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人民东方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5240字 | 阅读需11分钟
本文系人民东方历史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期
要说哪个历史时代在国民心中知名度最高、最熟悉,那大概是汉末、三国时代。自宋明以来,三国题材的话本、评书、小说、戏剧颇受追捧,这推动了三国故事在民间的传播。在当代,1994年拍摄的《三国演义》及其他衍生的动漫、游戏等更是广泛影响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受这些流行文化作品的影响,在一般大众印象中,三国时代人物的形象无非是武圣关羽身穿山纹甲,胸前戴护心镜,甲衣上披一件绣衫,手持青龙偃月刀的英姿飒爽,或是卧龙诸葛亮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身穿氅衣的风度翩翩。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关羽不可能身穿宋代才开始普及的山纹甲,诸葛亮也不可能身穿宋明形制的氅衣。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三国甲胄长什么样子呢
三国时期前承两汉,甲胄在相当程度上继承和吸收了两汉时期甲胄的形制特点,又有一定的发展和变化,但因频繁战争对经济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总体而言这种变化不大,因而要了解三国时期甲胄的特点,一定绕不开它的汉代前辈。由于汉代尚武,其丧葬制度常把兵器作为随葬品,因而目前在汉墓中发掘的甲胄很多。形制上,两汉的甲衣以札甲为主。札甲,因甲片形似书札而得名。而材质上汉代又有别于前朝秦代主要以皮革制甲的特点,汉代在大量列装皮甲的同时,铁制甲衣列装军队的数量大幅度提升。19591961年,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发掘出土了一领完整的西汉铁铠甲和一领残铁甲,同时出土的还有300余片零散铁甲片。经过相关学者的修复,这领铁铠甲得到了复原,从这件复原品中可以一窥汉代甲胄的特点。
1 明人绘《关羽擒将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事实上三国时代真实的关羽不可能穿成这样
《考古》杂志1975年第4期发表的《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出土的西汉铁甲》一文记载,出土时这领铁甲由5部分组成:领、肩、胸、背和垂缘。其中领,可分后领、左领和右领也就是说领部是一个半包围的状态,只有脖子前部会裸露出来;肩,形成短袖式的披肩腋下不封口胸,左胸四排”“右胸四排即胸前由八排甲片组成;背,纵列五片第三、四、五排各与左右胸的二、三、四排编连垂缘,共三排,第一排通连缀于左胸、右胸和背部下沿"这一部分甲片主要是将胸前、背部、肩部各部分联结在一起。
复原后的铁甲基本遵循这个结构,又进一步进行细分:领部,即汉代文献中的盆领,复原后盆领甲片呈直立状态,以保护颈项,共使用甲片27片。左右两肩呈桥形,各用甲片8片,其作用是让前后身得以连贯,并联结两袖与身甲。袖部,即筒袖,顾名思义,即筒状的袖,各用甲片245片,以保护肩部及上臂。身甲的前胸、后背及两肋部各用甲片68片、42片和108片,分别保护其名称所对应的身体部位,前胸对开襟,用铁钩扣连。原出土报告中的垂缘,用甲片449片,主要保护下腹部,其甲片横向固定,上下可以进行伸缩。复原后的这领铁甲仅后背部分通高就约为58厘米,重量为14千克以上。整体甲片编缀的方式是前片压后片,上排压下排,甲片之间以麻绳串联,在甲衣的边缘会用织物包边。
1968年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墓、19751977年西汉长安城武库遗址,以及1994年在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中又分别出土了多件形制类似的铁甲衣。经过修复和复原,在整体相似的基础上,又发现这些铁甲衣与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铁甲的不同之处:中山靖王墓的铁甲没有盆领部分,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的铁甲没有采用胸前对开襟,而是右开襟的形式。这两件甲衣均为带袖的札甲,1983年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过一领无袖、无垂缘的铁甲衣,其串联甲片的方式也较为特别:用丝带编成了互相重叠的菱形图案。除了主流的札甲,汉代也装备了鳞甲,比如1979年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就出土过一领。
头盔方面,汉代的头盔亦有甲片呈札甲形式排列和呈鳞甲形式排列。前者有江苏徐州西汉楚王陵出土的胄,该胄由胄体和垂缘两部分组成,胄体如覆钵形,顶部似一覆盘,其下连体呈筒状,前部开一近方形、口边向外卷曲的口,从这个口露出人的面部。垂缘连于胄体下沿,略呈下大上小的喇叭形,垂缘的甲片可上下伸缩。后者则有1991年西安市郊一座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的一顶铁胄,该铁胄经过复原之后共由甲片352片组成。胄体略微呈覆钵形,左右两侧设有下垂的护耳,后部则缀连可伸缩的护颈。
