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作者|行动派
来源|行动派(ID:xingdongpai77)
最近看到一个话题:小时候那批被打压式教育的人当爸妈了,忍不住好奇点了进去。
没想到,看完一个个小故事后,我的眼泪也消无声息地流了下来。
一个女孩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回到家后妈妈没有指责,反而拿出甜品给予鼓励。
一个小男孩这次考试倒数第二。
他爸爸说,上次倒数第一,这次有进步!下次再进一个名次,好吗?加油呀!
结果三年过去了,小男孩现在能考班级第一名了。
还有一个小女孩,想帮妈妈把摆摊的推车移出来,但显然个头还不够高,于是,推车上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全都撒了一地。
小女孩不断向妈妈道歉,妈妈没有责怪她,反而摸了摸她的头,给予安慰。
还有一个小男孩回到家里就和妈妈炫耀,我今天多考了4分!
妈妈问,你今天考了多少分?男孩笑嘻嘻地说,64分!
妈妈说,晚上奖励鸡腿给孩子。
过了几周,孩子又带回来一张试卷,这次孩子考了88分。
最后,一个父亲真诚对女儿说:“你自己很重要,你永远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哪怕你做服务员,只要你喜欢,爸爸也喜欢。因为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要永远做你喜欢的事情……”
评论区纷纷表示,当初那批受到打压式教育的人长大后,果然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因为我们这辈人大部分都是在“打压式教育”的方式下成长起来的,自己的那些不自信、怯弱、自卑、没有安全感,其实一直渴望被看见。
记得节目《少年说》里的一个小女孩。她学习非常认真,也很努力刻苦,但是得到的不是妈妈的关心和褒奖,反而永远只有否定。
她在节目中对妈妈说:“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她妈妈说:“我觉得你的性格就需要打击。不打击一下,你可能就有点飘。”
很多人是不是拥有这样的同款“父母”?
当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击教育。
其实这个时候女孩已经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了,但没想到她的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看法,说:“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你看出来了吧,在这个妈妈的眼中就是不允许孩子太强。
正如评论区有人说,我妈一边疯狂打压我,一边要我自信且强大。
可能他们不懂,一直被打压的孩子怎么敢骄傲自信呢?
大家都知道著名主持人董卿吧?她有实力有才华,主持的节目备受大家喜欢。
然而在一档节目中谈到自己的童年经历时,一向沉稳的她也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她说,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要求就特别高,不能照镜子,不能有任何文体活动,从高一到高三,每个寒暑假必须去酒店做清洁工,打工挣钱。
而她小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会在饭桌上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她经常是边吃边哭。
所以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她总觉得:我要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
可以想象,她这一路成长得多么艰辛,因为她内心其实从来没有摆脱过自我怀疑,即使在外人看来她做得够好了,但因为从小被打压的经历,让她根本不敢轻易肯定自己。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受过父母的打击式教育。
59.7%的受访青年认为,打击式教育会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自暴自弃,影响亲子关系。
图片来源丨《中国青年报社》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书中说道:
“当你总是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你的潜意识时,你就在'内化'它们。负面评价的内化——变'你是'为'我是'——就形成了自卑心理的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长期在嘲讽、打压中成长的孩子,那些否定的声音很可能让他们带着自卑的底色活一生。
如果你也曾经遭受过打压,我想告诉你,亲爱的,你没有错。
我记得艺人金靖曾经在节目中谈到过自己的减肥经历。
冬奥会那年金靖过年回家,因为那个时候谷爱凌成为了全民偶像,这也激励了金靖,于是她也开始认真减肥,努力锻炼。
有一次金靖正在跳绳,她爸爸走过来就对她说:“你的大腿是不是比你男朋友还粗?”
当时金靖的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了,但作为一个成年人,她懂得这句话本身就是不对的。
所以,她对自己的爸爸说:“你知道为什么我成为不了谷爱凌吗?因为谷爱凌的妈妈从来不会指着自己女儿的大腿跟她说,是不是比一个男的还粗?”
所以啊,那些曾经令你备受打击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你的错。
那些年你成绩很差,只是因为每个人起点不一样,如果有人多鼓励你,你就不会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那些年你被人说长得很丑,很土,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人的方式,该反省的应该是说这种话的人;
那些年你不小心打碎的饭碗,无意中破坏了爸妈准备好的东西,没有意识造成的坏结果……只是因为你也不知道而已,你并不是故意的,所以错误也不在你。
所以,你不需要从此觉得自己啥也做不成,做什么都没有好结果,也不需要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或者一定要很优秀、很努力、很成功,才会被人看见……
虽然这些打压式的语言来源于我们的父母、长辈,但本质上我们要知道这些评价并不正确,也不客观。
只是过去我们还小,没有能力去辨别这些打压式的语言,所以它潜移默化到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当中,让我们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所以,我们该怎样走出被贬低的怪圈?
如果我们的父母、长辈习惯了打压式、暴力的沟通方式,那么我们其实根本改变不了他们。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弃改变他们的想法,不要再渴望从他们口中获得对自己的正面评价。
因为只要你一直渴望他们能够肯定你,你就一直活在他们的评价语言当中,但他们又不会改变打压式的语言,那么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获得他们的肯定。
既然我们知道不要活在别人的口中,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活在自己的评价体系中。
换句现在流行的话说,我们要培养出内核稳定的自己。
什么是内核稳定的自己?
不同人或许有不同的解读,我认为庄子在的《逍遥游》一文当中,有一句话很适合作为解释——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意思是说一个人不会因为外界的褒奖或者贬低而改变自己,这是因为ta能够分清楚哪些是自己内在真正想要的,哪些是外界的标准和要求。
真正内核稳定的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哪些优势,也知道哪些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所以,ta就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几个眼神而自我怀疑。
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喜好,优劣,条件,人生方向,所以就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走在了真正自由的路上。
我很开心地看到那批被打压式教育的人长大了,当他们成为了父母之后,懂得给予孩子鼓励,懂得包容孩子成长的错误。
他们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看到,分数、排名、外在成功等等,都远不如培养一个自信且内心强大的孩子重要。
所以,当我们能够重新看待过去父母、他人给我们的评价时,当我们开始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时,每个受到打压式教育的人也会慢慢长出自己的力量,拥有面对人生的新勇气。
再过三天就是世界读书日
想起席勒的一句话:“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人生海洋。”
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多思考,多体悟。
但现实很可能是:你越想让孩子阅读,TA偏偏不读,甚至还有点排斥?
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有很多,一两句话说不完。

大家不妨预约今天上午9点的直播,看看培养出年阅读量超过1000万字、拿到7所国外大学offer女儿的学堂总编老狼是怎么说的。
说不定,听老狼唠一唠,你就找到原因了。
↓↓↓
作者介绍
公众号 @行动派。这里是观点超正、超有梗的行动派。紧跟时下最值得注意的话题,用新鲜狠辣的文笔,剖析社会现象以不一样的态度,拆解你想不到的观点,还有各种个人成长干货等你解锁。超过200万有态度的青年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