 件作品的描述。
有了微软的 Copilot 辅助后,员工能将以已经写好的描述作为例子,让 AI 去学习描述,最终完成上百万件作品的描述,然后通过网络来提供给更多的人。
去用技术来试图规模化地去做这件事,我们正在探索让我们的馆藏开放给世界上所有的人。
现在,这个项目仍在进行中,但荷兰博物馆和微软都希望这个项目能成为更大改变的起点。博物馆的无障碍负责人 Cathelijne Denekamp 表示:
这种无障碍项目将带来巨大影响,将艺术的可及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这个项目的数据也有巨大潜力,可以改变世界各地其他博物馆的运作方式。
18 支拐杖,18 种未来畅想
人们在看到拄着拐杖走路的人时都带着同情。
Keiji 想改变这种情况,给它(拐杖)增添一些魅力,让每一步都更欢快一点。
Keiji Takeuchi 设计办公室的 Sebastian Lopez 介绍道。
在今年的米兰三年展上,设计师 Keiji Takeuchi 策划的展览展出了 18 支拥有特别设计的拐杖。它们来出自于 18 位不同设计师的手笔,均被要求在设计时想象一下自己年老后想要的生活。
哥本哈根设计师 Hugo Passos 为拐杖增加了一个篮筐,这样老了之后在花园里采集水果和蔬菜都更方便。
瑞士设计师 Julie Richoz 在不锈钢拄杖上留出了空洞,为了容下鲜花。
她是在想,如果要外出散步或徒步,万一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没法拿回家怎么办?有了这个拐杖,那就没问题了。
谁能想到拐杖还能有「越野」版?设计师 Michel Charlot 为拐杖设计了一个底座,如果在比较不平的路上,拐杖松手掉了,用户也不必弯腰去捡,脚一踩底座拐杖就能立起来。
也有更多设计在于优化现有拐杖的功能性。
意大利设计师 Marialaura Irvine「打了个结」,好让拐杖帮自己「拿」报纸。
法国设计师 Julien Renault 则为拐杖设计了圆弧形把手,留出一个小缺口,好用来挂购物袋。
工程师 Alberto Meda 做了一款超轻的碳纤维拐杖,设计师 Alban Le Henry 则以螺纹来承载高度调节功能。
设计师 Anker Bak 和 Maddalena Casadei 都决定要在自己的拐杖上增加一个弧形元素,主要为了不用的时候能方便地挂在桌子或依靠在其他物件上。
(拐杖)这是一件非常通用,却又通常被低估的物件,拥有无限的探索潜力。
「AI 引路石」想陪你「迷失自然」
在自然中,我们时而会在用手机就拍摄和记录的过程中错过感受自然的机会。
由设计工作室 Modem Works 和 Panter & Tourron 联合设计的「AI 罗盘」Terra 旨在减少这样情况发生的几率。
Terra 设计语言上结合了石头的宁静和户外风的硬朗,其内置软件则调用了 Google 和 OpenAI 的 API,结合 AI 来帮助设计用户不带手机去「漫游」的路径。
使用时,用户只需要提出需求,Terra 就会设计路线,并在途中以触觉的方式指引方向。
用户的需求不必要特别仔细,例如:「在玛莱区漫步两小时,想看些糕点店」或「东京建筑之旅,在 4 点前回到来」。
Terra 其实也有屏幕,但它是在设备外壳下,显示时更柔和。在漫游过程中,Terra 的屏幕会显示出不同自然元素图形,告知使用者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Terra 采用了全开源设计,无论是设备的 3D 打印用的 CAD 图还是软件都公开在 GitHub 上。
通过将 Terra 开源,我们希望邀请所有人来探索如何在机器智能时代寻找新的方式来改善自身的身心健康。
💡佐藤大:年轻设计师现在想出头越来越难了
日本设计工作室 Nendo 创始人佐藤大在米兰设计周上接受了 Dezeen 采访,表示他认为现在年轻的设计师面对的困难比自己年轻那会更多了。
这一年年过去,我觉得设计师的责任越来越重了,我感觉,如果我是现在的年轻设计师的话真的会很难。
因为,现在设计不再只是在于想到有趣的点子和创造事物了。
佐藤大分享说,现在整个行业都更重视可持续性,这也要求设计师要有更全面的知识储备或了解,这对年轻设计师来说是个挑战。
你必须得考虑材料和工艺,不只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而是要为这个星球而设计,我们必须要考虑产品未来要怎样被回收。
对于年轻设计师或者是小的工作室来说,要去考虑这些所有的因素很困难。
即便如此,佐藤大认为这个挑战是必要的。而且,当大家都更重视这个问题,也意味着我们将需要更多设计师一起去解决问题;
这是我们需要一起去解决的问题,我们也要懂得去享受过程。
最重要的事不是重复利用材料,如用回收材料来做一张桌子;而是让它具有「第二生命」。
我认为我们需要前所未有的多的设计师,因为现在我们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需要合作。
Zweihorn:最会玩创意的避孕套品牌会如何宣传太阳能?
我想参与解决更大的问题,像是气候危机。靠做避孕套,我们好像没法解决气候问题。
Einhorn 品牌联合创始人 Waldemar Zeiler 说道。Einhorn 是在德国颇为常见的避孕套品牌,并以离经叛道的广告创意和「全素」「公平贸易」等产品特色为人所知。
虽然 Zeiler 不能通过避孕套来解决气候问题,但他决定用在做避孕套时积累的创意和品牌方法,打造一个更亲民的太阳能板品牌 Zweihorn。
改变当然要从产品开始。
Zweihorn 的太阳能板是粉红色的,尺寸不算大,主要面向在阳台装置的用户。重点是,Zweihorn 的太阳能板比较轻量,易于安装,用户不必专门请人上门也可以自己组装完成。
好天的时候,两块 150 瓦的太阳能板能为一些家电供能,如冰箱、路由器等。其 550 欧元的定价,如果以省电费来算,大概要六年用户才能回本。
品牌宣传上,Zeiler 亲自担任「模特」,以诙谐的方式描绘用太阳能板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看下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们都非常呆板,就像是在吸引一些五十多岁对科技细节非常感兴趣的人。
我们想突破这常见的科技圈泡泡。
目前,Zweihorn 主要还是在德国本土推广,未来可能会考虑扩大市场。
世界也许不完美,但总有人在努力让它变得更好。
We RISE for Good!
欢迎大家打开爱范儿 Feel Good 周报,这是我们关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栏目。
谁说环保就是要牺牲产品体验?谁说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就一定要「用爱发电」?
每周,我们将通过「友·意思」为大家带来 N 种打开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新酷姿势,希望能为你打开创意,激发灵感。
而「友·商机」则将每周聚焦一家公司,探究「商业向善」的可能性。
如果有新酷的可持续项目想自荐,欢迎联系 [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