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卢舫
合作专家 / 卢美妏
编辑 / KY主创们
你可能还记得,这个社会对不同的性格,曾有着非常明确的偏好。
比如内向者,就长期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很多内向的小孩,大概都不止一次听过类似「这孩子不开朗,不好」这样的话。
类似的,假如一个人做事看起来总缺乏条理、喜欢赶ddl(最后期限)、或者房间看着比较乱,也许也免不了要收到「真不成熟」的评语,或者面对「以后怎么过日子」的担忧。
而那些爱幻想、爱不着边际的人,也肯定思考过自己是不是要改,是不是要「变得接地气」。因为「不落地」、「无厘头」、「能不能说人话」等标签和评判,实在如影随形。而那些想法特别落地的人,通常很少苦恼于「我是不是要做个更爱幻想的人」。
在过去,如果一个人不幸拥有诸如此类被看低一线的个性,这或许意味着一段不停自证、不停调整、不断自我怀疑的人生。
但近两年,情况好像发生了改变。
MBTI突然风靡起来后,上述三种人,突然找到了定位:I人、P人、N人。
MBTI风靡后,
我的个性才被确认
b站up主「彭春花本人」在分享自己作为内向者的成长经历时,还提到 ——
这种把外在偏见内化为自我怀疑的过程,还常出现在所谓P人、N人们的生活里。
「我以前每次工作都要压线完成,总是没法很有条理、按部就班地推进进度时,总怀疑自己是不是工作能力弱得不正常,这世界上估计没有比我还差劲的职场人了。
@ Eric
「我读书时总被老师批评我写作文跑题、说话让人云里雾里,我和同学聊天也总喜欢发散。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怀疑自己脑子有问题,觉得这是一种缺陷,从未认为它只是我的特点。
@美心
这种对外界负面评价的内化,很容易把人卷入这样的漩涡 ——想改变,改不了,然后习得性无助,做不了自己,又成为不了别人。最后,向低自尊状态、甚至抑郁走去。
但问题在于,很多个性本就无须改变,也很难改变。
个性的生成,首先来自基因和遗传,再加之后天家庭教育、阶级、生活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在跨时间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比如一个人过去是内向的,现在也会是内向的,将来仍很有可能是内向的,除非遭遇某些特别重大事件,人格一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质的改变。
对于那些拥有不受欢迎人格的人来说,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死局,自己似乎要被永远困在一个连窗户都没有的人格牢笼里,各自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怪胎。
而MBTI的风靡,有点像打破了这些牢笼的墙,让大家看见了彼此。
在一项2018年的统计数据里,MBTI已经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性格测验」,被大量应用于企业培训、职业咨询以及个人成长等领域,全球每年约有超过200万人参与测试。
MBTI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后,各个字母所代表的人群,也通过互联网彼此相认。
现在的豆瓣上,每一个MBTI人格,都拥有不止一个小组,各色各样的人格标签被运用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大家随便点点,都能发现许多I人、P人。
更重要的是,在MBTI的体系里,无论你内向外向、关注现实还是乐于想象,这都只是人格光谱中的一个字母。所有的个性在这里,都是平行存在、有好有坏的。
MBTI拥有一个简洁、美观的系统,16种人格被以不同的亮色调划分成四类,每种人格都有精心设计的形象和名字,配以详细的解读,而每个人格的解读中都有详尽的优点和局限性的论述,并且都有不同的历史名人作为icon,为其背书。
人们由此对每种个性都有了浪漫、开放性的想象,而不再是以前那套简单粗暴的「这个好、那个坏」。
INFP的人,大概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如果你仔细看这几个字母代表的人格,按照以前的说法,这些人就是又内向、又不切实际、又没有条理,怎么看都不像受欢迎的人。
而《MBTI手册》是这么描述它的:
「理想主义者,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及自己所重视的人。追求一种符合内在价值观的外在生活。
富有好奇心,快速地看见各种可能性,并能以此加速对理念的实践。渴望了解他人、协助他人发展潜能。适应力强,有弹性,如果和他们的价值观没有抵触,往往能包容他人。
他们理想中的工作,是对自身和他人的成长与内在发展都有贡献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仅仅是薪水。 
INFP类型最重视的事情,莫过于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保持知行合一。」
看完这一段论述,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曾有一段时间,好像大家都以自己是INFP为荣,互联网上还曾出现过「人均INFP」的梗。
彭春花说,她是学习了心理学后,发现世界上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的人,才开始确定自己是正常的。但大部分人都不会深入学习心理学,而MBTI则用流行文化的面貌触及更广大的人群,告诉大家:
