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如果喜欢认可今天的文章,那就多分享多转发吧~
今日免费下载:2023股权投资年度白皮书
来源:行业研究报告(ID:report88)
作者:行研君诺诺
这里没有镰刀,只有拥抱。
每天点阅,不迷路。
如果喜欢认可今天的文章,那就多分享多转发吧~
最新观点:关于A股2024年的机会展望2024.2.15
目前休息了。4月又是一季度报披露期,市场由混沌期陷入冰点模式。这周我继续基本是看一季度报告挖潜力了。
这半个月基本是看一季报,微信有小伙伴问,为什么看重一季报,以及怎么通过一季报挖据机会,今天展开聊聊。
4月份同样是一季报预增,为什么有些翻倍了。有些毫无反应?
一季度最不基本面,二季度最基本面,4月份围绕个股业绩炒作,5月份围绕题材业绩炒作。
一般来说业绩线是从清明以后开始的。我们的市场年报的发布规则是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披露,而且年报必须在一季报之前。也就是说年报和一季报必须在4月30日之前披露。如果公司符合预披露条件时,还需要提前给出业绩预告,例如说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比较上升或下降50%以上等等。

有些公司呢,会分别披露年报和一季报,但也有相当多的公司会选则在4月份同时披露正式年报和一季报,所以最密集的披露期就是4月份。

因此,一季度就是业绩的真空期。叠加我们特殊的春节机制和一些重要的会议节点,一季度往往炒的就是条条框框,炒的是今年的一些规划和猜想。这个时间段会更注重于信息驱动和一些条条款款的驱动。

例如今年的新智生产力,从4月份开始,年报和一季报陆陆续续的开始披露业绩主线开始进入市场的关注视野。
4月份的炒作一般是以个股或者小型的支线题材为主。所有的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成之前,市场还没有完整的数据去完成年报数据和一季报数据的对比和梳理,从而得出景气度提升或者困境反转的结论。所以在五一之前往往炒作业绩就是围绕个股这小的支线题材展开。
同样是预增,为什么有的标的预增了30倍,却只有一点点象征性的反弹?而有的标的只预增了四倍,却用一周的时间股价就翻倍了?
那我们就要先区分一季报预增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去年基数特别小,起点低,所以不能单纯的看增加的幅度,得看看之前是什么情况,例如前几年增长以亿为单位,去年只有一百w,今年只有两千w。那么即便是今年增加了很大的幅度,也仅仅说明了这个是在恢复的过程中。这样的数字一般来说意义不是特别大,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动静。而如果他前几年都是亏损的,去年有了一百多,今年有了两千多,那就另当别论了。可能是业绩反转的拐点
第二种:财报里面会有些一次性的收入。例如说卖掉了股权了,卖了地了,卖了房子了,又或者说收到了一些补贴,那么这种一次性收入呢?是不可持续的,自然对股价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种:第二增长曲线得到了确认。例如某个公司是做靶材的,后面去搞了半导体设备的精密件,那么在财报中半导体设备精密件的这些净利润得到确认。那么这样的业绩增长,即便是数字不太亮眼,但是因为采中的某些当下的风口,第二增长曲线被市场认可,股价翻个倍也是常有的。
第四种:产品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了供需不平衡,导致持续性的涨价。又或者产品因为某些原因有了一个爆发式的需求增长。例如疫情的口罩,消毒水这种,那么这种标的配合上一季报,往往会出现股价的暴涨。
当然,也不是说符合以上几种条件的一季报就必然会大涨,这个还跟个股所处的位置有关系。有时候高位时,这个业绩的预期早就已经反映在股价里面了,所以就是兑现了。
因此一季报漂亮标的能够涨到什么时候,又怎么选股?
第一个:看一季度增长的原因,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如果是可以持续的,那么炒作就还将继续。如果是短暂的,那么大概率到五一之前炒作就会结束,而五一之后就是真正开始以题材为主的业绩炒作了。
第二个:看股价本身有没有提前透支掉这个业绩。
低位多看逻辑,高位就多看情绪。
当时间进入到5月份,业绩炒作就和4月份不一样了。
等到4月30日完整的年报和一季报数据披露以后,小长假里面机构个人通常都会加班加点去进行统计和梳理。得出今年度高而估值相对还没有体现的行业题材,或者最有可能出现困境反转的行业题材。等到五一黄金周归来,市场就会逐渐将业绩炒作从点向面转变,从围绕个股支线题材转而开始围绕行业板块去进行操作。
那么从今年的一季报前瞻来看,外需方向也就是我一直说的出海,很可能是一季报甚至是今年的一个重要的景气度线索。
阅读说明:合规需要,去年2022年开始以后只聊板块,市场,并且也要对投资人负责保护投资人权益,公开场合不能聊个股啦。
 关于A股,在微信朋友圈我也会不定期发些投资市场碎片化的关键内容,需要了解的,可以加我个人微信号:nuonuo8886661214 (仅此一个微信号,其他的都是假冒~)
行业研究和行研学社公众号主要针对市场,政策,宏观,投资体系不定期写点东西。诺诺有约公众号主要汇总下操作思路,汇总和跟踪行业研究,行研学社公众号的文章内容。
期待欢迎小伙伴跟我多交流~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END——
【PS:点击详情可查看内容】
点击微信小程序👉:"报告搜一搜";免费下载各行业研究报告pdf和word、可视数据、学习资料。提供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行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