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真理
这一两年,消费降级成了很多年轻人日常,比如买东西货比三家、开始学习和思考如何省钱和多多攒钱。
但消费降级这股风,远不止吹到了年轻人那边,连中产家庭也开始步入消费降级的大部队。毕竟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大家都战战兢兢,各个企业裁员降薪,荷包没有以前鼓了,自然也就消费降级了。
不仅如此,作为国际教育中的主力军——中产家庭,目前有些家庭也开始对国际教育俨然改变了看法。在帮助孩子规划国际教育路线时,会考虑性价比和孩子毕业后的回报率;开始思考是否有必要在体制外和出国留学这条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如此昂贵的国际教育的未来走势又将如何呢?以往的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看看外边的世界,在当下还适用吗?
01
消费降级,但留学支出未降级
虽然当下大环境消费降级了,但在留学支出这个板块上,依旧一如既往,完全和消费降级一点不搭边,反而还有愈涨愈高的趋势。
在国内就读国际教育的开销有多大,懂得都懂。在2022年全球国际教育支出数据排名中,北京和上海可以杀出全球各大城市的重围,分别稳居全球第二和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纽约之下。
今年国内的国际学校学费更是没有一点要降级的意思,反而还官宣涨学费了。我们就拿上海举例,上海世外、星河湾双语24-25年学费均为18万,同比23年上涨20%;光华剑桥今年学费也上涨了17%,涨到了21万。
和北京、深圳的国际学校相比,上海的学费还算是偏低的。北深两地的国际学校学费更是飙升上天,比如深圳贝赛思24-25年的学费上涨至31.7万。
无独有偶,国内国际学校官宣涨学费,国外留学支出也依旧不减。
此前,很多美国大学都官宣了今年涨学费的消息。普林斯顿大学今年学费涨幅4.5%,24-25年学费从去年的59,710美元上涨至62,400美元;加州理工学院本科学费上涨至63,402美元涨幅4.14%;MIT虽然学费上涨3.75%,但校方官宣24-25学年对本科生经济援助预算将提升至1.673亿美元,以便于抵消学费涨幅和其他生活费用的增加。
还有部分大学的涨幅已经破5%或逼近5%,斯坦福大学今年官宣,24-25学年学费上涨5.5%,食宿费上涨7%,学杂费总计为87,225美元,包括学费65,127美元、食宿费21,315美元以及强制性健康费用783美元。
莱斯大学24-25年学费涨幅更夸张,逼近10%,24-25年学费上涨至62,874美元。还有南加州大学学费也上涨了4.9%,24-25年学费为69,904美元。
很多家长其实对学费涨幅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我们暂且按照每学年学费是6万美元来计算,涨幅3%-5%,对应学费上调1800-3000美元,本科四年算下来就是7200-12000美元,折算要多缴纳人民币5万-9万。
国内的国际学校和海外大学的学费双双上涨,这样高成本的国际教育支出,但等到毕业时,孩子真的可以凭借“海归”光环,找到高薪工作吗?实则不然。
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成员有5万余人。
很多海归同学都自嘲自己是“海废”,在这个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毕业后求职或者回国后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阻碍,比如对自己所学专业对应求职方向的迷茫、犹豫毕业要不要回国、回国后的求职就业情况、找不到合适的高薪工作等等。
根据猎聘和中国青年峰会联合发布的《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报告》中也不难看出,近一两年海归人才的实际平均年薪同比前几年已经开始出现愈来愈低的走势。2020年,海归人才的平均年薪为26.82万,但2023年上半年仅为20.45万。
而且这仅仅是平均值,在国际一线城市每个月只拿着1万多的薪水,刨去租房和日常开销之后,永远看不到买房的希望的那些非富二代的海归们大有人在。
消费降级的当下,搭配上即便是走上了国际教育但就业反馈正相比依旧很低的双重buff,让不少中产家庭都开始思考,是否在国际教育这个方面上,也应当适当降级?
02
部分中产家庭转向国际教育Plan B
事实上,经济不景气,大家的荷包瘪了,部分中产家庭已经开始在教育上进行消费降级。
有些家长已经帮孩子从国际学校转公立国际部,学费相对低廉的同时,升学数据也好看,每年都能斩获哈耶普斯麻或牛剑这种全球Top级名校Offer,针对一些中等或中上等的孩子而言,Top 50学校的Offer也同样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两条腿走路的公立国际部,还给孩子留下了体制内走高考路线的可能,毕竟北上广深这些超一线城市,凭借着高考政策优势以及本地丰富的大学资源,其实走高考,就读一所不错的985/211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也是个不错的途径。
无奈公立国际部的门槛实在太高,并不是所有普娃都适合,于是有些家长开始另辟蹊径。近一两年DSE课程火得一塌糊涂,很多家长都开始琢磨走“赴港留学”这个Plan B。
从学费和日常开销的性价比来看,中国香港同比海外留学的开销更小。中国香港院校学费同比海外大学要便宜不少,同比美国动辄一年40-50万人民币的学费来说,中国香港院校只需要10-20万人民币即可。日常开销虽然要比大陆高一些,但同比海外肯定偏低。
中国香港院校的录取率也要比国内大学、海外大学友好很多,相比藤校动辄4-5%的录取率,中国香港Top 3院校(即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的录取率高达20%。且中国香港院校的教学实力,也同样不输国内C9、美国藤校和英国牛剑。就拿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来说,全球Top 50行列,中国香港有2所院校,分别为排名第26名的港大以及排名第47名的港中文。
在毕业求职这个板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中国香港,在求职方面无疑也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且中国香港院校的文凭在国内的认可度也很高,就算毕业后不留在中国香港本地,回到大陆发展同样和海归一样吃香。这种种优势加上超高性价比,让不少家长都为之心动,开始帮孩子规划“赴港留学”。
03
国际教育降级,到底该怎么降?
那么问题来了,国际教育到底应不应该消费降级,到底应该怎么降?
虽然大家都在讲消费降级,但无非就是大家在应对经济衰退阶段的一个权宜之计罢了。未来经济环境走势究竟如何,何时会有好转,没人能有准确预估。那在当下这样的环境下,要如何帮助孩子规划未来呢?
首先,从大方向来看,完全降级其实并不现实。比如本来计划走国际教育,目前在让孩子就读国际学校,一下子就转到体制内去,且不谈体制内和体制外本来就是两套课程体系,孩子能否快速适应。一旦转回体制内,此前为孩子规划的国际路线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将全部功亏一篑,完全需要从头再来。更不要说已经在国外开始读本科的孩子了,直接退学回国读国内大学,更是天方夜谭。
对于一些打算在国际教育这条路上坚持,但预算的确有限的话,曲线救国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消费降级的本质是追求更高性价比,而不是一味的追逐低价。
不同留学目的国的留学支出各有差异,依次开销由高到低分别为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国内香港同样也值得被考虑。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优秀的大学,在预算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目的国,才是最优选。
在课外补习或者参加项目这些方面,各位家长也可以多评估一下课程或项目本身的性价比。比如一个可以让孩子的申请经历上增加闪光点的高价值项目,就算是高价,只要是对孩子未来确有帮助,相信还是有很多家长就算勒紧裤腰带,也愿意为之买单的。
在教育上消费降级,并不代表要降低孩子所接受教育的质量,只是更加追求个性价比,将金钱放到回报率更高的事情上。优秀的孩子从来不是用钱堆出来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学生海外名校录取大数据:
相关阅读:

作者:郑真理,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和本号联合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