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兴杰
近年来,原生家庭是一个在网上被广泛使用,甚至有些滥用的词语。

很多人分享原生家庭的伤害,从最恶劣的家庭暴力,到关爱缺失,再到普通的生活贫困,父母失和,都是原生家庭伤害。甚至父母的全身心呵护,也是一些人的痛苦源头。
我看过一位博主回忆,父母一句话“砸锅卖铁,家里也会供你读书”,使她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寝食难安的内疚,对父母期待的焦虑,这些让她郁郁寡欢,无法与父母轻松自得地相处。
这样声情并茂的叙述,获得了许多人认可。对此,我感到非常诧异。
现实生活中,家庭是多数人的庇护港,父母是可亲近信赖者。而在网络世界的话语里,家不再是家,而是原生家庭,它是很多人的痛苦源头,人生不幸的罪魁祸首。这样严重的指控,问题出在哪呢?
原生家庭理论讲什么

先说原生家庭的理论起源。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不是严格的心理学概念,十多年前它还没火,学术界几乎没有提起。原生家庭更像一堆心理学理论的杂糅,用以应对日益蓬勃的心理咨询需求。
有“依恋理论”:婴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及父母不同反馈的影响;“认知发展理论”,重点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尤其父母)影响。
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谈青少年时期影响人格的因素,父母行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他本人亦被视为原生家庭理论鼻祖。
这些学术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人格,寻找日常情绪痛点的隐秘原因,进而抚慰治愈,调动人的积极能量。
作为这些学术理论的归纳版,原生家庭的说法通俗易懂,它能提醒父母正确地抚养孩子。从这个功能看,原生家庭是很好的议题。
随着该理论广泛传播,原生家庭被极大地简单化、歪曲了。父母行为影响,积极正面部分鲜有人提。父母影响简化成了父母伤害。
透过原生家庭标签,看不到严肃的心理学,而是简单粗暴的控诉。极端反家庭者拿来作理论旗帜,大谈家庭是牢笼、父母皆祸害,充满了错误的内容。
最重要的指控是,父母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使其性格有缺陷,人格不健全,人生的发展受到限碍。
例如父母过分节俭,使自己从小心灵受压抑,长大后或以消费为耻,或报复性消费;父母感情不睦,长大后恐婚恐育。
这些说法非常流行。这些类型和程度的心理创伤,占到了所谓原生家庭问题的主要部分。而恰恰是这些说法,极大滥用和夸大了心理创伤的范畴。
被滥用夸大的心理创伤论

心理创伤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对它的认定,心理学各派一直有分歧,总体来说都很保守、谨慎。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创伤是事件亲历者受到高强度刺激,当时心理功能就遭到了扰乱,持续或永久地产生记忆伤害。
很多记忆片段能持续伤害,这是弗洛伊德认为的重点——就像烈火灼烧有疼痛感,使人本能地回避。
当代家庭生活,除了极少数达到犯罪程度的虐待和性侵,孩子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不愉快,其实谈不上创伤。家庭心理创伤,被严重滥用了。
荣格甚至认为,心理创伤不代表客观现实,它只是记忆的投射。很多童年伤害不会造成心理创伤,而是逐渐遗忘。
人们会筛选某些记忆片段,投射到现实生活,再做出反应。心理创伤的后果未必是痛苦回避,也可能是激发潜能。
电影《沉默的羔羊》里的女探员克拉丽斯,从小失怙家贫,四处漂泊,对周遭事物充满恐惧。
在一个黑夜,克拉丽斯逃出农场。她想救走将被屠杀的羔羊,却未能做到。羔羊凄厉的尖叫在她心头常年萦绕,某种程度上,这算得上心理创伤。
克拉丽斯拼命读书和竞争,希望以自身强大来战胜恐惧。心理创伤未能摧毁脆弱,它也没有让克拉丽斯逃避,或者变得歇斯底里。她的娇小身体里,蕴含着强大的能量。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人童年并不幸福,甚至经历过创伤,不过他们找到了治愈方法,越活越强大。
父母勤劳节俭,有人满怀感激并汲取力量;父母感情不睦,有人发现问题,有能力创造更美好婚姻。
记忆是可塑的,人有自由意志,在原生家庭受的伤害会跟你一辈子,这样的说法站不住脚。
正视父母贡献,承担个人责任

当代多数人分享的原生家庭伤害,在严肃心理学看来,其实不构成心理创伤,它只是一种记忆。
记忆可以筛选和沉淀。一个人接受“父母皆祸害论”,很容易筛选出大量父母过错的记忆。对父母之爱的正面记忆,被有意无意忽略了。
只要不怀有极端的偏见,就不难承认:当代中国多数父母,对孩子怀有爱意,尽力提供良好生活水平,在人生关键阶段给予托举。这些才是孩子命运的主动力,他们的贡献不能被抹杀。
父母没有责任,也无能力给孩子提供完美人生,这是需要正视的事实。代际交流不畅,亲人隔阂矛盾,甚至发生冲突,只要不造成真正的心理创伤,它们并不会决定孩子的幸福能力。
如何评价父母养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取向。
沉迷原生家庭论者,一味抱怨和批判,而不是主动改变。很大的可能性,是他们不愿面对自身问题,将性格暗懦、缺乏改变勇气,统统归罪于父母。
基因对人的性格和人格影响,过去长期被忽略。行为遗传学在发展,基因的影响力得到了更多重视。除此之外,校园、公共环境和偶然事件,这些都不可忽略。
哪一项因素占的比重最大,实在难以定量分析。不过可以确定,父母家庭对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影响,并不像很多人那样言之凿凿地确定。
人有自由意志,能学习、会成长,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他们自己才起决定性作用。把人生不幸归咎于父母家庭,这样的观念该省省了。
最新译作,欢迎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