「无论你个性如何,你不是怪胎,你有你的好与坏,有很多人和你一样。」
咨询师卢美妏认为MBTI有着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意义,因为人是群居动物,需要有属于一个团体的归属感,当发现跟某个人的MBTI分类相同,甚至只需要其中一个字母相同,就可以带来归属感。
以MBTI为工具,
人与人的理解更容易达成了

对个性的广泛兴趣和探讨,实际上提升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元认知 —— 意识到人格只有差异,没有优劣,以前的那一套,都只是刻板印象。
这无论对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对人的自我认知,都有很多好处。
在关系中,它让一些理解更容易达成了。
我朋友是一个F人,也就是共情能力比较强的一类人;而她有个朋友小美是个T人,也就是凡事讲逻辑的一类人。
曾经,我朋友觉得小美有点不近人情,否则怎么会什么事情都只讲逻辑、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止一次,她忍不住要把问题上升到这个人好像「不太善良」的人品层面,想要和她绝交。
后来,MBTI流行起来,小美的MBTI是ENTJ。我朋友看到「T」的描述:
喜欢那些注重逻辑的领域,注意逻辑上前后矛盾的地方,为绝大部分事情寻求逻辑和解决方案。
追求公平,觉得实话实说更重要,有时会忽略或否定“人”的价值,可能被视为过于功利、冷血或无动于衷。
朋友意识到虽然小美确实不近人情,但也如描述所言,她特别追求逻辑和真实。而顺着介绍继续往下看,她看到了属于自己的「F」:
以人为本,以人际交流为导向,注重和谐,发掘对人重要的事情,并对人表达关心。
追求同情心,认为与其说出“残忍的真相”,不如说话更圆滑得体一些。有时候会被视为过于理想化、多愁善感、不过直截了当。
她进一步恍然大悟,自己确实是更体恤人情的那个人,但同时也确实在许多问题上无法好好提供解决方案、让事情变得更为复杂。
小美的行为或许不是因为人品出了问题,而只是她个性本就如此。这个性也不是恶劣的个性,它有好有坏,只是在被MBTI提醒之前,朋友只对不好的那一面感知特别强烈。
MBTI就这样平滑地帮助一对差点绝交的好友,达成了相互理解。
以MBTI为桥,这样的理解频繁发生。总是无法把I人约出门的E人,终于不再怀疑对方不珍视这段友谊了:「行吧,i人就这样,可能比我们更需要独处。」
而把生活过得井井有条的J人,也越来越少认为P人把生活过得一团乱,是能力不足。因为MBTI已经告诉我们,P人喜欢偶然的心血来潮、喜欢让所有事情都顺其自然,但同时,ta们也更灵活、更开放。
许多J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总把生活框死在严丝密封的日程中,确实应该学习P人的开放性。
这种发生在关系之间的理解,最终也会进一步让人在理解中照见自己。
当我们看见一个和自己不同的人,ta看起来无法理解的行事方式背后,是一套自己从未想过的逻辑和价值观,这其实就是一个内省的机会:
「我有没有可能也像ta这样?」
鄙视链消除之后,人们平等地站在一起,孔子的古老名言就会被验证 —— 三人行,必有我师。
最终,接纳别人的个性里,有自己难以理解的部分,也会让自己,更接纳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无法得心应手。
现在,一个人在职场中显得比其他人少话、对特别需要规划性的事情无法驾驭,也很少会直接认为是自己「有毛病」,或许更容易去思考的是:如果这份工作真的不适合我,那就是我把自己的特点发挥错了地方而已。
这或许是大家能最松弛地去面对自己个性的时代。
必须承认的是,
MBTI存在局限
其实,心理学界已经对MBTI有了很多质疑,我们必须承认,MBTI无法科学、精确地帮助我们理解人格。
MBTI是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发展出来的一个人格测验,而问题在于,荣格的这一套理论,并没有经过实证检验,并有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这些心理类型确切存在。
卡尔·荣格
另一方面,MBTI通过让测试者做题得分,然后通过得分来划分人格的方式得出结果,在同一维度上以50分作为区分分界。这种模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
首先,在mbti海量的题目中,一个人前一次做和后一次做可能会因为当下心境略微有差,而在几道题之间做出不同的选择,而这有可能导致某个维度从49分变成51分,由此得出和上一次测试不同的结果,这导致mbti的重测信度很低。
重测信度对于一项测试而言,是判断其是否可靠的关键指标。它反映测验跨越时间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二个问题是,从50分到100分,是一个很大的跨度。
一个人可能测出来51分的I,但事实上ta可能和48分的E更像,而和98分的I根本不是同一种性格,MBTI却会因为ta跨越了50分,而直接归类为I。
这样的分类显然过于简单粗糙,严重者,还可能会影响一个人自我认知的准确性。
当然,如果我们仔细看MBTI的测量结果,会发现它是一个光谱,会具体地呈现测试者在每一项的分数。甚至,如果你进一步研究MBTI,会发现在更初代的版本里,它会给你提供2-3个结果,告诉你「和这些个性更相近」。
但毕竟这么细致的枝节,已经在面向大众的推广中被抹去,人们现在更习惯的,就是简单粗暴地取四个字母作为最终答案。
这也导致MBTI俨然已经成为标签文化的又一代表。
正如刚才所说,51分的i人和98分的i人在MBTI的体系里会被认为拥有同一种人格,会被以同样的叙事去认识,这颗粒度显然太粗、太简单。
