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CEOBIZ
来源:珊爸超级爱学习

前几天说了一下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了,今天继续聊聊这个话题——为什么原来的鸡娃模式难以为继,是因为过去几代人“加杠杆”鸡娃,而最近很大一部分都“破产”了。
买过房的人对“加杠杆”都不陌生。传统说的加杠杆,不管是从银行借钱还是从亲戚朋友那借钱,本质都是调用了超过自己目前能力的资产去投资。
加杠杆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这单投资之后能赚,不管是杠杆炒股还是按揭买房都一样。否则的话,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就好了。所以,所有加杠杆的行为,多少都带有“赌”的性质。
当下的环境让大部分人都接受了一次“投资者教育”,明白所有投资都有成功和失败的可能。以前只有炒股炒期货的人才体会到加杠杆破产的滋味,现在买房的普通老百姓也感受到了,加了杠杆后亏起来那个叫惊心动魄,一年能亏掉十年收入。
实际上,过去几十年直到现在,很多家庭都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加杠杆”,很可能就有现在读文章的你。不信你往下看。
几十年前,中国还是普遍一穷二白的时候,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读书不仅要学费、书本费,还要浪费一个劳动力。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视教育的基因,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拼了命也要投入。所以当时很常见的一个模式就是几个孩子里只供学习最好的那个读下去,例如哥哥读书,弟弟妹妹辍学回家帮忙,或者哥哥姐姐外出打工给弟弟攒学费。
想想看,在大部分家庭都被温饱线上的经济窘迫困住无法支持孩子读书的年代,倾全家之力、牺牲另外几个孩子的机会去成全其中一个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典型的加杠杆?是不是也是一种赌博?
但是这种赌博式的加杠杆教育,在当年屡屡建功。考上大学、顺利到城市安顿下来的孩子,就能把父母接到城里,或者在收入上大大支援家庭,甚至还有当上领导后把兄弟姐妹七姑八姨都安排到好单位的。
到了我这一代人,义务教育是比较普及了,但花大价钱、大精力在鸡娃上的家庭还是少数。
以我自己为例,小学阶段平日由母亲给我辅导奥数,周末去市里的公办奥数机构上课。在大部分孩子放学快速做完作业,剩下就是到处疯跑疯玩的年代,我每周比别人多花至少10个小时在学奥数上。
可想而知,当年的我轻松卷赢别人一条街,从本地最好的中学保送上了清华。
我们大部分读者都是教育背景很好的人,不信自己回想一下,虽然可能有“被逼”有自觉,但一定都是当年在学习上比身边的人多花了无数个小时、多刷好多张卷子好多本书的人。
结果呢,同辈之中,考上名牌大学的人,赶上互联网公司崛起、赶上金融和地产大发展、赶上央企国企收入大涨,现在普遍占据各大公司中高层的位置,早早进入小康。当年卷赢别人的结果,是在社会财富暴涨时分到最大一杯羹。
代价是,别人一天学8小时的时候,我学10小时、12小时甚至16小时。别人上街打游戏机、看漫画、互相串门的时候,我埋头在课室默默看书刷题。苦不苦?你说完全不苦肯定是假的。
但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图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说不是真的人上人,但至少成年以后可以比别人干得轻松一点、地位高一点、收入多一点。
这种小时候透支自由时间,为了成年后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也是一种“加杠杆”,加的是时间分配的杠杆。把儿时的“享受”投资进去,期待成年后加倍“享受”回来。
所以说,过去几十年里,不管哪个年代,要在教育上出人头地,秘诀之一就是“加杠杆”。要么在金钱上、要么在时间上、要么两者都加。
“加杠杆”首先是为了卷赢别人。
就像在赌桌上,本来大家筹码一样,你加了杠杆就能成庄家,最后通杀对手连本带利赢回来。
但“加杠杆”更重要的背景是社会财富暴涨。
30年增加40倍的GDP,70年增长300倍的居民总财富,这是一个谁跑得快谁就抢得多的年代。无论是在做生意办企业上加杠杆,还是在学习教育上加杠杆,大部分人都赢了。今天多投入一倍,明天可能多赚三倍五倍。
但是跑马圈钱的时代过去了。很多加杠杆鸡娃的家庭,都“破产”了。
这个破产不是指财务破产。如果加杠杆进行投资,但投资的价值不涨,就会导致亏损或者破产。当下的鸡娃行为,就面临这样的破产。
首先表现在鸡出来的孩子,在就业时找不到好工作,收入回报低。花过百万出国留学的孩子,回来只能找到6、7000的工作;好不容易鸡出一个“全村的希望”读完大学的孩子,毕业干起了外卖骑手。这是近三五年比比皆是的案例,而且愈发严重。
收入不高、地位不高,那儿童时代牺牲所有课余时间去学习的这批孩子,成年后自然没法过上想象中的“享受人生”。
丧文化有这么一句俗语:
今天少吃一分苦,以后多吃十分苦;
今天多吃一分苦,以后加起来吃十一分苦。
虽说是玩笑,但真实反映了小时候已经没什么快乐的一群人,长大后对继续吃苦的生活表示不理解。
所有加的杠杆都有成本,都要付利息。借的金钱要付财务上的利息,但有时候加时间的杠杆,利息更高。
根据统计,2023年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抑郁症检出率高达16.5%和26.8%,这和学习时间的过量投入不无关系。
2022年,西安一位父母都是农民的在读博士在毕业前夕从17楼跳下结束生命,原因据传是被导师压榨,被威胁不让毕业。
整个家族唯一的大学生、学习期间承受的财务和精神双重压力,可以说是把财务杠杆和生命杠杆给加满了。这样的结局,不就是一场极致的可悲的破产事件吗。
命运早已对所有的馈赠暗中标上了价码,但不表示付出价码就一定能收到馈赠——命运说,隔壁小张付得更高,我给他了。
我自己就是一个加满杠杆鸡出来的代表作。如果我的道路可以复制,我会狠下心来继续按这条路去鸡我的女儿。
但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了,传统追求高考高分、追求名校学历的道路之所以能走通,那么多加杠杆鸡娃的家庭之所以能够“赚的盆满钵满”,是因为高净值岗位的存在。
高净值岗位是在中国爆发式成长的几十年中一种特殊的存在。说白了,就是到处都有轻松赚大钱的机会,这需要100人,那需要200人。为了解决挑人的问题,所以按学历排序,高学历就有高薪作为回报。
这个时代过去了,高净值岗位也在急速减少。一大批削尖了脑袋只冲着学历去的学生,毕业时发现不再像二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那样,能够找到理想中钱多事少的好工作。
所以,一大批加杠杆鸡娃的家庭破产了。
加财务杠杆的家庭财务破产了。卖房供孩子出国读书的家庭,发现孩子一辈子赚不回那套房子现在的价值。
加精神杠杆的孩子精神破产了。大量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回家全职考公考研或者当全职儿女,充分体现出精神状态与社会实际脱轨的现状。
如果问该怎么办,我认为闭着眼睛一股脑加杠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股票会跌、房价会跌、学历价值一样会跌。习惯性地加大杠杆去赌未来的做法,大概率就是破产崩盘。
不要卖房借款去供孩子读书,不要轻易辞职鸡娃,不要为了教育大幅降低生活标准。简而言之,不要花超出能力的钱在鸡娃上。
不要让孩子为了应付考试放弃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培养亲情、结交朋友、阅读、娱乐、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思想。
可以鸡娃,但不要超出所有合理范围去鸡。记住所有加杠杆都是有代价的。
至于有什么能让以后稍微过得好一点的意见,留着下次再说吧。
- END -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