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贝小戎
前几天,一家英国杂志说,00后们比他们的前辈更有钱、更健康、更有文化,许多人觉得这明显不符合事实。但你瞧瞧年轻人在玩什么——各种20分钟效应:在公园里呆20分钟、逛20分钟菜市场、露天吃20分钟午餐,或者打扫房间20分钟,就可以让你忘掉所有的烦恼、精神焕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背后的科学依据并不新鲜:2021年,BBC科学节目主持人迈克尔·莫斯利医生说,只要每周去大自然、绿地中待两个小时,就能让你的健康受益,而且,这种“正能量”能持续一个月。
因为绿色空间可以对人体免疫系统起到镇静作用。居住的环境越绿,罹患焦虑和抑郁症的人比例越低。每周亲近大自然2个小时以上对健康有显著的好处,不需做什么,只要在那里漫步、放松、嗅一嗅大自然的芬芳、听一听潺潺的溪水和鸟儿歌唱就行。
凪的新生活》剧照
《自然》杂志的作家理查德·梅比患有抑郁症,他从大自然中找到了养料。他说:“你可以盯着一片盐沼看10分钟,10分钟后,它会和之前完全不同。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理解它成为一个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美国作家戴安娜·阿克曼说:“在大自然中嬉戏不但能使你重振精神,而且能强化你的洞察力。“儿童与自然网络”主席理查德·洛夫说,为治疗儿童的自然缺失失调症,应该给他们多服用维生素N——N代表自然(nature)。他说:“想让你的孩子进哈佛大学是吗?叫他们走到房子外面去。”
倡导20分钟效应的科学家好像接受了上帝的派遣,上帝发现他们的子民过得不快乐,让科学家好好想办法。他们就跟大众讨价还价:你每天能不能放轻松半个小时?不能?20分钟行吗?不能再少了。大众想,20分钟可以。
但是真要来个20分钟效应,花的时间远远不止20分钟,去公园,路上要花时间吧?还要准备点喝的吧?要把其他事情都安排好吧?
《小森林》剧照
20分钟效应的说法也非常功利,告诉你,用20分钟的放空时间,可以换来更多高效的工作时间。英国科普作家奥利弗·伯克曼说,休闲本身不那么休闲了,变成了待办清单上的又一项任务。你把这20分钟排在哪里?
所以不如换一种方法,在做事情的时候想象自己在干别的,关键是你的心态是在工作还是在玩耍。园丁整天在大自然中,但并不感到轻松。你在办公室,可以想象自己在演戏,在假装是别人……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万物皆奇迹》一书中,为了接触自然,不是非得费时费力地去什么名山大川。“如果你是一个对自然兴趣淡薄的家长,你还是可以为孩子做很多,不论你身在何处,所拥丰寡,你都可以陪孩子观赏天空,朝晖夕阴,云兴霞落,星河璀璨。你们可以听林莽之风深沉庄严,檐下之风嘤咛唱和,心随风远,如得解脱。你可以任雨点滴落脸颊,想象它们每一滴都经历千山万水,从遥远的海中蒸腾而上,在空中飘行千里,最后落向大地,落向你。即使你一直居于都市,你也可以在公园或高球场里看见迁飞的鸟群,四季的更替。甚至在厨房窗下的一撮尘土里看见种子的萌芽,和孩子一起沉思其中的神奇。”
《只想住在吉祥寺吗》剧照
20分钟效应的精髓是“变换情景和风景”——移到不同的地方,甚至是户外,做不同的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作家不写书是休息,普通人写作是休息;司机不开车是休息,白领下班开车时可以算是休息;保姆不带孩子是休息,在路上逗逗别人家的孩子算休息。
休息时,停下自己熟悉的、重复性的事情,让思绪游移,在时间上解脱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过去中学习,并为未来做计划。
《深度休息》一书中说:休息的时间并不一定要很长才有效果。短暂休息可能就是简单地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闭上眼睛休息几秒钟,或者停下来跟同事开开玩笑,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只是凝视窗外。除工作和家务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视为短暂休息。
奥登说,为了养家糊口而被迫从事一份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这样人的是苦力。与做苦力相对的是玩游戏。介于苦活和游戏之间的是工作,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还比较感兴趣。
《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剧照
对大部分人来说,成天玩几乎不可能,就只能把苦力化为工作。“你究竟是在工作还是做苦力,并不取决于这个活本身,而是取决于干活者的兴趣。一个花匠或鞋匠可以是工作者,而一个银行职员却可能是苦力。一个人究竟是工作者还是苦力,要看他对待闲暇的态度。工作者休息是为了有效地工作,因而他们往往工作起来就顾不上休息,往往死于冠心病并且会忘记妻子的生日。而对一个苦力来说,闲暇意味着要摆脱强迫劳动,所以空闲越多越好。”
你或许经常觉得,自己在一天甚至一周、一个月,什么也没做就过去了,这多半是不可能的,人只要活着,每天免不了要做很多事,要吃、要购物、要洗衣服、要照顾老人孩子。所谓什么也没做,大概是没能做自己乐意做的、主动想做的事情。偶尔无所事事不需要有负罪感,加缪说,“闲散只对平庸的人来说才是致命的。”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