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豆瓣小组“我发现个规律
由豆瓣用户@孔迎  授权发布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今晚跟我朋友的聊天,她说“普通人的试错成本太大了”,听到这里时,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活得焦虑、内卷又疲惫。
因为我听到了一个很经典的词:试错成本
这个词,很经济学,而经济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资源有限
也就是说,用上这个词时,往往是在讲“有限”的世界,玩着“有限”的游戏
考研考公考编,是“有限”的游戏,名额是有限的,在这场游戏中,上岸的只有那么几个,剩下的除了当炮灰,别无他途。
在市场上竞争,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和歧视,年龄、性别、工作经验,很多时候,也是“有限”的游戏。
参与有限游戏,很难不产生匮乏感。
与之相对的,我最近在互联网上爱看的博主,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兴高采烈地以文字或视频形式分享自己星辰大海的商业计划,不管是哪种形式,我看到的时候,眼前好像都会出现一个很鲜活、能量满满的人,激动得面红耳赤、手舞足蹈,跟我说着ta一片光明的未来,隔着屏幕仿佛都能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的劲儿;
还有一类,表现上没有那么兴奋,可能没有那么多、那么大的商业计划,但是却几乎不焦虑,活得很放松,平静又大胆地体验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一生,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自己通过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挣到一点点钱,就放松大胆地出国游了。
互联网嘛,存在的大多是负能量,看多了感觉自己的能量都被吸干。
但这两类人,不夸张地说,简直是我焦虑、内耗、内卷、疲惫的学牲社畜生活里的一束光。
她们的存在让我即使只是隔着网线旁观,也被深深感染到,开始觉得我的生活也很美好、很有希望起来。
在今晚的思考中,我忽然get了这两类人的共同特征:没参与“有限游戏”,没有匮乏感。
她们认为世界是广阔的、有很多出路和机会的,她们面对的是“无限”的世界,所以她们心理上是丰盛的,没有匮乏感。
同样是面对无限世界,没有匮乏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面对满地的金钱,有的人的反应是“这么多钱在面前,我当然要努力捡钱”,于是表现为“高能量”型人;
而有的人的反应则是“既然这么多钱,反正饿不死,那我就去过我想要的人生”,于是表现为“松弛感”型人。
再深入思考,她们既然没有去考研考公考编,没有卷进有限游戏,那么她们在做什么呢?还有什么共同点呢?
是像大家一般揣测的那样,她们家境都很好、个人能力都很强吗?
好像也未必, 很多时候,她们的家境也很普通。
我灵光一闪,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她们在好好地做自己。
共同点是:她们在好好地做自己。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王尔德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做自己当然会独一无二,而如果回到经济学的角度,回到有限游戏,这种独一无二,叫做“稀缺性”。
有句古话相信大家都听过,“物以稀为贵”
当她们好好地做自己,开发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当然更不必卷入有限游戏中。
所以会不会是这样的:
由于她们跳出了有限游戏,没有匮乏感地去做自己,去面对无限的世界,反而真的获得了无限世界的奖励——无限世界变成了她的现实。
----
评论区的uu补充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很高质量,谢谢大家的各种视角和观点。
一个人并非真空地活着,其心态必然由内外因交互作用而形成,这是个很复杂的影响过程。我这篇这么写一是因为写的时候原本没想写这么深,也没想过要分析得面面俱到,二是因为觉得现在普遍强调外因(家境好),所以有意平衡下,希望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个人身上,看看个体的闪光点和对我们的启发(个人认为,“她心态好是因为家境好”很难对我们有启发,反而会加重负能量。)
 豆友评论 
@momo
人生真是一场修行。从小接受的教育很难松弛,希望自己可以从多个视角去看待生活。
@玩一天
吃汉堡游戏中,每个人都能吃到汉堡。只不过有人把拿名次当做目标。
@閪。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