但这简单的分类正好迎合了人类大脑对认知的懒惰和偷懒需求,这也是MBTI如此风靡的重要原因。
结果就是,通过MBTI认识对方时,我们只剩下16种讲述的方式,而忽视人性里千丝万缕的区别和独特性;
通过MBTI认识自己时,我们也磨平了自身的许多可能性,用四个字母造起对自身认知的回音壁,不断暗示自己往MBTI所描述的方向去发展。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出发,卢美妏表示,咨询师一般不喜欢把精神疾病标签化,这样会导致僵化、缺乏弹性的认知,我们会更难相信不同的可能性,好转的希望跟期待也不容易发生。
标签化地使用MBTI,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困境,人会暗示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没办法了」,而拒绝任何改变的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芳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相同MBTI的人聚在一起,可能导致群体极化,即让本来可能只有一点相似的人,在不断交换类似观点之后变得更相似。
诚然,MBTI让人已经明白个性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这对于人与人的尊重和理解而言,本来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如果接下来大家一起往标签化的方向飞奔,真正的理解将无法达成。
把MBTI作为认识自己的起点,
而非答案
也许,无论对于自我还是外界,我们根本不应该仅仅通过MBTI,或者任何类似的人格测试、标签体系,去促成真正的理解。
正如王芳教授所说:
「从自我认识的角度来讲,MBT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虽然远不完美。事实上任何一种工具都可以作为认识自我的途径,星座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人们有意识地想要去认识和了解自己,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工具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要相信和依赖它到什么程度。
MBTI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以此作为契机,对他人和自己的人格产生了解的兴趣,而不再简单粗暴地用刻板印象把人分三六九等。
它看起来用8个字母回答了我们关于人格的提问,但事实上,它更像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人格是有差异的,然后呢?」
作为MBTI理论基础的提出者,实则上,荣格主张,如果你是某一种类型,只不过意味着这一种在你的外显行为表现上占据了上风,而跟它对立的另一种则潜藏在潜意识中,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要达到「自性化」,就要去了解和发展另一面,以让二者获得平衡。
显然,和现在许多人抱着四个字母说着「我就这样」,然后往一个方向越走越远不同,荣格更推荐人们用开放、接纳和尝试的心态,去了解更多的人格特征。
真正要关注的不是眼前的那几个字母,而是去探索那些自己没拥有的字母。
我想起朋友所在的外企,在多年前MBTI还没火起来时,就已经在入职时让每个员工都做测试。
而这测试并不是为了筛选员工,无论什么结果都不影响受聘。
在员工入职后,根据测试结果,公司会把不同MBTI的员工分到一组去团建,以此,公司内彼此就可以更理解不同的同事为什么会是那样子的工作方式,不同的人身上,又有什么自己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这种开放性,或许是一个面对MBTI时,更好的态度。
事实上,大概没有任何心理学家能给你精确提供「我是谁」的答案,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好的思考契机和由头,已经很了不起了。
至于如何抵达其答案,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寻了。
好啦,看到这里,如果你想起身边某位很热爱MBTI的朋友,不妨 转发 给ta,一起讨论一下看待它的方式;
如果你想起一位很反对MBTI的朋友,也不妨 转发 给ta,或许你们能一起找到,MBTI新的价值和意义。
*KY知我心理入驻咨询师卢美妏对本文内容有贡献。
今日互动
MBTI有帮助过你认识自己吗?
请说说你的小故事吧。
References:

"我们能多大程度相信MBTI?." 人物, 15 May 2022, mp.weixin.qq.com/s/HQaThdWh2OGSg4CvyGCLng
"为什么流行把MBTI写在名片上哦?." 看理想, 17 Dec. 2021, mp.weixin.qq.com/s/FioaZiBk6TqVMblBtRI9Iw.
The Preferences: E-I, S-N, T-F, J-P. www.myersbriggs.org.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2023-08-23]. 
本文关键词:MBTI、人格测试、自我认知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AIN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