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传统零售业的日子不好过,其实那些曾经打着各种旗号粉墨登场的新零售们,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大家唏嘘于一些新零售企业的惨淡境遇,质疑曾经的新零售模式,更担忧新零售的未来。
零售本无新旧,新零售这个概念的提出,只是因为零售业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路口——用户在改变,用户的需求在改变,技术正在重塑旧有的规则和秩序,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的可能性,这给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不管零售业怎么改变,零售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就是把人和货连接在一起的场。新零售或者其未来版本的迭代变革,都是希望在“人货场”这三大零售要素中取得更高的效率,而其中的关键,是要给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借助数字化的技术和工具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
很多零售企业都看到了这个趋势,也意识到了数字化的必然性,但是数字化长期的高额的成本投入和企业的盈利压力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让很多企业不敢转、转不起、不会转。
加之零售行业中,大家一直在摸石头,缺少转型的评估标准,也没有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很多企业都只能现学现卖,边试边改,能够转型成功的实在寥寥无几。
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就像一根根“鱼刺”,卡在很多零售企业增长的“喉咙”中。很多匆匆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已经停摆在前进的十字路口,甚至已经不知从何下手,不得已停下来重新丈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最近看到腾讯智慧零售和伏羲智库一起发布的《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估模型研究》报告,从数字化战略、数字化应用、数据基建能力三个方面,评估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潜力、效果,帮助企业评估自身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我深入研究了一下这个模型,它的推导过程很严谨,既有业界理论的研究,也从成功企业的转型经验中提炼方法,最后还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来验证结果,形成了这个模型。
其实很多企业面对数字化的时候是很迷茫的,有了这个模型之后,企业就可以基于评估模型上面的指标和评分权重,对照自身情况给自己打分。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展示企业内部的真实状态,让一切能力及问题变得清晰可见,企业就可以针对已有问题进行优化。
在零售企业数字化战役焦灼万分之时,这个模型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将有效加速零售行业数字化的进程,提高转型成功率。
另外,我看到报告中还根据模型评选出了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十大年度标杆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国内数字化的领先企业,它们普遍都实现了数字化应用的广泛覆盖,围绕战略目标、品牌情况在数字化经营层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各类新兴打法层出不穷,且非常具有代表性。对于正在探索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虽然数字化转型并不存在标准答案,也没有可以直接照抄的经验,但是企业借鉴这些标杆案例的实践经验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实用性非常强。
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数字化能力也越来越成为所有企业的一种基本能力。而很多零售企业很容易受周边环境和层出不穷的概念的影响,例如最近几年一窝蜂地去做私域,做直播,又如上千万的砸钱买企业软件,搭技术团队。但却没有认真思考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因此,我认为每一个有志于数字化转型的零售企业,都应该对照这个评估模型,按照20多个细分指标,以及丰富的案例,给自己的企业打打分,就像每一个关心自身健康的人,每年都该去做体检一样。
而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在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而这个评估模型的推出和标杆案例的示范,也为零售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利基础和条件,能让更多零售企业学会科学应用数字化工具和能力提升效率。
就我个人观察而言,零售行业一直是走在数字化前沿的,也已经产生了不少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比如对AIGC、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很多零售企业已经应用AIGC相关技术,帮助企业快速生成创意营销文案、营销海报、广告视频等等,有力破解企业的营销创意生产瓶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重构营销生态。
此外,像现在零售企业广泛使用的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也是典型代表。微信小程序以一种非常轻巧的方式,帮助零售企业以低成本方式构建一个直连用户的“官网”,能够真正让企业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企业微信,也能极大赋能零售企业和一线导购,打破门店经营的时空界限,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贴心、更温暖的服务。
可以预见,不论是传统零售、新零售或是未来新的零售模式,数字化都是绕不开的主题,因为它代表的是不断地运用新的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随着这个评估模型的逐渐推广和更多新技术的应用,零售行业将进入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发展期,并推动行业和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回到开头讨论的话题,其实零售无所谓新旧,关键是有没有给自己插上智慧的翅膀,而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也没有终点,数字化永远在路上。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阅读《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估模型研究》报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