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类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工业革命以来知识大爆炸,但随着圆圈的扩大,人类未解之谜越来越多。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在世界各地,都有古人类考古发现,例如在大陆就发现过北京山顶洞人、元谋人、蓝天人等。在智人成为顶端物种之前,古人类就已经成为优势物种,智人并非凭空崛起,而是站在众多古人类的肩膀上,成为最后的优胜者。
由于在世界各地,均有古人类发现,于是一些人类学家认为,各地的人种是独立起源的,黑人、白人、黄种人源自不同的古人类,但这种观点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而被证伪。DNA检测表明,天下智人是一家,不是500年而是5万年前。黑人、白人、黄种人均源自5-6万年前走出非洲的一支智人,黑白黄种人分离不过2-3万年,全球人类未出现生殖隔离就是这支智人人种分化不远的证据之一。
人类为何起源于非洲?而又一再走出非洲。这得从大历史角度考虑。就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太阳围绕银河核心周转的过程中,同样形成大四季,出现过冰河世纪,甚至是极端的冰封星球,地球变成雪球世界,物种大灭绝。
地球位于银河系的偏远地区,绕银心一圈大约需要2.6亿年,而银河系也在向着巨引源的放心运动,这中间对地球的环境和气候有什么影响未知,但地球上数亿年出现一次的生物大灭绝和雪球状态,应该与太阳围绕银心运动相关。2.6亿年一次的大四季轮回,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以想象力天马行空而知名的庄子也只能想象出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地球大四季以八千万年为春、以八千万年为秋已经超出人类的想象之外。智人这个物种追溯到古人类阶段也才200余万年历史,真正崛起淘汰其他古人类不过5-6万年左右。
庄子在文章中嘲笑夏虫不可以语冰、三季人,其实一个人短短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跟朝生暮死的蚍蜉又有什么区别呢?
智人是如何淘汰掉其他古人类、为何要屡次走出非洲?考古发现,走出非洲至少有三次,只有最后一次智人获得了成功,前面两次古人类其中一支是大名鼎鼎的尼安德特人,均未幸存下来,而是被淘汰了。
进化论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的竞争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竞争,例如狮群之间的战争,胜者获得地盘和繁衍后代的权利,败者扫地出门。
另一种是天择,也可以说是天选或者类似宗教中的审判日的概念。天灾形成生物大灭绝,熬过去灾难的物种成为天选者,获得发展的空间和优势生态位。这就是“灾难进化说”,承平时期物种变化是很小的,只有灾难才会促进大进化,所以地球每一次大灾难物种大灭绝之后,都出现了生命大爆发,生命进化前进了一大步,可谓是不破不立,大破之后才有大立。
2
对于人类和物种影响最大的是冰川期。从地球的历史来看,可以分为三类:小冰河期、冰川期、大冰川期。
小冰河期地球的平均温度下降2摄氏度左右,南方地区出现严寒天气。不要小看温度下降2摄氏度,对于农业和游牧业社会是相当致命的气候变迁。大明的灭亡,固然有崇祯不谙世事乱作为所致,有人祸也有天灾的因素。崇祯时期,大陆地区进入小冰河期,平均气温下降2摄氏度左右,这导致关外出现雪灾牧民难以生存,女真趁势崛起率领游牧民族入关打草谷谋生;关内的陕西、河南地区连年低温大旱,农作物颗粒无收形成大饥荒以至流民四起,高闯王、李闯王、曹操、八大王张献忠……流民一波接一波,就像韭菜一般割又生,明军疲于奔命,最终在内外的夹击下而亡。
明军孙传庭部一度擒杀高闯王,打得李自成只剩下18骑逃入陕西河南交界的商洛山区,但河南地区连年大旱,使得李自成得以卷土重来,数年之内聚集百万之众攻陷开封。孙传庭在崇祯的严词斥责下,从关中出发深入绝地与李自成明军决战,结果中了李自成诱敌深入之计,待孙传庭部深入河南不毛之地后,以骑兵绕后断其粮道,孙传庭部大溃。自从松山之战后洪承畴兵变被俘,明庭就只剩下孙传庭部最后一付家当。孙传庭失陷潼关,明史曰:传庭死而大明亡矣。神仙也救不了。
在孙传庭跟李自成决战之前,河南一直大旱,赤地千里,孙传庭部在河南得不到任何粮草补给,甚至连骡马饮水都困难,但孙传庭败退后,河南天降大雨,旱情得到缓解。可能是天要灭亡大明吧,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在历史的伟力面前,不要将什么人定胜天,只能顺势而为。
大冰川期则是冰封星球的雪球期,地球为厚厚的冰雪覆盖,从太空看上去不再是蓝星而是一颗洁白的雪球,陆地生物迎来灭顶之灾,只有海洋中冰川之下靠近赤道和海底火山地区可能有少数浮游生物和鱼类幸存。这类大冰川期以数亿年为单位轮回,而整个灵长类生物在恐龙失去顶端物种优势崛起之后也不过4000万年,人科生物不过200万年,根本没有体验过大冰川期和雪球时代,无法想象。
3
对于智人影响最大的是冰川期,大约以十万年为周期进行轮回。冰川期到来气温骤降,平均温度下降有十多度到几十度,高纬度地区被冰雪所覆盖,大概类似科幻片《后天》中的场景。在上一次冰川期,纽约地区的冰川可以达到数百米厚,这对于原始人类而言是致命的威胁。非洲由于气温高,东非大裂谷地区成为古人类天然的避难所,其他地区的古人类都难以抗拒天灾而灭亡,唯有在非洲的智人熬过天灾而迎来了大发展期。
