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光明社教育家 (ID:jyjzzwx)。
作者:董毓(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批判性思维,究其精神和方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其依据事实和理性而求知的精神,推动了西方自科学革命和文艺复兴以来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将这样的科学研究传统和方法总结为反思性思维,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批判性思维。
根据杜威的阐述,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反思过程,通过对信念或假定的知识的依据和推论进行主动的、实践的细致反思,从而判断它们到底是不是可靠的知识。杜威强调,这样的反思要对提出的信念进行正反多面的证据搜寻,在没有进行这样的进一步探究之前要延迟判断。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包含着探究、实证、正反辩证和向前发展的特征。
当代研究者的共识是,批判性思维由理智的习性(或者品德、精神)和技能两方面组成。习性包括求真、探究、谨慎、开放、公正等方面;技能则是指阐明、分析、推导、评估、综合等高阶智力能力。从批判性思维的过程看,它包括认知的各种要素和技能:问题的辨别和分析、论证的辨别和分析、概念澄清、证据/信息的寻找和评估、推理的进行和评估、假设的辨别和评估、替代的寻找和构建以及正反方的辩证和综合判断等。我们用“探究实证的批判性思维路线图”来展示这个过程和技能,见下图:
/探究实证的批判性思维路线图/
简言之,批判性思维的构建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实证的过程。它始于对问题或主题的确定和分析,接着探究信息,对问题提出解释和解决的信念,并依据问题、概念、证据、推理、假设和辩证六大认知要素进行考察,最后综合考量,得出平衡的论证,从而判断信念的合理性。因此,批判性思维的目标从杜威开始,就是正面和建设性的,在于深化认知、提高辨别力、优化决策以及高效解决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认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包括从经验积累到逻辑推理的各个要素。如同建造一座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屋一样,需要经历设计、砌砖、筑墙、上梁、盖瓦、粉刷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最终达成目标。
作为一种深入判断信念和获取知识的认知过程,批判性思维在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它在科技和学术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批判性地分析现有理论和数据,科学家们能够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其次,批判性思维在培养理性公民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识别信息的虚假性以及片面性,从而做出更为理性和明智的决策。最后,批判性思维还是一种高效的问题解决工具。它包含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如分析问题、探究信息、推理原因以及提出和选择解决方案等。因此,学习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是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批判性思维的三大误解
我们曾论述,有三个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一个误解,是将否定看作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在认知过程中,找出问题、发现漏洞,类似于在砖墙中找漏缝,对于完善认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方法论中的否证方法,就是主动去寻找否定认知的可能性。不过,如同找漏缝是为了建好房子,否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知,而非单纯地为了否定而否定。所以否定并非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通过深入分析和理性判断,获得真知、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到一个反例或反驳理由就停止思考。
第二个误解,是把批判性思维等同于逻辑,甚至是形式逻辑。建房的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砌砖还是上梁,都不能代表建房全过程。上图展示的八个方面的工作,代表认知中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推理的各个要素。推理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逻辑只是推理的一个子要素,形式逻辑更只是逻辑的一个子要素。就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都要用到数学的相关知识却不能被简单地称为“数学的应用”一样,批判性思维的重点在于探究、实证、辩证和创造,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逻辑的应用”是违背学理和事实的。经过这种几近等同于逻辑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训练出来的学生,往往恪守抽象、静态、形式、固定、唯一的规则,难以具备具体、动态、过程、变化、多维的思维方式。这不仅浪费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会,也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个误解,是把批判性思维当作纯技能看待。尽管很多人认识到批判性思维是习性和技能的结合,但往往忽视了习性的首要性和重要性,过度聚焦于技能的传授。纠正这种倾向,在基础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重点,既注重技能的训练,也强调良好习性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教育迫在眉睫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数据的海洋中,被谣言和片面信息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虽然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产生了大量的虚假和误导性信息,加重了信息的欺骗性和危险性。同时,时代对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通过观察,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存在以下明显的共性问题——
(1)缺乏求真务实的习性,往往在没有深入探究证据的情况下就做出判断和行动;
(2)思维较为狭隘和片面,缺乏全面、辩证思考的自觉性和能力;
(3)推理过程常常凭直觉,推理方式轻率、表面化且情绪化;
(4)缺乏反思自我观念、偏见和假设的意识;
(5)问题意识薄弱,不擅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缺乏探究、分析、推理、综合、评估、判断等高阶思维训练。
前四项问题反映了学生缺乏“开放理性”的态度和“探究实证”的素质;后两项则揭示了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的不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导致学生既无法有效辨别信息的真伪,也难以创造出有价值的智力产品。
自然,批判性思维就是应对以上问题的良药。它所倡导的求真精神、谨慎细致的思考习惯,以及对不同信息和观点的探究意愿,对自我偏见和预设的警惕等,都是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时代所需要的素质。这些素质能够帮助我们辨识欺骗、片面和误导性的信息,保持清醒的头脑。此外,辨别信息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实证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究(寻找新信息)和辩证(寻找多方面信息)思考,这正是批判性思维所强调的核心要素和规定动作。
批判性思维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它帮助消除学生中常见的、直接妨碍创新的“三无”(无问题、无想法、无论证)现象看出。在批判性思维的引导下,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结合概念、证据、推理、假设和辩证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激发想法,然后寻找替代的观念、解释和决策,形成多种观点的争鸣;最终,通过综合各种观点和论证,构建起一个完整、有力的论证体系。这些批判性思维特有的活动,直接针对“三无”现象,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因此,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基础教育已刻不容缓。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性。笔者曾提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八大目标”,即到中学毕业时,学生应初步具备这样的习性:主动学习、谦虚、自律,爱提探究性问题,寻求真实和全面的理由,公平对待不同观点,力图表达清晰和具体,质疑信息,谨慎推理,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假设。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从制度和资源层面给予批判性思维教育以支持,并将其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其中,教师的角色尤为关键。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批判性思维,并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积极探究,用实例来佐证观点,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培养理性讨论和发散性思考的能力。
当然,基础教育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其中,论证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其写作的最低要求是,学生能够针对特定议题提供清晰、有实证支持且辩证的论证;更高层次的要求则是,学生能够结合探究过程,通过实证调查来辩证地形成自己的认知,做出独立判断,并以条理清晰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论证。
要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的持续投入,共同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努力。

C计划最新课程
C计划最新思辨课已上线在线直播,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一学生,以批判性思维为课程核心体系,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独立思考、高阶表达、人文素养
点击这里查看购买,即日起至5月31日最高享受85折优惠。
本文授权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作者:董毓
“光明社教育家”是《光明日报》旗下《教育家》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因思考而不同”为办刊特色,努力助推教育家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