图2汉代复原甲胄(军事博物馆藏,易弘扬/摄)。从左至右分别是两当铠、鳞甲、带盆领的简袖铠、两当铠,其中简袖铠比较接近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出土复原的风代铁甲”
以上就是汉代甲胄大概的形制特点,三国时期的甲胄基本上延续了它的特点,没有大变化。相较于两汉时期丰富的实物出土,到目前为止三国时期甲胄的实物几乎还没有出土,除了参考汉代的甲胄,能够直接参考的三国甲胄形制基本只有少数魏晋时期的陶俑与壁画。文献记载,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筒袖铠文献中称其为诸葛亮筒袖铠帽御仗先有诸葛亮筒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上悉以赐孝祖。”°不过这种筒袖铠是否为诸葛亮所发明不得而知。如前文所述,有筒袖的甲衣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如此说来,汉代带筒袖的札甲也可被称作筒袖铠,三国时期的筒袖铠有可能是诸葛亮在汉代甲衣基础上改良而来的。经过改良后的筒袖铠防御性能很好,可防重弩。《太平御览》记载,诸葛亮曾下令作五折钢铠五折钢即反复锻打五遍的钢材,应当属于当时流行的百炼钢工艺。百炼钢技术是在炒钢法的发明基础上走向成熟的,代表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优良的钢铁。三国时期的炒钢技术水平如果要炼制含碳量高、含杂质少且组织均匀的优质钢,只能先制成薄钢片,再通过反复锻打而成。从河南偃师出土的魏晋武士陶俑和陕西西安出土的东晋武士陶俑看,筒袖铠和汉代甲衣的区别可能在于前胸对开襟改成了后背开襟,其在脖颈处的盆领也更高一些。此外,虽然汉代就已有带盆领的甲衣,但三国时期的带盆领甲衣可能多数为铁甲,东汉末官员、文学家孔融曾感慨:古圣作犀兕铠,今有盆领铁铠,绝圣人其远矣。也就是说,过去用皮革做铠甲,而东汉末都是带盆领的铁铠。当然,孔融所说的古圣可能并不指代两汉时期,可能指更久远的先秦时期。
除了筒袖铠,三国时期有明确文献记载的铠甲还有曹植在其《上先帝赐铠表》提到过的多种甲衣: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黑光铠和明光铠可能是同一种类型的铠甲,区别在于黑光铠可能是一种甲面涂黑漆,或者其本身铁甲片呈现自身本色——黑色的甲,类似于汉代就出现过、三国时期也有的玄甲。玄甲即铁甲,因铁是黑色金属而得名。而明光铠则可能是一种甲片涂白漆或打磨透亮的甲。无论黑光铠还是明光铠,都会在日光照射下反射阳光,正如曹丕所赋诗句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描写的那样。 甲光耀日既壮己方威仪,又对敌人造成强烈的视觉震撼。形制上,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可能是胸前有板状护胸的铠甲,三国时期之后南北朝时期的明光甲形制就是如此。不过这种观点目前争议较大,也有人认为可能二者形制上同汉代其他甲衣没什么区别,黑光”“明光只是对那些甲片进行了强抛光处理的甲衣的一种称呼,这一争论只能等待考古界进一步的发现了。
图3 南北朝身穿明光铠武士俑 (山东博物馆藏,易弘扬/摄)
两当铠,又称为裆铠。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所征引的史料《吴历》记载,在夷陵之战后,魏文帝曹丕就曾赠予吴主孙权两当铠,离三国时期不算太远的南北朝也出土了不少身穿两当铠的陶俑。汉末刘熙所著《释名》对两当解释道,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简单来说,两当铠就是胸背各有一片甲衣,甲衣上缀有甲片,前后两部分在肩部以绳带系连,形制上还是属于札甲或是鳞甲。还有一种可能,根据出土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两当铠实物,三国时期也有可能以肩甲的形式连接前后两部分。两当铠的名称及形制深受当时已经流行的两当衫影响,两当衫既可作为独立的服饰穿着,也可以穿在两当铠之内,防止甲衣与身体皮肤产生摩擦,这样的穿法《宋书》就有记载:当时南朝刘宋的将领薛安都在与北魏的作战中曾脱掉铠甲,露出两当衫作战。
相比于黑光铠、明光铠以及两当铠,环锁铠在三国时代就远不那么普及了。顾名思义,环锁铠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铁环所组成的甲衣,就是今日所说的锁子甲。锁子甲相对其他甲衣更贴合人体,人的行动受限也更小,而且它的网眼结构使得它的透气性也更好。其与人体具体贴合程度和防御性受每一个铁环大小、粗细和编织密度影响,编织越密的甲衣自然更贴合人的身体,防御性也更好。目前已知文献中,曹植的《上先帝赐铠表》是最早出现锁子甲的文献。一般认为锁子甲由西域从西方传入中国,与三国同时期的欧洲当时已经比较普及这种甲衣,不过直到唐代,锁子甲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才有所扩大,三国时期的锁子甲数量很少,在战场上出现的身影应该也很少,大概只有少数如曹植一般的贵族才拥有。
