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圈的降薪潮真的是,一波接着一波。

23年财报一出,肉眼可见,券商、银行、基金行业的工资收入基本都腰斩了,甚至还有直接脚踝斩的。
紧接着,券商和基金限薪300万的传闻又开始在坊间流传。
是真是假?根本不用去猜测,接受就好了。

而这些,只是金融降薪潮的一个序幕,后面到底会降多少,降多久,谁也不知道,谁也给不了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这个行业里的人,谁都没法逃脱。

说实话,这波金融圈的降薪潮,除了给很多金融打工人在收入上直接来了重重一击,更多的打击其实是心态上的。

毕竟,在过去十多年甚至20年金融圈高速发展的红利期中,有太多小镇做题家,二代精英,搭上了金融这辆飞速列车,收入不断提升,甚至一飞冲天。
这也让他们天真地认定,只要入对了行,进到了好公司,自己的收入就会一直线性增长。
什么是线性增长?
就是工作第一年,你赚5000,第二年,你赚5500,接下来每年保持10%的增长率,直到退休。
但真实世界的收入曲线会如此顺滑么? 
降薪潮下,金融圈收入不增反降的打击,让大家第一次打破了幻想,看到了现实。也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的收入曲线,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说实话,在我们长达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受到年龄,行业和技能的影响,每个人的收入曲线都会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只有4种。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这四条决定你财富的收入曲线。
提示下:接下来内容烧脑,但绝对是干货,值得你分享收藏。

毕竟,这种事,给你打鸡血的老板和唯分数论的老师绝不会告诉你。
这条曲线的特点,是在前期攀升非常快,中间经过短暂的平稳期后,一泻千里。
这条曲线的代表人物是体力工作者,以及青春饭行业。
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在这条曲线的前半段,我们的收入增长会非常快,只要稍微多花一点时间和体力,就会产生明显进步。
比如送外卖的小哥多送几单,出租车司机延长点工作时间。
毕竟年轻么,体力足、精力旺盛,加班熬夜都不算啥。
甚至很多职业,开始的收入就是职业的顶点。比如,一战成名的娱乐明星,职业电竞选手等。
但过了35岁,这条曲线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滑铁卢式下跌。
主要因为从业者们年纪大了,体力下降,单位时间的劳动售价随之降低了。
司机大哥再怎么拼,也没法天天连轴转,电竞选手打过再多比赛,永远也比不过手速飞快的新人……
这条曲线虽然看起来有点悲催,但其实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宿命。
毕竟,99%的职业,年龄增大后都没啥前途。有前途的人也用不着等到老。
这条曲线的前期攀升, 比第一条曲线速度还要快,起点也更高。
但到了中年,就会变成一条晃晃悠悠的平稳线条。
这种平稳何时结束?取决于你何时离开这个行业。
这条曲线的典型人物,莫过于这些年的一些热门职业——月薪几万的程序员、金融圈的高富帅、以及其它新兴脑力密集型公司工作的年轻人。
举个栗子,得益于行业红利和技术功底,程序员们在开始的年头混的都不错,收入比同龄人高。
可人到中年,面临技术频繁更新挑战的程序员们,或早或晚都会遭遇收入见顶的状况。
或者是能力跟不上,或者是性格做不了管理,或者是触达了职位天花板。
更多时候,甚至和自身的努力也没什么关系,全在于公司和职位的前景。
性价比不高的中年人们,这时候,只能被动接受裁员,接受优化,接受收入没了向上的空间。
但支出却没办法封顶啊。
毕竟,越到中年,我们生活中的破事越多,结婚生子, 买房买车,儿女教育 ,父母养老 ,哪一项都绕不开钱。
支出曲线的快速飙升,一旦穿过收入曲线,就会进到入不敷出的困境。
中年危机就是这么产生的。
当然,这样的收入曲线也有优势。
年轻时赚更多点钱,我们还可以买房收租,还可以分散投资,抗风险能力总是要强一点。
再说了,要是有一个职业,月薪几万,收入没封顶,还不用加班,没有中年危机,这世界还有人选其它职业么?
凡事总得有个公平可言。
这条曲线的走势和前两条刚好相反。前期增长非常缓慢,即使付出很多时间,收入提升还是微乎其微。
但有一天,当你到达一个爆发点,收入增长就会像火箭一样嗖嗖往上蹿,没有见顶。
经验型职业比如医生、大学教授都是这种曲线的典型代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家长都愿意让自家孩子从事这类工作的根本原因。
毕竟,这样的工作,看似工资不高,但单位时间售价会随经验和价值的累积而增长,未来的隐性收入会越来越高。
看医生和教授,退休后反而更吃香。学术讲师的讲座和教授的创业,甚至可以跳出劳动这个框架实现财富增长。
当然,这条曲线隐含的最大风险,就是从业者的中途退出和过早放弃。
毕竟,早期的很多年里,我们不断付出换得的收入都很低。而这段时间,却是我们最年轻,最有欲望,也最不安分的时候。
所以,从事这类职业的每个人,都必须想明白,自己是否愿意延迟满足
一旦确定,就得坚持到底。
因为过早的放弃,不仅没法收获指数型增长的红利,还会让你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条曲线看起来,和我们理想中的收入曲线很相似,区别在于他的增长更平缓,在每个年龄的数值也低一大截。
这条曲线的代表工作,就是公务员及其它体制内,事业编制的工作。
其实,职场收入本质上是个定积分问题,一个人职场总收入的多少,不仅取决于他收入的起点和在每个年龄的收入,更取决于他享有收入的时间长短。
公务员的最大优势,当然就是稳中有升的收入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很多公务员甚至发现,退休后他们的工资比在职时还要高。
不过呢,我们常说,评价一个人的一生,不仅要看他能飞的多高,还要看他是否能平安落地。
而事实证明,这两者往往难以兼得。
关于收入的四条曲线,我说完了。
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对照评估下你的职业(或想从事的职业)在哪条收入曲线上,你是否接受这样的曲线。
以及,不管是欣然接受还是企图放弃,先听听我给你的建议:
01 哪条曲线更好?
每条曲线都有利弊,我无法定论。但我可以分享给你,两个做选择时经常用到的经济学原则:
第一个原则,损失厌恶原则:失去100万的痛苦远大于得到100万的快乐。
第二个原则,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得到第一个100万的快乐最大,然后递减直到无感。
基于这两个原则和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总体来说,上扬的收入曲线一定比下降的收入曲线体感更好。
因为即便不同曲线的财产总值是一样的,收入位于下降曲线的人,感受也是痛苦多于快乐。
02 你要对自己做价值重估
这种价值重估,是基于你的收入曲线,对自己的长期财富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既不被短期的高收入给骗了,也不因前期的低性价比而郁郁寡欢。

