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创新引领行业风潮。
过去一年,经历价格战、流量战、科技比拼、智驾竞赛等一系列喧闹后,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史无前例地站在镁光灯前。
标志性事件是,今年4月前两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占比达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换句话说,新能源车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买燃油车者已经是少数群体。
这意味着,新势力的造车大门将彻底关闭,汽车电动化上半场格局会愈发明朗,行业马太效应增强。而智能化,也成为了国内车企下一赛段的较量场。
这是互联网造车势力的机遇,也是全新汽车产业格局塑造、智能供应链崛起的机会。正如电动化浪潮中杀出了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巨头,智能化温床也孕育了一批新兴的科技创业公司。
比如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就出现了地平线与芯驰科技这样的“汽车科技双雄”。前者主要在智能驾驶领域,与英伟达、英特尔旗下Mobileye等智驾芯片实力玩家争夺市场。
芯驰则在智能座舱领域对标芯片巨头高通。截至去年底,芯驰科技在座舱领域出货量已经超300万片,小有所成。
此前,4月在北京车展上,芯驰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X9CC,AI算力是上一代芯片的3-5倍,还能支持AI语音大模型本地化上车,直接瞄准高通座舱芯片8295的霸主地位。
在座舱芯片之外,整车控制类芯片MCU也是芯驰科技的作战主场。北京车展期间,芯驰科技推出的新一代区域控制器芯片,直接对标英飞凌、瑞萨电子等国际芯片厂商。
目前,芯驰科技全系列产品出货量已经超450万片,覆盖40多款主流车型。换句话说,在智能座舱芯片和区域控制器芯片的双重能力堆叠下,芯驰不只做中国的高通,更做中国的英飞凌。
再好的芯片,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当下,汽车行业形成了“新车发布必言高通8295”的言论,仿佛车企不搭载高通这款芯片,用户就无法解锁语音交互、车机屏幕就运转不起来一样。
诚然,高性能座舱芯片对车企的确有相当大吸引力。当车企不断探索AI大模型上车、开发更多舱内AI应用作为差异化卖点时,拥有30Tops AI算力的高通8295芯片,确实是目前座舱芯片中的标杆产品。
尤其当前车企还未触碰到座舱AI应用的边界时,会理所当然地要求,舱内CPU能力、AI算力越大越好。
但酷炫功能的开发基座,也意味着更高昂的成本。高通8295本就价格不菲,数百美元的价格也成为一道门槛,基本20万元以上车型才有可能搭载。换言之,高通8295很好,但并非所有汽车品牌都负担得起。
而从乘联会零售数据来看,2024年国内2170万的乘用车销量中,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三成,而10万-20万元车型占比超一半,是更加主流的价格段位。
在智能化浪潮下,这个价格区间车型的需求无法被忽视,同样需要科技平权。而算力中等、支持语音交互、车机系统操作流畅,就已经能很好满足区间市场车企与用户的需求。
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也观察到,相比行业过去三四年“AI算力越大越好”的论调,行业对AI算力需求有所回撤。“不是所有车都需要最高的GPU能力,15万以下车型用现有产品也能有非常好表现,车企的研发成本投入可以更具性价比。”
这种性价比赛道,也是国产芯片创业公司的机会所在。
从供应链安全角度而言,陈蜀杰也表示,车企不会只选择全球性供应商,至少基于两种平台来开发产品。这种供应链弹性机制,也给了芯驰之类的国产供应商成长的机会。
针对主流市场需求,芯驰科技此前推出的座舱芯片家族X9系列产品,出货量已经超过300万片,覆盖仪表、IVI、座舱域控、舱泊一体等应用场景。奇瑞、上汽、长安、广汽、北汽、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车企,都搭载了芯驰的产品。
从入门级走向旗舰级的座舱应用,芯驰持续迭代产品。去年芯驰发布的第一代AI座舱芯片X9SP,AI算力达8TOPS,已经从算力指标上超过高通的上一代芯片产品8155。
芯驰X9SP还能够支持车内多模态感知和云端大模型交互,包括车内的用户情绪识别、手势交互、智能导航、主动推荐、自动生成通话摘要等智能化功能均可以流畅实现。
而北京车展上发布的X9CC,是芯驰AI座舱芯片能力的再次进化。
据芯驰科技CTO孙鸣乐介绍,芯驰基于X9SP的第一代AI座舱产品,大部分还是要到云端去处理大模型应用,而在X9CC上,“芯驰会尝试把大模型东西放到本地来做,来加快响应速度。”
光庭科技&Unreal基于芯驰X9SP一芯三屏旗舰版座舱DEMO
根据官方信息,X9CC单芯片可支持运行多达六个独立的系统,包含娱乐导航、液晶仪表、中央网关、智能驾驶、智能车控和信息安全等,能够实现大模型本地+云端混合部署。
此外,芯驰更前沿的AI座舱处理器X10也已经在路上。该芯片方案可以对大模型技术架构如Transformer等有更好支持,大模型可以完全实现端侧部署,打造更加千人千面的AI座舱产品。
MCU:赛道不性感,但同样疯狂 
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火热讨论下,车辆控制类芯片MCU赛道显得不那么性感。
雪花虽小,但也藏着足以撼山的能量。过去两年全球性的芯片短缺问题,就集中爆发在MCU领域,一度引起了车企们的集体焦虑。
以往车上的ECU电子部件可以达上千个,但车辆从机械时代走向智能化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ECU的逐渐消亡,高性能的MCU产品则扮演着功能多合一的融合角色。
