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这件事,本身就是值得喜悦的。”
共创活好的环境
『niwo』
* 作者:海边的渔车夫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被困住”的时刻——
想要按自己所想去做一些事情,却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不得不和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
年轻的时候,想要先拼事业,却在家人的催促和指点中,不得不结婚应付了事;
工作时在不顺心的时刻,无数次产生想要辞职的想法,却又因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选择继续忍耐。
一次次委曲求全后,猛然发现自己被生活禁锢得越来越死,想要挣脱却无能为力,只能“凑合”地活着。
卢梭曾经说过:“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
如果想要摆脱枷锁,随心所欲地生活,不妨读一读李银河的《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
这本书是李银河远离喧嚣的都市,隐居乡下,每日和日月星辰对话写出的作品。
她用最质朴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奥义,教会我们如何勇敢从容地做自己。
探索内心,你会发现,自由并没有那么难。
01
生之欢欢
只管活得开心
李银河先生这本书,开篇的第一章她将标题定为“生之欢欢“。
这4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欢”指代的是欢乐,生之欢欢,说的是生命这件事,本身就是值得喜悦的。
知乎上曾有过一个讨论:
“一个生命生而为人的概率是多少呢?”
佛经中用“盲龟入浮孔”这个比喻告诉我们答案。
说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大海中恰巧碰上了一段漂浮的木头,而这根木头正好有个洞眼,这个洞正好可以让这只盲龟把头伸进去休息。
这只盲龟得多幸运才能在茫茫大海中活下来,又得多大的机遇才能抓住这段漂浮的木头,再得多大的福气加持,才能刚好“适配”这根木头。
这只乌龟遇到这块木头的概率,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概率。
这概率不足万分之一,或许当初只要稍许差池,我们便只是一颗尘埃。
最后能落定为人,拥有着智慧与情感,这本身已是一份至高的幸运。如果再能无病无灾、平平稳稳,该得是多大的幸福。
偏偏,很多人不懂这份幸福,他们更喜欢埋怨现实,埋怨自己拥有的太少。
亚历山大大帝一生功成无数,20岁刚一继位,就以其雄才大略,统一希腊全境。
随后占据埃及,荡平欧洲,进击中亚。
在成为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王后,他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他还想继续征伐,想要更多领土。
然而日夜的操劳,让他33岁就患上重病,命不久矣。
生命的终点,他跟将士们说了自己的遗愿:
他希望当他的棺木运向坟墓时,沿途的道路必须洒满宝库里的金银财宝,而且他的双手要放在棺木外面,让大家都看得见。
将士问其原因,他说:
在墓园道路上洒满黄金,就是想告诉你大家,即使我有那么土地和财富,但到离去的那一刻,我什么也带不走。
至于要把我的双手展露在外,是想让世人知道,我是双手空空地来到这世界上,而最后,我也是空手而归离开这个世界。
人这一生无论多么伟大,累积了多少财富,终究是时间里的过客。
很多执念,其实根本无关紧要。
享受当下,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事。
如若用心,你会发现生活里从来不缺乏美好——
太阳东升西落,绚烂的光将大地染成金色;
路边的花儿,一年四季向我们呈现不同的姿态;
爱我们的家人和好友,闲时陪我们聊天喝茶,为生活增添乐趣。
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的财富。
这一世,唯有你生活的每一刻是全然属于你的。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呢?
你自己就是你的全部,旁人没有资格让你痛苦。
没有人可以选择是否来到人间,但既然有幸来到,那就快乐地活一场,不要辜负了这几十年光阴。
02
拒绝攀比
接纳平凡的自己
那如何才能活得开心呢?
李银河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不与人比,不与己比。
我们似乎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
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收入,老了比儿女……
比上了就得意扬扬,却又生怕别人赶超,只能时刻绷紧精神,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比不上就自怨自艾,甚至嫉妒别人的生活,想要把别人拉下水。
在一生无止境的攀比中,逐渐滋生出怨恨和负能量,一辈子都无法让内心趋于平静。
但你不知道的是,你每日抱怨的平淡生活,也许正是别人想要拥有的。
曾看过鹰和兔子的一段对话——
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有吃有住,还受人保护。”
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遨游四海,任意杀鸡捕兔。”
你看,你在桥上看风景,远处的人在看你。
何必去羡慕他人呢?你所拥有的,也是别人心心念念的珍宝啊。
除了不跟别人攀比,李银河先生还告诉我们,别用真实的自己跟“应该的自己”去比。
什么是“应该的自己”呢?
