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询室的故事」栏目,这里为你呈现咨询室里的真实故事,记录每一个心灵改变的瞬间。今天分享来自@陌叶给我们的来访者投稿。
和很多起初带着痛苦前来做咨询的人不同,她一开始就没什么清晰的目标,也没打算改变自身多少,只是想找个「能倾诉、能被看到」的地方。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陌叶
没有发人深省的顿悟、没有天翻地覆的改变,润物无声的咨询,也可以很好呀——
我感觉我的咨询历程中并没有什么顿悟或者直击心灵的时刻,好像一直都是缓缓流动的状态。我也曾怀疑过咨询有没有效果,希望咨询师能多触动对我的深层感受。眼下我快要毕业了,咨询也要结束了,再纠结这个问题意义也不大。(我在大学的心理中心做的)不过我慢慢感觉到,好像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状态也不错。
从一开始我的咨询目标就不太清晰,当时只是想有个能倾诉、能被看到的地方;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很集中很有目的性地讨论和解决某个问题,而且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与分别的临近,我的关注重点越来越移向与咨询师本人的关系。我想,理清楚我们之间的相处方式、想明白我们互相意味着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我曾经很强烈地感到咨询室里的一切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割裂感,有段时间很迷惑自己为什么会在咨询后的一周里继续体验当时对咨询师的愤怒,就好像她真的是个活生生的人横在我的生活中。当然啦她肯定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我太难整合这个事实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是什么契机,我对我们的关系不再有这么强的飘在空中的感觉了,在咨询之外想她、对她有情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频率也有所增加。(移情加重啦?)她好像真的慢慢渗入我的心里,渗入我的生活中,这似乎还不错。我想,也许改变其实在悄悄发生。
所以说不是所有的咨询都需要直击心灵,需要翻天覆地的顿悟与改变,对我这种咨询目标不太清晰甚至也不想改变多少的人,体验慢慢靠近一个人的过程、学会彼此信任与关心,本来就是最重要的呀。
▷《美丽心灵》
当然啦,我们也不是一直都如此「岁月静好」地向前走,我也搞出过幺蛾子,有一回我跑到办公室找她(我知道这不合规矩,但我就要这么干嘿嘿),追问了她一个我们之间有矛盾的点,因为马上要放假了,短时间没法再沟通了。但是她的回答让我更生气了,回去后我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当时已经下班了,我又不想第二天再去「对质」一次,就把反驳的话语写在纸上折好,在外面写上「魏老师收」,粘上胶带直接拍在了办公室门上。
之后的假期里我时不时感到紧张,怕她会生气、会心寒,甚至梦到过两次她失望又愤怒的样子。下个学期的第一次咨询,我问她是真心想要再见我吗?她当时笑着看向我,说:「当然。」
就如同之前的很多次,我怀疑她的一些话是作为咨询师不得不说的,因为她不能把我推开、不能跟我吵架,我这个问题她还能怎么回答?说「我其实生气了,但既然你预约了我就得来见你」?但也许是她的反应太自然、太坚定,我听到她这么说,还是舒服的。也不知道有什么魔力,我就是愿意相信她是真诚的。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当时听着觉得不过尔尔,但我总会在后来某些时刻不经意地想起来,她曾经带着浅浅的微笑,那样自然又肯定地告诉我:我当然愿意见到你。
▷《芭比》
👭
在昨天的推文《对心理咨询常见的 7 个误解》我们也提到,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出问题」才去看心理咨询。
底下就有读者问: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寻求咨询,要先有一个目标才去找咨询师吗?
其实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也许你只是想找人聊聊天,但不希望遭受评判,能够被安全地接住。就像这篇的来访者那样有一个能够「倾诉」「被看见」的空间。
这就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们常说,心理咨询就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不妨试试看,当你踏上这段心灵的旅途,哪怕只是一步,也许就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开始悄然发生。
作者:来访者朋友们
编辑:鸟人
责编:寒冰
简单心理提供专业的「首次咨询」线上心理评估。
它像是一次全面的「心理体检」,可以帮你有效梳理当前的困扰,高效地定位你在面对的问题,成为你自我探索旅程上迈出的第一步。
线上首次咨询包含 3 份专业的心理量表,一次 50 分钟的 1v1 视频访谈,在结束之后 48 小时内提供给你一个定制化心理健康方案,包含推荐 3 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及提供 10 份以上的自助书/影/音的资料。
如果评估之后还想继续咨询,会根据你提出的要求,比如距离、费用、流派还有线上线下,针对你个人比较急需解决的问题推荐三位咨询师,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那位。
给自己一个可能被治愈的机会,你会打开人生一扇不一样的门。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