一旦你看清了自己的收入曲线,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改变策略,在支出方面做出预判。
这几年我见过太多人,人到中年,收入锐减,却欠着好几套房的高额房贷,负担着极高的生活成本。
这就是没做好价值评估和支出预判导致的。
03 你可以采取的调整策略
如果你对目前的收入曲线不满意,抱怨没有用,行动才是硬道理。

怎么行动,我提供几个策略参考:
第一个策略:转换跑道
转行,切入收入曲线更高的跑道,以获得长期的更多收入。
当然,你必须要忍受转行期收入的青黄不接。
第二个策略:提升劳动复用率
收入上扬的曲线,有一个共同特点,工作的劳动复用率很高。一次普通劳动时间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卖很多遍。比如图书的版税,写一次,后面就能持续赚钱。
所以收入曲线的破局关键,就在于提高劳动复用率选择工作时,一定要选择经验性工作,而不是熟练工这样的低门槛工种。
比如我身边有很多金融民工,开始用AI工具,就是希望提高劳动效率和决策效率。(可以看下文章最后我自己也在学习的AI赚钱思路)
第三个策略: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这本是互联网公司常用的策略,哪怕公司主业发展很顺利,仍然会找第二个能为增长做贡献的业务,这样第一个业务不行了,第二个还可以顶上。
收入也是同理,在巅峰时刻你要跳出对第一曲线的依赖,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给自己留一手。
这个第二增长曲线,可以是副业,也可以是理财。
这篇文章我写了整整一周,大概把这些年关于收入变化的思考都写进去了。

作为一个遭受过生活重锤的中年人,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持年轻时的天真,谁让天真的人总是更可爱。
可对一直葆有这份天真的年轻人,我又时常担心,这份天真再不蜕变,怕是要被这个无情的社会给锤的稀巴烂了。
所以,无论你正在为自己的高收入洋洋自得,还是为低收入而灰心丧气,我都建议你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也许,它没法改变你现在的收入,但至少可以让你跳出自我的现时的困局,用更宏观更长期的眼光去看待收入,看待自己。
金融学有一个现象叫均值回归,指的是股票价格的走势,长期来看很大概率会回归到它的长期平均价格附近。
其实,我们的收入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定律,无论我们的收入是先高后低还是先低后高,长期来看总是会回归到均值范围。
所以一入场就得到收入红利的金融人,和稳定有声望的公务员,谁也没法说出哪个职业更具吸引力。
毕竟,任何一份职业,都不可能在所有时候,把所有好处都占全了。
而这份收入的均值到底由什么决定?
我认为,上限是智商天赋,下限是后天努力,而收入走势的陡峭程度,全取决于你的渴望程度。
长期主义心态,有策略的行动,和对成功的不懈渴望,能不能改变你的收入曲线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它一定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无论你现在身处哪条收入曲线,我给你的建议都是,一定要学会AI用AI为工作提效,用AI给自己赚钱。
如果找不到方法,不知道如何入手,推荐你学习下这份让我受益匪浅的专栏
《AI赚钱的100种思路》
这个专栏是由国内第一大AI社群【AI破局社】的AI大牛们集体创作的,集合了
当今AI领域最前沿的思路和方法
,包括
AI工具,AI写作,AI绘画
等多种AI赚钱方式,有思路也有实操,我自己看过后,选中了几个方向开始实践,迅速有了正反馈。

现在专栏已经卖了3000多份,但我还是给大家争取了个限时买断特价,只要10元
这也是我一向的原则,比起贵的更要推荐对的,大家按需入,直接下图扫码即可, 你一定会打开新的世界~
点击
关注毯叔
回复“盘钱”领30本搞钱神书
觉得内容不错,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