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椰子
来源: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01
最近,有这样一个新词火上了热搜:“量角器圣体”。
什么意思呢?
最开始,是从一位脸蛋圆圆、长相可爱的网红那里传出来的。
因为下巴弧度像量角器一样圆,便被粉丝们调侃为“先天量角器圣体”。
渐渐地,这个词被广泛用于衡量一个女生是否有幼态脸,是否足够可爱。
经常能看到一些男生,拿着量角器对着一位幼态脸女生起哄,让她量量下巴,再量量额头的幅度。
越来越多女生参加这个“量角器圣体”挑战:
她们争前恐后地拿起量角器,依葫芦画瓢地对照着自己下巴的幅度。
仿佛脸蛋越圆、越接近小宝宝的形状,自己就越符合当下的这股审美风气。
很多人表示难以理解:“长得像量角器是什么很好的事情吗?”
“宝宝牙,宝宝碗,胎毛刘海,量角器圣体,白幼瘦审美到底还要疯到什么程度?”
当然,他们并不是批判天生就脸圆的女生,而是看不惯吹捧这种幼态审美、以及跟风助长这股风气的人。
A4腰、直角肩、圆规腿,现在又来了一个“量角器脸”,女生是什么世界上最棒的文具店吗?
将模版化的审美套用在他人身上,限缩在一个极为狭隘的标准里,本身就是对那个人的物化。
你会发现,现在流行的网红脸,是越来越相似了,一眼看过去实在难以分辨谁是谁。
一模一样的高颅顶、精灵耳、婴儿直睫毛、幼态腮红、宝宝牙、量角器脸......
不符合这个审美模板的女生,就开始焦虑,用尽各种方法,也要让自己更靠近这个标准一点:
为了让自己拥有宝宝般的大眼睛,就去做夸张的眼睑下至手术,导致眼睑外翻、眼睛闭不上;
为了缩短中庭,让脸看起来更短,就去做“幼态人中”手术;
为了拥有人畜无害的山根和翘鼻,就去做“幼态鼻”手术......
02
不光脸要像小宝宝一样幼态可爱,身材也要越娇弱瘦小越好,追求和高大的男生有极致的“体型差”。
最近,经常能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刷到这样一个文案:“你一句好胖,我再也没有好好吃过饭。”
无数女生们晒出,自己减肥前后的对比图,用的都是这个文案,点赞量基本都高到吓人。
但关键是,很多女生原本就根本一点都不算胖,BMI指数看得出来都是在标准范围内的。
为了追求瘦到极致的那种“纤弱感”、“骨感”,硬生生地把自己减到了只剩下骨头架子的模样。
当然,一部分女生是因为职业要求,作为网红、模特,需要她们越瘦越好。
但这在无形中,却给普通女生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原来,不好好吃饭就能瘦啊。”
以及一种明晃晃的焦虑:“这么瘦的美女了,都被别人说过‘好胖’,我这样的该怎么办?”
减肥的动力,明明可以是因为想变得更健康、更有力量感,这句文案却让语境变成了:是因为太在乎别人的评价。
别人尖酸刻薄地说你一句“好胖”,你就陷入了痛苦焦虑、自我反思、自我惩罚。
明明可以用荤素搭配、健身举铁的方式慢慢瘦下来,却偏偏要用“不好好吃饭”的病态措施来折磨自己。
很多人确实靠着极端节食瘦下来了,但结果呢?心理和生理上,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后遗症。
03
你会发现,像这样让女生焦虑的热梗、文案,每年、每个季节、甚至每过几天就会流行一次。
比如:“夏天的较量已经开始了”、“这个夏天弯道超车美过其他人”。
和谁较量呢我请问?为什么非要超车?这种竞争的奖品是什么?
一天到晚都在那较量,比谁白,比谁瘦,非要比出个输赢来,不累吗?
比如:“战袍”:夏天的战袍、海边战袍、约会战袍、生日战袍......
这是要去打擂台吗?这么想战斗不如去练个跆拳道,而不是在这暗戳戳地和同性较一些没必要的劲。
比如:“妈妈臀”,把很多女生臀部上方积累脂肪、臀部两侧凹陷的体型特点,取个她们眼里带有侮辱性质的名称:“妈妈臀”。
再比如:“只要饿不死,就给我往死里饿,两天一顿饭,谁瘦谁好看。”
“夏天马上就要来了啊,真正的较量就要开始了,可别让你那些情敌瞧不起你啊臭宝。”
“还有3个月时间,你就要穿背心了。你知不知道,你看看人家身材比你好,你不羡慕吗?”
你会不理解:为什么男生们关于身材的竞争,往往都是比谁更高大、肌肉更壮实;女生们却要比谁更瘦弱、瘦成排骨才算“赢”?
大部分女生进入身材焦虑的场域的时候,也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标准是谁制定的?
我认不认可这个标准?是不是只有像量角器一样的脸、像骨头架子一样的身材才算美?
而是很机械、麻木地被裹挟着进入了这个场域,觉得自己要紧张焦虑起来了。
不光拿着这套审美标准来批判自己,还会拿它去审判别的女生,有意无意地充当加害者的角色。
04
当美被各种符号、尺度、标签所框定,我们只能看到千篇一律、整整齐齐的“网红脸”,而不是具有生命力、千姿百态的美。
“白幼瘦”不应该成为,检验一个女生是否好看的唯一标准。
一位罗马尼亚的摄影师,6年走遍了70多个国家,只为拍下当地女性美丽的模样。
在她的镜头下,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的女人,都美得让人心醉:
失去了一条腿却依旧乐观的少女、满脸皱纹的农妇、部落里的非洲女孩;
长满雀斑的少数民族女性、在脸上涂鸦庆祝节日的年轻女孩、在街头表演的杂技艺术家......
从3岁到100岁,最终组成了一套作品《美之地图》。
她说:
“要看到美,并非只是空空的皮囊。
每一位女性都应该拥有自由,自由地选择如何展现自己,自由地探寻自己的美,而不被外在世界的看法裹挟。”
是啊,我们需要更多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拥抱多元化审美的勇气。
是时候摒弃那些肤浅刻板的定义标准了,真正的美是量角器量不出来的。
点亮【赞+在看】,愿每个女性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 END -
* 作者:小椰子,用独特视角解读热点事件,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关注并回复“椰子”,获取《30个颠覆普通人认知的思维模型清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