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航天 | 产业现状
2023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再破新高,宇航活动保持高度活跃,中国民营航天多家公司新型号入轨成功,市场进入进一步景气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传统航天产业之外的民间商业主体,进入到航天产业中,以合作和直接参与的方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力。
2020年后,全球火箭发射次数已连续三年突破新高,全球航天活动逐渐进入高频阶段,并呈现出与50年前美苏争霸时期不同的行业特点。随着商业航天走上前台,吸引了大量非传统航天产业范畴的参与者进入并活跃在航天领域。
全球航天活跃已成为常态
可回收技术极大提升火箭发射频率,空天产业前所未有的趋近于现实
2023年度全球航天发射次数总计223次,成功211次,失败11次,部分成功1次,完全成功率94.6%。全球有10个国家进行航天发射活动,将2934个载荷送入轨道,入轨质量共计1481吨。美国116次,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67次,占比约为三分之一。
技术寡头垄断现象初现
猎鹰九号收割全球订单,可回收技术稳定发挥,市场地位渐趋稳定
可回收技术的实现及后续的超稳定发挥,使SpaceX的猎鹰九号火箭开始收割全球发射订单。不过能做到这一点亦有欧美航天产业联盟的作用,以技术为引导,拉动区域经济的模式,在航天领域被再一次验证。这将给后续掌握可回收技术的航天经济体带来负面影响,已成功跑通的商业模型可能不适用于后进者,主要原因是内循环或小区域需求难以支撑运营。
空间正在变得触手可得
技术与科学验证卫星的数量保持高位,卫星互联网几乎成为定局
2023年,全球发射的所有卫星中,通信卫星数量最多,高达2337颗。遥感卫星236颗。除了传统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领域卫星普遍比较多以外,科学试验卫星数量达到205颗,技术试验卫星50颗。自2020年起,人类空间技术验证类卫星每年均保持在高位,这体现了地面上空天产业相关关键技术的进步,过去无法实现的能力将一步步成为现实,在技术的基座上,空天生态正在变得触手可得,这同时也意味着,空间民用的大门正在敞开。
在2023年发射的所有通信卫星中,星链卫星占1984颗,一网通信星座卫星132颗。低轨通信星座正在变成现实,地面通信基础建设工作托起了全球互联网和科技产业40年的兴旺。2030年后,互联网星座将颠覆现有网络生态,空地,空天双通信将会促进空天生态成型、成熟。
民营航天的效率表现抢眼
作为直接参与主体的民营航天,在航天器研发及活跃度层面效率较高
2023年末,全球航天产业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SpaceX星舰两次试飞表现出的稳定性和技术进步速度后,在西方航天界,基本接管了运载工具的运营和研发工作,完成了国家向民营的任务目标交接。所以按照路线,以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为总框架,西方航天开始调动民营力量进行空间层面的应用研发。其中CLPS(商业月球有效载荷计划)是重要且有效的一步,在这个计划框架下,2028年前,将会有26亿美元项目,由14个西方民营航天供应商完成月球探测。截至报告撰写中的2024年2月末,已经有两个商业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其中Astrobotic公司的游隼号月球探测器落月并未成功,任务失败。除了CLPS之外,日本iSpace公司的白兔号月球探测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SLIM月球探测器,印度月船三号、以及俄罗斯月球-25号都涉猎了月球探测。可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商业的触角即将跟随航天产业的发展,涉猎到地外天体的应用领域。
民商眼中的航天发展机遇
航天科技发展促进大量民商介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民营航天的崛起,使更多商业合作成为可能。民商与航天的结合是一场双向奔赴:
从航天产业层面看,从1955年钱学森钱老回国开始算起,中国航天近70年的发展模式,都存在产业闭环层面的问题。航天无 论从语境,还是实际从业者来看,工程与科技研发更受重视。所以中国航天产业擅长把想法变成现实,进而忽略后端更大也同等重要的社会应用端。而商业航天一方面缺少资源注入,另一方面自身运作也更为灵活,所以更加欢迎民商介入。
从民商层面看,航天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无法企及的明珠般的产业。其自身代表的高品质与宏大的文明意义,都是能与民间商业环境无缝衔接的意义内涵。加之工业基础提升后,很多民用产品均可转为航天用,他们本身参与航天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在民营航天民商开放更多合作通道后,箭体广告、创新营销、商务载荷、民用立方星,甚至于太空旅游等产业相继展开,未来还会继续深入。
民商在航天领域的活跃,不仅为航天带来了新的业务种类和市场空间,也极大降低了社会参与航天的门槛,使过去千万级的合作启动资金降低到普通人不足200元即可使用航天器的程度。对于航天内生动力从军政需求,转移为社会需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旧生态需向新生态转变
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业庞大,但它们与航天“无关”
传统航天生态中,全球航天总产值接近3000亿美元的水平,由于产业相对固定,所以其产业结构变化极小。在这近3000亿美元的总规模中,地面设备的生产制造占比在50%左右,目前提及“商业航天”四个字,社会各界锚定的经济主体在火箭发射领域,但实质上这部分业务规模仅占2.5%,换算成规模不足百亿美元。在本报告的“民商”概念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卫星服务领域,即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应用,其规模占比胃40.3%。从数据上看这部分市场规模系接近1200亿美元,非常庞大。
按涉猎深度递进的民商
应该鼓励民商深度且直接的参与航天器及空间应用本身