ECU正在删繁就简,逐渐减化为数百个MCU,MCU进一步集中化,甚至未来的智能车辆架构终局就只剩下一个中央式车辆大脑。这正是电子电气架构从过往分布式走向中央式的演进趋势。
目前车企比较典型的电子电气架构思路是,将整车分为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智驾域、座舱域五个区域。
其中,车身域功能融合相对成熟,车企会将车门、车窗、车灯等设备的控制功能融合在一起,用1颗高性能的MCU芯片替代过往零碎和分散的小ECU部件。芯驰科技E3控制芯片中的E3118\E3119就具备了这个成熟功能,面向车身域控应用。
芯驰科技产品与市场总监张曦桐表示,为了更加减少车辆的线束,一些主机厂还会考虑进一步优化电子电气架构,将五个域中,位置相近、功能相近的功能“合并同类项”。
她进一步举例道,比如在5个功能域的基础上,可能会将动力模块中的VCU、底盘EPB等功能与车身MCU进行融合。
以特斯拉Model 3的电子电气架构为例,整车就分为了中央计算模块(CCM)、左车身控制模块(BCM LH)和右车身控制模块(BCM RH) 三大区域。
这对MCU厂商来说有多个挑战。一方面是功能的集成,对MCU的性能设计、算力实时性都有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当车身的功能模块与动力、底盘模块融合后,整个MCU的功能安全要求也有更高门槛,量产上车的条件更加苛刻。
芯驰科技CTO孙鸣乐也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对MCU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比如在区域控制模块,高性能MCU也会呈现出低、中、高不同层次。而芯驰科技的产品规划,也主要根据车企整车架构发展趋势来推进。
4月北京车展期间,芯驰就发布了最新一代区域控制器(ZCU)芯片产品家族,覆盖I/O丰富型、控制融合型和计算密集型区域控制器,分别面向车身控制、车身+底盘+动力跨域融合,以及超级动力域控等核心应用场景。
其中,旗舰产品E3650采用ARM Cortex R52+高性能锁步多核集群,将实时性、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且支持虚拟化,片上集成了高达16MB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具备大容量SRAM和更丰富的外设资源。
当前,英飞凌、瑞萨等国际Tier1也积极朝着这个方向进发。从产品看,芯驰的E3650可以与英飞凌的AURIX TC4x系列、瑞萨的RH850 U2A/B系列MCU直接竞争。
总的来看,芯驰科技推出的MCU芯片产品E3系列,除了用于区域控制器领域外,还可以用于汽车三电系统(电池BMS、电驱、电控)、智能化(智能驾驶控制系统、智能座舱)两大领域。
比如在ADAS智能驾驶领域,芯驰E3系列产品组合可以平台化支持入门级前视一体机、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控制系统等不同级别的智驾应用对MCU的需求,目前已有多个项目量产上车。新产品也已获得多个头部主机厂定点,2024年预计出货将达百万片。
在电传动和底盘系统,芯驰的E3系列覆盖了电驱、BMS、DC-DC,主动悬架等核心ECU,并已经实现稳定的量产出货。同时,在需要更高融合度的超级动力域控和整车运动控制方面也有所布局。
目前,芯驰科技面向智能驾驶和动力底盘的产品家族,都已经量产出货。区域控制器部分芯片今年9月也会达到量产状态。芯驰E3系列产品整体出货量已超过150万片。
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有望诞生全球性中国品牌
在智能座舱、整车控制MCU两大类别芯片产品双重驱动下,芯驰科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如果国内要找一家做MCU的厂商去对标英飞凌的话,只有芯驰。如果国内找一家座舱芯片厂商能够去对标高通的话,我们很自信,也只有芯驰。”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说道。
显然,在国内车企不断加码智能化的当下,本土供应商往往能够迅速响应车企需求、提供保姆式的本地化支持。
芯驰科技也表示,在开发速度上,芯驰可以帮助国内车企节省5~6个月的开发周期,这种速度的前提是芯驰为车企前置了相当多的适配工作,比如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等。这是国际厂商所不具备的本土服务优势。
另外,芯驰还支持定制化服务,为车企客户打造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并以灵活合作模式为客户降低开发成本。
“现在国内竞争很激烈,车企会有很强烈的‘人无我有’差异化需求,这就需要从芯片底层支持客户做客制化特点。国外厂商这方面的服务提供会相对困难些。”芯驰科技产品与市场总监张曦桐说道。
从更宏观角度来看,芯驰这类中国芯片公司的崛起显然不只因为国产替代风潮,更因为国内独特的竞争环境。
当下,国内汽车智能化的竞争激烈程度,在全球来看都是独一档的。在技术快速变革,车企需求相对明确的环境下,头部芯片公司可以凭借规模出货量、与车企的大量沟通,可以更敏锐地把握市场风向、洞察行业需求。
芯驰科技孙鸣乐表示,芯驰的每一款芯片产品设计,都需要与车企、IP厂商等产业上下游进行深度、多轮探讨,交流技术和产品落地的可行性。芯驰向36氪透露,公司每推出的一款产品,都已经获得了车企相关订单。
换句话说,在竞争最激烈、需求最前沿的市场,国内芯片公司有可能诞生全球性品牌。芯驰科技也有机会成长为,中国版的小高通与小英飞凌,成为中国芯片行业的新名片。
独家、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36氪旗下精选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来关注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