马铠,如其名字一样,是给马匹穿的铠甲。随着马具的进步,骑兵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甲骑具装的萌芽,这为南北朝进入重装骑兵的时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4年河南安阳出土了一整套完整的晋代马具,是全世界最早的鞍镫马具。此时的马具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已经出现单个的马镫。马具的进一步完善让骑手在马上可以更舒适、更持久地作战,骑兵的战略、战术
图4北魏复原马铠(军事博物馆藏,易弘扬/摄)
图5南北朝甲骑具装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易弘扬/摄)
地位因而进一步提升。马铠在汉末、三国时代还是稀缺战略物资,曹操在《军策令》中就提到,官渡之战时北方强大的军阀袁绍也只有马铠三百领,而己方势力则连十副马铠都没有。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三国时期的马铠应当以皮甲为主,铁制马铠在中国普及还要等到稍晚的东晋时期。由于没有这个时代的可供参考的马铠实物、陶俑等,只能以东汉的壁画来推测三国时马铠的形制。根据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胡汉交兵画像》东汉时已出现战马前半身披马铠的形象,这种马铠包裹住了战马的颈部、前肩部和胸部,那么更晚时期的三国时代马铠应该也具有这种特征。同黑光铠、明光铠一样,打磨光滑的马铠经阳光反射也能达到甲衣鲜明从而震慑敌军的作用,曹操征讨西凉诸侯马超、韩遂时,就曾以精光曜日的重装骑兵使敌人大为畏惧。
前文提到了筒袖铠和两当铠,就不得不提到三国时代相关文献中提到的小铠和大铠。顾名思义,小铠就是防护面积较小的铠甲,只保护胸腹部分;而大铠防护面积较大,在保护胸腹之外还可以保护肩部,甚至大腿部分。按照这个分类,三国时期的两当铠属于小铠,而筒袖铠则属于大铠。小铠虽然防护面积较小,但可以穿在其他服装的下面,便于隐蔽。东汉末官员伍孚刺杀董卓时就曾于朝服内身穿小铠、携佩刀。而这种在铠甲外穿普通衣服的穿法被称为衷甲制《三国志》裴松之补注《英雄记》也曾记载董卓在一次上朝时怀疑有人要暗算他,乃衷甲而入
既然有大铠、小铠,那么有没有大铠、小铠混穿的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曹操手下猛将典韦在濮阳参加征讨吕布的作战时,他与另外几十人作为打头阵的陷陈皆重衣两铠,弃橘,但持长矛撩戟。也就是说,这些以典韦为首的排头兵放弃了盾牌作为防护,以此解放双手使用长矛和戟这样较为沉重的长兵器,全身的防具全在这重衣两铠上。三国东吴另两员猛将董袭、凌统也曾作为敢死队披两铠突击敌军。《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这叠加的两铠是如何穿在身上的,不过当代甲胄复原爱好者进行了实际的尝试,最后的结果是只有内穿带披膊札甲,类似苏州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铁甲,外面再套一件两当铠,这种两甲叠穿的方式可在对活动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穿着。当然,这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真实情况并不一定如此。
图6 身穿盆领铠张飞形象推测图(易弘扬/绘)
盆领铠参考陕西西安出土东晋时期武士陶俑,头盔参考吉林省榆树市老河深村鲜卑墓出土铁胄
图7 身穿“重衣网铠”典韦形象推测图(易弘扬/绘)
下层札甲参考江苏徐州西汉楚王陵出土铁甲;上层两当铠参考杨家湾汉代兵俑;头盔参考河南偃师杏园村魏晋墓出土武士陶俑
事实上,无论哪个种类,无论大小、材质,铠甲只是将领、军官和部分精锐部队身穿的护具,三国时期大多数普通士兵是不披甲的。大多数士兵,尤其是负责使用投射武器的士兵,如弓手、弩手,他们的戎服主要还是袍服、褶服和裤子,头上则戴着武冠和帻。三国时代的袍服、褶服根据出土的武士俑以及陵墓的壁画,袍服长及膝盖以下,褶服则到胯部,两者大都是交直领,但褶服也有圆领。头上的帻同东汉时期相比没有变化,武冠可供参考的形象资料很少,从目前仅存的资料看,同汉代区别也不大。
图8头藏武冠的汉代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易弘扬/摄)           
图9三国时期魏国弓箭手形象推测图(易弘扬/绘)。戎服参考河南偃师杏园村魏晋墓出土武士俑
总体而言,作为上承两汉下接两晋的时代,三国时期的甲胄整体形制特点还是和汉代很像,肯定不会是明清绘画、古籍图版中的形象,更不会是很多古装影视剧中不伦不类的铠甲装扮。正如同《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演义终究不能拿来当正史品读,真实和虚构还需要聪明的读者加以辨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报刊舆论与“粤变”后陈炯明形象的塑造——以《南侨月报》为中心考察
国军11个师六天六夜疯狂进攻,塔山阻击战解放军是怎样打赢的?
1922—2022:漫谈中国动画一百年
中国吃鸡极简史
诸葛亮赵云联手,都扛不住马谡失街亭,蜀汉第一次北伐到底输在哪?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