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ciyu
极简,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赏新晴朗读音频
扎克伯格每天早上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今天要做的,是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就会全力以赴去完成今天的任务。
扎克伯格的这个行为习惯,让我感触良多。
坑踩多了,苦吃够了,才渐渐地开窍:会赚钱的人,都调整成了极简模式。
01
目标极简
1889年,法国商人爱德华创办了一家轮胎作坊。
在他呕心沥血地经营下,小作坊发展得有声有色。
因为规模越来越大,爱德华便想布局更多的业务。
当时海上航运发达,他马上成立了一家造船厂。
之后,他听别人说酿酒业很有发展前景,又赶紧开了一家酿酒公司。
他以为抓住每一个风口,事业会蒸蒸日上。
没过多久,他名下所有的公司业务就开始亏损,甚至连赖以生存的轮胎企业,也面临经济危机。
对此,爱德华百思不解。
有一天,他来到一座葡萄园考察,看到农户们把一些青葡萄摘下来扔掉。
他觉得很可惜,于是问道:这些葡萄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摘下来扔掉呢?
农户们回答说:“不摘掉部分葡萄,所有葡萄会相互抢夺养分。只有摘掉一些,才能让剩下的葡萄吸收更多的养分,从而生长得更好。”
听完这番解释,爱德华恍然大悟:这和我赚钱是一个道理呀,我总以为目标业务越多,就做得越成功,结果过多的业务反而分散了我的精力,最后什么也没做好。
之后的半年内,爱德华先后停掉了造船厂、酿酒厂等业务,全力投入轮胎生产领域。
他所创建的这家轮胎企业,被誉为“全球轮胎科技的领导者”——米其林公司。
人往往成于一,而败于二三。
无论哪一行,坐这山,望那山,终将一无所成。
我们心有定力,深耕细作于一个领域,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哈佛大学曾对毕业生做过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换过方向但并不频繁的人,成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
那些没有目标,频繁转换方向的人,生活困顿,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专一者出众,分心者出局。
你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不如把一件事做到1%。
始终坚守人生主航道,不为两岸风景迷乱眼,我们才能抵达目标。 
02
社交极简
踏入职场后,我就常被劝告: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多一份交情就多一份保障。
因此我也努力着经营好各种关系。
闲暇无事时,我殷勤地约着酒局,搜肠刮肚地说好话。
逢年过节时,我心里盘算着送礼名单。
结果呢?
想让人帮忙牵头一个项目,别人问:你是谁?
想找人咨询一下相关行业问题,对方直接拉黑你。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所谓人脉不是靠几句奉承的话、几顿饭局就可以建立的。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关系远近,感情深疏,在于你的价值有几斤几两。
陈立飞在《个体崛起》中,分享了他和李笑来相识的过程。
陈立飞刚开始做公众号时,想认识一下李笑来。
当时,陈立飞只有一两万的粉丝,而李笑来不仅是粉丝百万的大V,又是著名投资人。
结局可想而知,陈立飞碰了一鼻子灰。
这件事之后,陈立飞不再执着于认识那些大咖,也不再急于混进更高端的圈子。
他一个人默默地学习,专注于深耕内容,坚持更新文章。
当陈立飞粉丝量达到100万,再次联系李笑来时就得到了答复:来北京联系我。
最终,陈立飞如愿以偿见到了李笑来,而李笑来也向身边的朋友大力推荐陈立飞。
陈立飞的事业也迎来了腾飞。
移动支付公司Ping++的CEO金亦冶说过:社交不是一种刚需,孤独才是。
本事在前,人脉在后。
平庸的人喜欢往人群里钻,能成事的人会先关上门修炼自己。
能挣多少钱,往往不在于你认识多少人,在于你的价值是多少。
03
情绪极简
有一年,巴菲特犯下严重错误,创下了他担任总裁以来的最低营收。
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上,巴菲特自我反省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时,我却陷入了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决策失误”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里,保持情绪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无论是受了委屈,还是遭到了挫折,如果只顾着与情绪做纠缠,事情容易偏离自己的掌控。
一个人如果不能摆脱情绪的枷锁,就难以把财富装进口袋里。
知乎博主@陌闲说过他朋友小林的经历。
小林自打毕业后,换了好几份工作,兜里没攒下什么钱。
症结在于他情绪垃圾太多。
在广告公司上班,一个客户嫌他方案没有水平,他一怒之下怼了几句,就被公司炒鱿鱼了。
送外卖时,又因为各种原因跟顾客吵架被投诉,每月都要被扣钱。
他寻思打工没有出路,就开始创业。
先是搞社区团购,因为繁琐事太多,他每天处于焦虑中。
后来又试水抖音,一开始每天坚持更新视频,但是点击量和粉丝都不见涨,极度沮丧的他就半途而废了。
每做一事,每干一行,他最终都陷在情绪的泥淖里。
直到如今,他仍一事无成。
赚钱的道路上,委屈常有,失意常在。
一味地跟情绪较劲,就没法专注于挣钱。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以理性克制著称,他表示:工作中专注且高效的状态,是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
极简情绪,是我们要修炼的基本功。
那些真正能赚到钱的人,都只带脑子,不带情绪。
04
精力极简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不管出入什么场合,永远都穿着灰色或蓝色的西装。
360创始人周鸿祎十年如一日穿红色衣服。
问他们原因,他们都回答过类似的观点我不想在穿什么上做选择,我要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震惊学界。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每做一件事、每做一次选择,就会损耗一点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功能就会下降。
生活中看似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闲事,不管是打一把游戏,还是刷一部短剧,心理能量都会有所损耗。
如果心力被牵扯过多,久而久之,我们就无法专注在有价值的事上了。
吴军博士讲过一个故事:
A女孩、B女孩想要出国深造,来找吴军咨询。
吴军告诉她们,出国容易,但是需要先把托福考过了。
A女孩在一个单位上班,平时在单位打打杂,没有什么重要的任务。
但是她的生活比较丰富,上班做杂事,下班之后,忙着聚会,忙着医美,忙着美甲。
几个月过去了,英语水平没有任何进步,出国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她在单位里依然是混日子,工作毫无起色。
B女孩在一家医院当护士。
为了出国,她把所有交际娱乐一律取消,非必要的工作也全部推了出去。
将剩余时间全部用在背单词、学英语上,后来她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
再后来,她进入一家全球500强的医疗公司的管理层。
人的精力,过用则竭。
我们追逐八卦热点,一刷好几个小时,哪里还有精力干好工作。
今晚约喝酒,明晚去逛街,一门心思在玩乐上,又怎能沉下心去提升自己。
学会管理好精力,不迷失于享乐、不沉沦于欲望,埋头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命运最后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减法》中说:“从出类拔萃到万里挑一确实很难,领先于95%的人却相对容易,这并不需要你拼命,相反,你只需要做好减法。”
无论是人生,还是搞钱,都需要剔除不重要的东西。
极简,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当你只专注于成长与赚钱,你离钱就近了。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