“应该的自己”就是弗洛伊德“三我”中的“超我”,是一种理想的自我。
很多人眼中,自己应该是很有钱,很有名,很漂亮,很受欢迎的,这个就叫“应该的自己”。
可闪回现实,却猛然发现一切并非如此——
我们可能朝九晚五才堪堪能得温饱;
可能奋斗一生,却依旧无人记挂;
可能事事谨慎,却还是有人不喜欢、不待见。
如若因此而陷入无限的内耗,那人生必定不得安宁。
其实,这个“应该的自己”可能本就不存在,没有人是能够完全自我实现的。
真实的人就像古龙笔下的人物,即使魅力十足,也会有那么一两个恼人的缺点。
譬如陆小凤好色,李寻欢嗜酒。
这些缺点并没有让人物失色减分,反而令他们更加真实,血肉丰满。
所以,不要纠结于“应该的自己”,而是要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
《大宗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子祀和子舆是好朋友。有一次,子舆生了一场怪病,成了驼背,子祀看到以前风流倜傥的好朋友,变成了一个丑八怪,难以接受,但子舆看上去却一点也不在意.
子祀问他:“你难道不为自己感到伤心吗?”
子舆说:“不,我为什么要悲伤呢?如果我的左手变成了一只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如果我的脊椎变成车轮,我的精神变成了马,我就可以驾着它周游列国。”
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境遇,都会有属于你的快乐。
找到自己生活的节奏,接受它,享受它,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03
打破常规,勇敢追寻
李银河把人生的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必然状态”,即我必须做这件事;一种是“自由状态”,即我想去做这件事。
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必然状态”,被生活推着走,不得不做出选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人要顶天立地,女人要温婉贤淑“”结婚必然得有车有房“……
在这些既定的规则中,我们逐渐遗忘了,选择的主动权其实一直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有时,即使意识到“不对”,却也不敢迈出那一步。
所以李银河先生说,追求自由除了要有一颗向往之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勇气。
这份勇气,让你敢于启航,去探寻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从小敏感内向的三毛,青春期一度患过自闭症,她需要一个地方来释放自我。
于是,她选择放弃在台湾拥有的一切,旅居撒哈拉沙漠。
在那里,她遇到了荷西,收获了爱情;她用捡来的垃圾,让自己居住的地方从家徒四壁成为温馨居所;
她给周围的年轻妇女开课,把醉汉送回军营,在狂风天不惜跑得很远给陌生的少年送水.....
在撒哈拉,她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实现了浪漫漂泊的梦想。
人,其实比自己想象中自由得多。
你不随波逐流的那一刻,也即是你最具魅力的时候。
这是个性的魅力。
不知李银河先生写到这里时,是否会想起她那位已离开了多年的爱人。
他身体佝偻有“桶状胸”,又内向孤僻,一直被身边的人当成“异类”。
很多人都不敢接近他,令到他很孤独,但他说:“沉默,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做过工人,当过老师。
在40岁那年,不顾他人劝阻,辞职做自由撰稿人。
永远叛逆,不被任何事情所束缚,就像他笔下那只永远“特立独行的猪“。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我们难免会身不由己。
但恰如作家罗兰所说:“人有时因为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离开框,但心可以。”
当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去跟随你的内心,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条路。
当你走到路的尽头,你会发现你获得的,比你失去的多得多。
04
采蜜哲学
李银河有她自己的人生信条:“采蜜哲学”。
她说:
人间如花丛,我只是从中采撷一点点精华,对其他的一切不去理睬。
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要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自由奔放,随心所欲。
这是李银河对生命的思考,也是我们对生命应持有的态度。
生命的美好源于自由,一个美好的生命一定是自由的,只有永远追逐自由的生命才是美好的。
在所有能够选择的情况下,遵从你的内心去选择。
不要停止追寻爱与自由的脚步,正如她在书中所言:
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去爱自己喜欢的人,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最好的人生宣言。
*作者:海边的马车夫
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十点读书”后台回复“转载”。
niwo,共创活好的环境
www.niwolife.com
为防止走失
请点亮在看
星标我们
别吝啬转发
留言最欢迎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