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分享一段今晚读书的片段,感触良多,毛主席当年对干部队伍的管理,无人能及。来源于薄一波同志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文末有此书的链接。

摘录如下:
这十年(1956至1966),在党的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党的各级领导人保持普通劳动者面貌,党员和群众同甘共苦,是纠正错误、战胜困难的重要一环。
1962年5月11日,少奇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当时的形势时说:“从经济上来看,总的说不是大好形势,而是一种困难的形势。”但是,“政治形势是好的”。“这就是说,党是团结的,人民是团结的”。这个估计是符合实际的。
60年代初期,我国在经济上所遇到的困难,是今天的年轻人所想象不到的。但是,那时社会却比较安定,比较团结,党风和社会风气都比较好。尽管我们党的工作发生了那么大的失误,给群众带来了那么大的痛苦,但群众仍然把克服困难、争取好转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我们党的身上。
党要求群众配合的事,号令一出,仍然同过去一样,齐心协力,尽力完成。1961、1962年内精减1000多万职工、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顺利实现,就是人们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党的身上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这样的人民多么好啊!
1981年小平同志在回顾这十年的情况时指出:“那个时候,党和群众心连心,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比较高,社会风尚好,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作。所以,尽管遇到困难,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渡过。”(《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2页)党和群众心连心,社会比较安定团结,这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最主要的区别,这里,在党的建设方面,肯定有些好的东西值得我们挖掘和总结。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党的各级领导人以普通劳动者面貌在群众中出现,党员和群众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1957年的整风,因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的消极影响联在一起,其积极方面就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了。我认为,它的积极方面主要是,比较有效地反了一下当时已经出现的那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做官当老爷的态度,那种官、暮、骄、娇之气。
在整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制度;种试验田的制度;将军当兵的制度;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制度;领导干部除年老和生病的以外,每年一定要抽出几个月轮流离开办公室,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的制度;以及后来的蹲点制度等。这些制度虽然并不都适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执行中也发生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确实密切了党群关系,密切了干部和群众的联系。
把按劳分配体现的平等权利当作资产阶级性质的东西加以批判,那是不妥当的,但是,当时毛主席提倡发扬战争年代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号召各级领导干部以普通劳动者面貌在群众中出现,以平等的态度对人等,却很受群众欢迎。那时,包括中央领导人在内,各级领导人确实经常同群众在一起。许多同志也对自己能以普通劳动者面貌在群众中出现引以为荣。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干部的要求是很严的。1959年初发现部分干部有多吃多占等特殊化作风,就把特殊化作风列为“五风”之一加以批判和纠正。三年困难时期,发现商品走后门严重,就严厉地提出禁止用国家商品谋取个人私利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具体规定。颁布《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反映对工作人员的思想行为准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这个时期涌现的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等先进典型,更为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样板。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那个时期,我们党的党风虽然存在着带有那个时期特征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离开实事求是原则,我将在下文阐明),但是,共产党不谋私利,广大党员和干部同群众同甘共苦,风里来,雨里去,这是群众看得见的。现在群众最痛恨的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在那个时候是比较少的。大批党员和干部,能发扬党的好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群众同甘共苦,犯了错误,又能切实改正,这是60年代初期我们党能经受严重困难考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个经验我认为是很宝贵的,值得史学家们系统地加以总结,把它继承下来、发扬下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