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婚育,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尤其对女性。
在婚育过程中——
有的女性体验到的是无尽的孤独与黑暗;
而有的女性则会感觉到挑战和幸福并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请看今天文章。
作者 | 天雅
半年前,表妹斐斐意外怀孕了。
当时她毫无心理准备,内心很是担忧:
因为她从事的是销售工作,压力大,容易焦虑。
而生育对女性来说,又是一件颇有压力的事情:不仅身体机能会下降,精神状态也容易受影响。
双重压力夹杂在一起,担心吃不消,这是她的主要顾虑。
于是我赶紧嘱咐她,有什么事一定要跟我说,千万别憋心里。
结果大半年过去了,她一次也没找过我。
最近一次见到她,一副乐呵呵的模样,状态比孕前还要好,没有一丝焦虑的痕迹。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斐斐告诉我:
这一切,得归功于丈夫在她怀孕期间,实实在在的「参与感」。
斐斐刚怀孕不久,丈夫就同步购买了一本《孕爸手册》,阅读相关知识点、注意事项。
胎儿大约16周时,他又购买了一本《胎教故事集》和一个蓝牙音箱:
每天给宝宝讲胎教故事,听胎教音乐。
有一回,丈夫加班回来晚了,但他还是要坚持给宝宝做胎教,结果刚听完胎教音乐,就呼噜呼噜睡着了。
还有一回,丈夫在讲胎教故事,宝宝第一次出现胎动,丈夫兴奋极了,将手放在斐斐肚子上久久不放开。
尽管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小细节,斐斐却从中真切感受到了丈夫始终与自己同在:
“当痛苦有人分担,快乐有人分享,怀孕就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前期的焦虑和担忧就逐渐消散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男性在妻子生育这件事上,参与感并不高:
一方面由于没有经历十月怀胎的煎熬,不知道生育过程的艰难;
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参与的意识,认为生育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
如此一来——
女性不仅要承受生育的痛苦,还要肩负照顾宝宝的责任,着实不容易。
斐斐小时候,就是这样看着母亲一路艰难地走过来的。
斐斐的父亲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男人。
据斐斐母亲透露:
当初她怀斐斐时,丈夫毫无参与感,终日在外花天酒地。
她对此诸多不满,经常跟丈夫争吵,结果吵着吵着,丈夫就出轨了,两人离了婚。
离婚后,她独自一个人将斐斐抚养长大,非常不容易。
在斐斐的童年记忆里,关于父亲的存在,如同一张白纸。
有一回,老师要求以“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斐斐绞尽脑汁想了很久,就是写不出来。
因为“父亲”对她而言,仅仅是一个陌生称谓,没有实际情感联结。
后来实在没办法,她只能从书上抄了一篇,结果被老师识破并批评了一顿。
而斐斐的母亲,则始终是充满“怨气”的存在。
一方面,她常常会在斐斐面前,数落前夫的不是:
“结婚时对我信誓旦旦,结果一到生孩子,他整个人就变了。”
另一方面,她也会把生活的不如意,迁怒于斐斐:
“如果不是带着你,我早就改嫁了,用不着天天在这里吃苦。”
母亲的本意,或许是希望女儿能够理解自己的痛苦和不易,
但斐斐的真实观感却是,男人不可靠,女性婚育代价很沉重。
以至于长大后进入婚姻,她对生育这件事始终感到恐惧——
担心丈夫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一到生孩子阶段,整个人就消失了;
害怕自己会沦落到母亲的境地,被丈夫背叛,独自承受育儿的艰辛。
这些年,霏霏一直以“工作忙”为由,将生孩子的计划搁置着。
直到这一回,她意外怀孕了,
并在怀孕期间充分体验到丈夫的「参与感」,确认了丈夫跟父亲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以后,
她前期的焦虑、恐惧和担忧才逐渐消散,重新恢复对婚育的信心。

