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拍摄于悉尼西北郊区The Ponds的航拍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
也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
根据图片展示,数千栋密集的住宅楼房令网民们震惊。
这一场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澳大利亚住房未来的激烈讨论。
The Ponds位于悉尼中心城区запад北约40公里处,从2007年开始,这片原本的农田被改建成了大规模住宅区。
如今,这里已有4500多户住宅,居民人口约12000人。
令人瞩目的是,那张航拍照中密密麻麻、排布紧凑的房屋布局引发了网民热烈讨论。
👇👇
有人质疑"这怎么会获得批准"、"就像把沙丁鱼塞进罐头里"、"后院哪去了"等等。
很多人对这种高密度住房环境存在隐私、安全和生活质量等诸多顾虑。
比如缺乏私密空间、一旦发生火灾将危及所有居民、夏季能耗成本高昂等。
"就这样密集的房屋布局,一户居民家中着火,整排房屋都将面临被烧毁的危险。"一位网友忧虑地说。
另一些人则将矛头指向了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认为高密度住房需求正是由于大规模移民而加剧。
"政府为大规模移民开闸门,让事情变得更糟!"
高密度住房区是大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为更多人提供房屋是出于良好意愿,但其潜在的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确实值得重视。
如何在住房供给和生活品质之间寻求平衡,是城市规划者需要深思的课题。
此外,这张照片也折射出澳大利亚近年来房价飙涨、年轻人难以购房的严峻形势。
澳大利亚对于改善住房状况的呼声不断增加,但路漫漫其修远仍需政府、开发商及公众共同努力。
//
悉尼房价持续飙升 
独栋屋中位价首破160万大关
但是呢,有一个数字还是疯涨的!
据了解,悉尼的房地产市场依旧火爆,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富裕买家的持续涌入推动了悉尼房价在2023年首季度再次攀升,独栋住宅中位价首次突破160万澳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Domain的房价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悉尼独栋屋中位价上涨了2.1%,达到162.8万澳元。
自从去年12月触底以来,悉尼独栋屋价格已经累计上涨12.8%,涨幅高达18.5万澳元。
与此同时,公寓中位价也上涨了1.9%,至80.6万澳元,仅比2021年12月的峰值低4000澳元。
细分区域来看,悉尼内西南区(Wolli Creek到Bankstown Airport)房价上涨最为显著,独栋屋中位价在第一季度就飙升了7.6%,达到155万澳元,同比去年3月更是大涨22%。
公寓市场表现最出色的是北海滩,中位价在第一季度上涨7.1%,至120万澳元,同比去年3月上涨11%。
Domain的Nicola Powell表示,悉尼独立屋和公寓价格已连续5个季度上涨,这种增长势头自疫情封锁以来从未出现过,反映了当前市场的需求强劲。
分析人士认为,推动悉尼房价持续飙升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住房供应严重短缺。
AMP Capital的首席经济学家Shane Oliver指出:"我们的移民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悉尼的空置率也非常低,新房供应跟不上。租房短缺已经波及到购房市场,盖过了加息的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大量移民涌入加剧了悉尼乃至整个澳大利亚的住房紧缺局面。
加之低利率、疫情期间积蓄的购房资金等因素,都为房地产市场火爆添柴加火。
未来房地产政策如何应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满足住房需求,将是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
//
澳洲公布最新破产数字
创造1999年来新高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
3月份澳大利亚企业破产数量创下自1999年有记录以来的新高,这一数字预示着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增加。这也是25年来最高的破产数字!
企业监管机构ASI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共有1131家企业宣告破产,是有史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即使经济持续扩张、失业率维持在3.9%的低位,企业倒闭情况依旧如此严峻。
分析人士指出,劳动力和投入成本的上升对定价能力有限的企业造成沉重打击。这与市场对企业违约情况"良性"的乐观判断背道而驾。
标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企业违约数量为金融危机后最高水平,欧洲地区违约率则创2008年以来新高。
不少专家认为,本轮违约周期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这次危机主要波及不受监管的非银行贷款机构和私人信贷投资者。
因为在上次金融危机后,监管部门将大量次级借款人从银行系统驱赶,进入了非银行机构的怀抱。
虽然企业整体状况良好,但那些依赖廉价资金和低利率维系商业模式的公司正在缓慢走向窒碍。
家庭住房贷款违约率虽有小幅上升,但非银行发行的证券化住房贷款的违约率已攀升至历史高位。
2024年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澳储备银行面临服务业巨大成本压力,努力抑制通胀但同时不得不应对工资飙升。3.9%的失业率意味着需要继续加息。
专家警告,全球可能陷入滞胀境地,即通胀高企但经济增长恶化。
此轮周期还未结束,软着陆的前景存疑。新西兰可能是一个警示,其服务业通胀加速导致整体通胀居高不下,央行难以降息。
//
澳就业寒冬加剧 
华人哀嚎找工作难 

近期,澳洲华人社区不断传出寻工作的艰辛声音。
不少人哀叹拥有本土学历和工作经验,甚至持有永久居民身份,但找工作依旧极为艰难。
有人拿到澳洲PR后连续投递一个月的简历都无人问津;有人作为工科博士毕业生在澳洲苦找7个多月未果;也有手握本土学位和大厂背景者求职HR工作屡屡落空。
许多刚毕业的学生连兼职岗位都难寻,令不少人感叹"石沉大海"。
留学生和新移民面临的就业困境反映出澳洲就业市场的整体低迷。
网民纷纷感慨眼下的"雇主市场",工作机会变少、薪资处于低位水平,就连实习岗位都十分难求。
而就业寒冬并未止步于此。
即便找到工作,员工也随时面临裁员的风险。
继去年裁减数百人之后,负债缠身的维州政府近期再次掀起裁员潮,公务员、医院员工和文体工作者皆可能受到影响。
就在本月,维州政府发言人已经暗示将裁减HealthShare Victoria医疗用品采购部门人手,还有医院内部文件泄露多家乡镇医院将被逼裁员或关停。
事实上,维州财长早在今年初就直言2023年财年预算将"非常非常紧张"。
数据显示,维州政府的债务规模已严重攀升至1355亿澳元,未来五年更将飙升至1780亿澳元的历史新高。
为应对财政困境,政府不得不采取"非常紧缩"的开支削减措施,不仅公共部门面临大规模裁员,拨款支出也将受到严格控制。
从就业寒风遍地、公务员和医院员工处于被裁危机,可以看出澳洲当前的经济就业环境正遭遇重大压力。
一场阵痛预示着政府和民众都将在可预期的未来步入一段极为艰难的时期。
对于以上,你有何看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