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菠萝
(一)
我体重一旦增加,压力就很大。压力一大,就想吃东西,恶性循环。
很多人实在是很容易长胖,就像我,这主要怪我们的基因。
在漫长进化中,人类饥一顿饱一顿才是正常。所以我们的基因变得很适应这样的生活。只要看到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蜂蜜或者米饭),我们就想尽量多吃,赶快把热量存起来,为以后饿肚子做准备。
谁能想到,在短短几十年间,人类社会大变样,我们现在每天都能获取几乎无限多的卡路里!但基因和大脑回路都来不及改变,所以我们依然是见到高热量食物就想吃。菠萝就属于嗜甜体质,非常容易长肉。
过去30年,中国人正在迅速胖起来!高达35%的成年人超重,14%的肥胖。
尤其是男性!男性超重比例达到41%(女的是28%),肥胖率超过18%(女的只有9%)!菠萝的亲戚里,有啤酒肚的男性确实非常普遍。为什么有性别差别?
生活习惯是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我随手拍的这张照片:
《广场》
女人们,
热情起舞,动如脱兔;
男人们,
坐着打牌,或者站成一棵树。
(二)
虽然都是体重超标,胖子和胖子还不一样。
有的人主要是肚子胖,也被称为“苹果型身材”。有的是屁股大或者腿粗,被称为“梨形身材”。
苹果型和梨型风险并不一样。你猜猜哪种更不健康?
答案是苹果型。因为脂肪的类型不一样。
脂肪可以分为两大类: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不健康的关键是内脏脂肪。捏得起来的肥肉(皮下脂肪),反而都还好。
用手捏得起来的,都是皮下脂肪
梨型身材的人,主要多的是皮下脂肪,而苹果型身材的人,内脏脂肪很多。
皮下脂肪或许影响美观,但对健康影响并不大。它就像一个仓库,主要功能就是存储多余的能量,也被称为“被动脂肪”。你看熊冬眠之前,总是疯狂地吃,囤积的主要就是皮下脂肪。
在历史长河中,囤积脂肪能力强的人其实有进化优势,能量储备多,自然遇到没东西吃的时候就能更好活下来。喝水都长胖的人,要怪就怪祖先的生存能力太强。
皮下脂肪多,说白了就是存了很多能量,不用担心。甚至还有证据显示,皮下脂肪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真正危险的是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顾名思义就是包裹内脏的脂肪,比如在胃、肝、肠、肾部位都容易出现。它也被称为“主动脂肪”,因为它不止存储能量,还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身体功能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每个人都有内脏脂肪。少量的内脏脂肪是有益的,因为可以作为缓冲,保护重要的器官。但太多内脏脂肪就出问题了。
内脏脂肪多的人,癌症更多,尤其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
内脏脂肪多的人,糖尿病更多;
内脏脂肪多的人,高血压更多、心脏病更多、中风风险更高;
内脏脂肪多的人,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风险更高;
(三)
问题来了,为什么过量内脏脂肪危险这么大?
因为内脏脂肪其实是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很多细胞因子,比如血管紧张素,会导致血管收缩变狭窄,可能引起高血压。还有一些因子能导致慢性炎症,增加中风和癌症风险。
苹果型身材之所以危险,就是因为这意味着内脏脂肪多。很多有啤酒肚的男同胞体检都有脂肪肝,所谓的“脂肪肝”,其实就是内脏脂肪多了呗。
内脏脂肪怎么来的呢?
先天基因有一定贡献,但更重要的是后天习惯,包括锻炼、饮食、压力、睡眠等。
缺乏锻炼是重要风险,另外吃也非常关键,高碳水和高脂很容易增加内脏脂肪。对了,长期喝酒也会显著增加内脏脂肪。
为什么有“啤酒肚”?就是因为啤酒同时满足高热量和酒这两大风险。长期喝,出现充满内脏脂肪的大肚子简直是必然的。
大家经常说“压力肥”,确实压力也和内脏脂肪有关。
压力会影响内分泌,比如会增加皮质醇激素水平。皮质醇的重要功能,除了抑制免疫系统,还会降低代谢率,增加脂肪的积累。我们都知道,用了激素的患者都会变胖,就是这个道理。
(四)
澄清一下,并不是说身材看起来像梨就没事儿,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美国是全球肥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我见到过很多“特别大颗的梨”。她们内脏脂肪肯定非常多,是极不健康的。
菠萝自己也收到了身体警报。由于种种原因,我近两年锻炼减少了很多,体检已经查出了轻微脂肪肝,必须要改变了。
为了监督自己,我立个公开Flag:今年一定要加强锻炼,减少内脏脂肪!
好消息是,和顽固的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反而是相对容易减掉的,因为它的代谢更快,身体消耗起来也更快。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开始锻炼,几个月之内脂肪肝就自然消失了。
减少内脏脂肪有五大方向:除了保持运动,就是健康饮食+少喝酒+好好睡觉+减少压力。
我觉得努努力,有希望。也欢迎大家加入,在留言区立下一个自己2024年让自己更健康的Flag呗!
参考文献:
1.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oo much belly fat, even for people with a healthy BMI, raises heart risks (https://www.heart.org/en/news/2021/04/22/too-much-belly-fat-even-for-people-with-a-healthy-bmi-raises-heart-risks). Accessed 9/13/2022.
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althy Weight (https://www.cdc.gov/diabetes/managing/healthy-weight.html). Accessed 9/13/2022.
3.Endocrine Society. The Dangers of Visceral Fat (https://endocrinenews.endocrine.org/the-dangers-of-visceral-fat/). Accessed 9/13/2022.
4.Yoo EG. Waist-to-height ratio as a screening tool for obesity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895689/). Korean J Pediatr. 2016 Nov;59(11):425-431. Accessed 9/13/2022.
5.Waist circumference as a vital sign in clinical practice: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IAS and ICCR Working Group on Visceral Obesity. Nat Rev Endocrinol. 2020, 16, 177–189.
6.General and abdominal adiposity and risk of death in Europe. N. Engl. J. Med. 359, 2105–2120 (2008)
_________
上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