由上不难看出,
在女性生育这件事上,丈夫的「参与在场」非常重要,
不仅会影响夫妻关系,也会影响孩子对家庭的归属,以及未来对婚育的信心。
这个过程,丈夫主要扮演3个角色:
① 保护者
一般女性在生育期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比以前更加敏感、脆弱。
这时丈夫理应成为一名「保护者」——
帮助妻子挡住外界的冲击,同时保护年幼的孩子。
斐斐告诉我,
自从怀孕后,她每次独自坐公交车却没座位时,都会感到有些惶恐:
担心公交颠簸自己站不稳,或担心别人站不稳撞到自己,产生意外。
但如果是跟丈夫一起乘坐,哪怕没座位,她也会感到满满的安全感:
因为丈夫总会一只手稳稳地扶着她,一只手给她撑开一个安全空间。
如此一来,斐斐的安全获得了保障,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也随之缓解。
② 引导者
丈夫在场,不仅在妻子怀孕期间重要,在孩子后期发展也同样重要。
按照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
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以前,全方位依赖母亲的照顾,与母亲共生在一起。
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逐渐体验到“我和妈妈并非一体”。
这时父亲就应该作为重要的「引导者」——
撑开孩子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带领孩子进入更宽广的三元世界。
如果父亲长期缺席——
母亲就会容易倾向收紧和孩子的关系,孩子也会不敢离开母亲;
从而导致孩子到了成年,都没有完成与母亲的分离。
而更加健康的亲子模式应该是——
母亲把孩子欢乐地搂在怀里:“别害怕,我会抚慰你。”
而父亲,则把孩子带到高高的山顶:“这就是世界,我会把它呈现给你!”
拥有了母亲的爱和父亲的指引,孩子才会拥有向前迈步、与外界碰撞的勇气。
③ 授权者
同时一个孩子要想实现与父母的分离,除了具备勇气以为,还需要获得父母的「授权」:
允许孩子离开父母、超越父母,走向独立。
如果父亲不在场,孩子离开时会有内疚,担心母亲会过得不好。
而如果父亲在场且有力量,愿意给孩子授权,情况就会好很多。
朋友小P,曾给我分享过一个经历:
几年前,单位委派她去国外进行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研究。
她当时很纠结——
从职业发展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提升技能的机会;
但那段时间她母亲身体不太好,家里又只有她一个孩子。
万一母亲有个三长两短却没人照应,岂不糟了?
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支持她外出深造:
“你去吧,照顾你妈的事情交给我就足够了。”
同时父亲还主动退出了老年人象棋俱乐部,承诺一切以老伴的事情为重。
看着父亲一脸笃定的样子,小P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安心外出工作。

一个父亲始终参与在场的家庭,最终会发展出2种功能——
让家庭成员完成角色归位;
构成爱与力量的良性循环。
半年前刚确认怀孕时,医生告诉斐斐:她体内有一个激素指标偏低,易流产。
为此,斐斐经常得请假去医院验血、做检查。
由于从小习惯了“父亲不在场”的处境,她一开始都是自己去,没叫丈夫陪同。
但她明显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疲惫,神经的紧绷,以及工作上的力不从心。
于是她开始对肚子里的宝宝产生“怨气”:埋怨宝宝不该在这时候诞生,给她添乱。
整个状态像极了过去母亲一边养育她,一边嫌弃她的样子。
直到有一回,临近医院产检时,斐斐实在扛不住了,向丈夫发过去一个“痛苦”的表情包。
丈夫立刻回信息给她:“我请假陪你一起去吧,你比工作更重要。”
那天医院人很多,斐斐内心有些聒噪,忍不住吐槽起来:“生宝宝好烦,不想要了。”
丈夫一听立马急了:“宝宝是需要父母疼爱的,你要嫌弃就嫌弃我吧,别嫌弃宝宝。”
斐斐看着丈夫一脸的认真,忍不住“噗哧”笑出声来,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了一些。
笑完过后,她突然觉得有些感动:
原来一个孩子,能够被父亲在乎着、保护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从那以后,每次去医院产检,丈夫都会主动请假陪同前往,并用心记住每一句医嘱。
于是逐渐地,斐斐不再像过去那样大事小事自己扛,而是回归到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随时关注腹中胎儿的动态,跟丈夫分享自己的身体感受,必要时候向丈夫寻求依靠。
当真正感受到丈夫在背后稳稳的陪伴与支撑以后,
生育对斐斐而言,就不再是一个人的负担,而是两个人情感的结晶。
同时自然而然地,她和丈夫也会带着丰盈的爱和力量欢迎宝宝到来。
丈夫抱持妻子,妻子容纳孩子,一家人互为容器,将爱与力量传承——
这就是武志红老师所说的「幸福家庭的轮回机制」。

 写在最后 

从某种意义来讲,斐斐是幸运的——
在丈夫持续稳定的陪伴下,她安全渡过了动荡不安的孕早期,如今身体逐渐稳定,情绪状态愈加松弛。
同时也侧面证明了,在女性生育这件事上,男性能够主动参与在场,何其重要。
这时,可能也有女性朋友会问:万一孩子的父亲就是没办法在场,又该怎么办?
首先我想说,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还可能是一段孤独痛苦的旅程。
但也正是因为它不容易,所以我们更要把力量带回给自己:
努力去爱自己,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安慰自己内在的不安。
当我们把滋养带回给自己时,我们的内在才会逐渐变得充盈,继而才会有足够的力量去爱我们的孩子。
同时在这个过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部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慢慢成长吧。
最后,请别害怕,也别担心,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会一直与你同在。
「在看」+「转发」拥抱一段疗愈的关系,构建生活的力量感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今晚19点 准时开播
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习惯性攻击贬低自己
焦虑内耗,身心耗竭
⏰今晚19:00,
咨询师曹琼 X 主编陈沉沉直播分享:
身心耗竭,
如何走出负性思维和自动模式?
直播无回放❗点击立即【预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