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张静初很低调的发了一篇小红书《姐姐出发啦!祝我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透露了自己下个月即将去留学的消息。

在接下来的系列vlog中,网友们渐渐看到了一个进入
人生全新阶段
的张静初。

她留学的院校
AFI(美国电影学院),成立于1969年,是一所非盈利性质、重实践的全球顶尖电影学院

开学日
AFI总部位于洛杉矶,

曾连续被 Hollywood Reporter 评为“世界第一的电影学校”。

张静初将在这里的导演系完成两年的进修
看开学日张静初分享的照片,谁能想到,看起来皮肤状态、身姿俱佳的张静初,已经44岁了?
岁月带来的智慧和人生积累,让张静初在新环境中有种处变不惊的松弛感。
可能去年还有人怀疑这姐是不是在“作秀”,看了她近一年的留学流水后,网友们集体改观——
这姐绝对不是来“混文凭,而是正经来体验高强度留子的学习生涯的
要说留学,中国人有自己的“发疯姐”。

没错,此处的姐,指的就是张静初。
看多了吃播、才艺播、装修播、卖货播后,一种少见的直播方式流行起来——
直播写作业

这成为张静初和网友们的全新分享方式。
翻翻这姐的近期直播,3月一共12场,8场都是
无互动主打陪伴
的写作业
直播

4月还没结束,已经留下11场直播写作业的记录。

不得不说,AFI这作业是真的多…
张静初直播记录截图
张静初常常一直播就连续七、八个小时,从白天到黑夜
有时候简单涂了唇彩,有时候干脆素面朝天,一门心思扑在作业上。

有时候一言不发沉浸式认真脸敲键盘画分镜,有时候放点舒缓的背景音乐,间或穿插着吃饭和静坐的休息片段。

同为留学人er,身边课业这么繁重的也算少有。
偶尔,张静初也会向网友简单解释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AFI第一学年每个学生需要创作3部短片。
她不仅要改剧本,做剧本分析,还要做拍摄的平面图,做分镜镜头表,做PPT(视觉参考)…
光画故事板,她就画了30几个小时;平面图做了15个小时;剧本分析做了12、13个小时…
写不完的作业和熬不完的夜,成了组合拳。

加上平时还要去上课,
活脱脱一整个忙到飞起

虽然开启了地狱模式的留学生活,但对张静初来说,这个年龄出来学习是一次相当珍贵的机会。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全部的潜能活出来”、“人的成长可以对抗年龄焦虑。”
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适应很多从前没怎么接触过的作业方法,这个过程中,有焦虑有崩溃,但是“经历崩溃后,会有一种幸福感——
淡淡的疲劳,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安宁,这种感觉刚刚好。”
看了张静初直播写作业,很多网友也开始好奇,这姐之前是怎么申上这所全球top电影院校的?
说起这姐的备考经历,也传奇的很。

决定留学的时候,
距离申请截至只剩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张静初人却还在剧组里

必须先完成拍摄工作,再按部就班准备申学资料。

对抗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即刻行动
2022年10月底,张静初开始备考托福,每晚睡前背200个单词。

只用了26天,张静初以托福100分的成绩成功上岸。
之后就是马不停蹄地准备论文、面试。

2023年3月16日,张静初成功拿到了AFI的录取通知书
备考的那段日子,张静初和所有留学生一样,痛苦和焦虑并存。

但只要想到能挖掘出自己的更多潜力,姐就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这姐真的又真实又酷啊
早些年大部分人知道的张静初,是作为演员身份的张静初。
回想一下,张静初近年来发出的“声响”,大多和娱乐圈的关联小,反而更多关联的是她的日常分享。
在社交媒体上,张静初可以说是养生分享鼻祖
曾风靡一时的青汁,很多人都是从张静初这里学的。
有段时间张静初在社媒打卡自己的青汁抗炎计划,现打的绿油油的浓缩蔬菜汁,张静初一大杯灌下去,一点不带含糊的。
不仅在家要喝,出差进剧组也要喝。

由此带火了青汁,引发网友们纷纷效仿。
这姐的带货能力可见一斑。

25岁那年,张静初成为电影《孔雀》的女主角,开始在影视圈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之后又和成龙等各路大咖合作拍摄《尖峰时刻3》、《门徒》、《唐山大地震》…成为人们眼中的“文艺女神”。
张静初《孔雀》剧照
原本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张静初,可以更上一层楼,却被传黄谣不断,一度压抑受伤到无法专注自身发展。
2011年,张静初停摆了事业,决定去国外进修
为了缓解焦虑和痛苦的情绪,她开始坚持阅读习惯,在纽约的工作室学习舞台表演、喜剧、脱口秀…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
每天学习、静坐,进行力量训练,远离喧嚣的日子里,她重新找回了专注和平和的力量

也正是十多年前那段在纽约的日子,让她和书深深结缘。
除了养生和健康类产品外,如今她的直播间里,最常讲的也是书。
但姐历经世事后的平和不是放过和逃避,去年1月,张静初官宣自己胜诉了

“在经历了十几年被‘造黄谣’和网暴的伤害之后,我终于打了人生中第一场官司。”
虽然维权之路依然艰难,但总算还了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解开了压在她心头十几年的一块巨石。
活在这个处处制造焦虑的时代里,我们常听到活到30岁怎样,35岁又怎样…
好像逢5年,就会有“一道坎”截断我们的生活。
生活可能充满变数,但人的成长是长性的
张静初的经历告诉我们,对抗焦虑的不二法门就是即刻行动。
而想要做出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即使经历过黑暗,有过崩溃和迷茫,总结出经验和方法后,仍然能全身心专注于自身成长
这或许,就是姐的魅力所在吧
 - 近期直播推荐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