冰川期也分几个阶段,对于生物而言,最难熬最致命的阶段是冰川期到来的初期,急剧变迁期。气温骤降,大量动植物死亡,哪怕在灾难中幸存下来,也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和御寒物资,最终大量的古人类熬不过凛冬而灭亡。
第二个阶段是平静期,虽然依然是冬天气温很低,但气候不再剧烈变迁,有时候还会出现暖日。生物圈开始恢复元气,动植物繁衍,数量缓慢增长。在非洲地区幸存下来的智人开始走出非洲,通过中东地区向欧洲亚洲扩张。由于冰川期到来海平面下降,在白令海峡地区出现陆桥,智人从西伯利亚通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这就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来历。
第三个阶段是融冰期,气温回暖,冰川融化,冰川期结束。冰川期结束之后,对生物是利好,但在冰川融化的过程中,原有生活环境出现巨变,对于智人而言,同样是巨大的灾难。
最近一次冰川期融化,大约发生在距今900011000年左右,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白令地峡变成白令海峡,印第安人跟诸大陆交流中断,以至于发展远远落后主大陆。在地理大发现跟印第安部落接触后,印第安文明甚至尚未进入青铜器时代,还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比起殷商都要落后,基本上保持在交流中断前的水平,成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想知道史前人类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看看印第安部落和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就可以了解。
4
所有的文明都有大洪水的记载,这其实就是最近一次冰川期结束冰川融化形成洪水流传下来的记忆。
《圣经》中记载的大洪水其实起源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伊拉克)的传说。在距今近3000年的泥板书中用楔形文字记载了一个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被认为是圣经中大洪水传说的源头。这部泥板书记载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史诗中把文明分为大洪水之前和大洪水之后,这说明在万余年前,冰川尚未融化之时,两河地区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并不为奇,智人走出非洲在5-6万前,到冰川融化大洪水时期,已经发展了3-4万年,诞生文明是很正常的。
在东亚,洪水滔天同样是西南少数民族、汉族和东南亚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记忆,是历史的开端,大洪水之前的历史已不可考,哪怕在传说中都没有留下印记。
女娲补天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开端,这同样是冰川期融化所导致的大洪水。女娲补天的大洪水和大禹治水不是一个数量级,大禹治水发生在炎黄部落联盟的末期,仅在中原地区流传,周边的少数民族没有类似的传说,可能是河南地区在四千年前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内涝,是区域性洪水而非像冰川融化一般影响全球,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记忆。
由于全球人类5万年前是一家,所以流传各地的史前文明大体是相似的、类同的,印第安人用人祭、殷商人用人祭、古地中海一带同样用人祭,《圣经》中就记载,上帝考验亚伯拉罕要他用最爱的儿子以撒作为祭品,亚伯拉罕把以撒带到了山上准备祭祀,虽然最后使者出现阻止了他,亚伯拉罕通过了考验。从中可见把人作为祭品祭天是当时普遍流传的文明,而且祭品的身份越高贵,越会得到神的青睐。像殷商甲骨文就记载,商人常常把敌国的国王、酋长作为祭品献给神,用来讨好神灵,周文王和他的长子伯邑考可能就是牺牲品之一。
语言学也发现各大古语是相通的,有很多一致的发音。《圣经》中记载的巴别塔的故事虽然是寓言,但可能也反映了事情:上古时期人类是同一个文明,大洪水之后,各文明分割开来独立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和文明。
随着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天堑变通途,地球进入地球村时代,各地多样化的文明将互相融合再次归于一,同一个星球,同一个文明。
PS:可能只有进历史才是安全的,不会被喝茶。准备写一个系列,下一篇讲中华文明的源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一个符合历史记载、考古研究和逻辑学的结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