从历史上做过的多次调研结果来看,民众对航天之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在国家媒体超饱和式新闻报道的环境下,民众对航天的表现形式并不陌生,但这并不足以促使民间资源向航天转移。这与航天所承载的文明意义,与公众对航天口头上的支持互相割裂。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能够激活其认知的是更接近“眼见为实”的直播与真实的航天器。所以,未来航天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民商能否更加深入的涉猎航天产业,以及是否能够更直接的利用航天器。
航天器的巨大认知价值
关注航天的群体是当前中国社会中,价值创造的中坚力量
由于航天的科技水平过于尖端,所以过去近70年来,其发展都比较独立。过去航天发展的绝对重心在于满足国家任务,所以在对下科普和树立亲民形象层面做的不多,以至于普通群众会对航天产生即尊敬又进而远之的认知定位。在多年的积累过程中,航天实质上对下的赋能能力已经超乎想象,航天器和航天任务具有巨大的认知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关注航天的群体属性上,总结来看,中国社会中关注航天的人群是创造价值的中坚力量。
成品级航天器合作
营销(千万级市场)
民营航天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并由此开启航天影像产业
在成品航天器的对外合作问题上,营销类应用是首当其冲的,首先是因为品牌商对这类业务熟悉程度较高,其次也因为这类的合作不会影响航天任务本身,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航天器的工作情况是最能够有效吸引民众的核心。
从目前发展现状上看,这类业务以箭体广告喷绘为主,中国目前各大民营航天机构均有所涉猎。按照喷绘面积价格从70到300万不等,不过由于这不是航天公司主业,且刚刚兴起,所以价格体系尚未定型。
通常来说这种箭体喷绘广告不会独立售卖,是一整套方案,除了以前的冠名、箭身广告,还会增加试验现场观看、文创产品搭载的权益。并且会根据客户需求,做进一步深入的开发。
成品级航天器合作
生活(十亿级市场)
以发射为内核的科普研学欣欣向荣,自生长型市场有待进一步自我完善
航天研学和科普宣传这两项业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在航天口的发展火热,也跟随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而来,国家宣传力量让观看火箭发射成为一种旅游新时尚。加之海南文昌发射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更促进了这种商业业态的发展。根据人民日报报道,过去两年,常住人口不足3万的文昌市龙楼镇,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2016年以来,龙楼镇宾馆从5家增长到50多家,饭店从230家增长到900多家。地区生产总值10年间从5.89亿元增长到40多亿元。这些都是航天产业撬动的产值,航天研学和科普宣传亦在其中。
不过,航天研学是研学市场的一个细分领域,它本身也具备研学市场的一些特征,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航天研学市场是自我衍生出的一个行业,所以他的模式演进与业务优化,全凭借运营者的自我完善。目前随着热度进一步提升,正规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系统级航天器合作
(百万级市场)
合作模式与箭体广告类似,尚处初级阶段,对航天民商化意义非常重大
与成品级航天器的合作相比,系统级相当于深入了航天器的内部,要求在航天器设计阶段或是装配阶段,利用绝对不会影响航天器核心功能的冗余空间及质量,将实体产品、模型或相关功能组件,比如摄像头,装载到航天器上。利用航天器工作过程中的反馈数据,配合客户公司完成相关经营任务。这部分业务与箭体广告的合作模式类似,但由于工作本身存在影像航天器正常运作的要素,加之市场认知门槛也较高,所以相关的合作与推广都是个例。
将航天器的系统开放给民商进行合作,是航天民商化的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航天器不再只能束之高阁,其应用也与传统的“通导遥”完全不同。这些应用合作的出发点就是卫星直接的民用,不仅针对地面,也针对空间。通过民商元器件的搭载,使原本航天B2B2C的模式,直接转化为B2C,也让民众亲手操作航天器,亲自利用航天器成为可能。
研发级航天器合作
营销(百万级市场)
市场潜在规模无法评估,它更多起到的是链接民商与航天桥梁的作用
顾名思义研发级航天器即从无到有的由甲方定制航天设备,这在过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一方面原因是民间商业需求未激活,另一方面也因为航天装备的生产制造极高,在财务层面无法给民商带来正向闭环。但是随着航天影像的日益普及,国家宣传机器对航天的推动,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立方星、微小卫星研制门槛的降低,都使商业公司甚至普通人定制航天器成为可能。从目前可行的范围来看,这类合作始于营销,但不止于营销。在这个业务框架下,航天器是太空中的硬件,而如何应用硬件取决于商业合作中的软件开发,卫星只是内嵌于应用方系统里的一个服务。
研发级航天器合作
生活(百亿级市场)
航天的终极目的是载人,太空旅游和空天生活是下阶段人类文明的主题
从全球范围看,SpaceX的灵感四号平民宇航员任务,维珍银河的亚轨道飞行,以及蓝色起源的飞跃卡门线,都已经将平民太空旅游常态化。相比之前所有的民商参与航天的方式,太空旅游是未来颠覆行业规则的新产业。
在2022年艾瑞做的用户调研中,97%的用户认为飞行器高度应该在100公里以上,且时间最好在一个小时以上。所以技术路线上,飞跃卡门线的太空旅游方式是目前最优选择,不但满足用户需求,也在技术延展性上能够通过航天器的优化真正入轨,实现太空旅游。
商业上是否能够成立的总逻辑,是后期收入总盘子,是否能够覆盖先期的投入。所以这里面会涉及三个方面的数字,一是火箭与飞船的研发成本,二是装备制造及养护成本,三是收入。收入能够覆盖前两个成本,太空旅游即可行。
在民商的介入下,传统航天领域开始产生一系列的变化。纵观过去,可以看到航天产业呈现出依附生态、独立生态和合作生态的三个阶段。在航天产业面临的融资、研发和市场等问题不变的环境下,航天产业自身正在向更灵活的模式演进。
基于生存的市场融合
航天产业发展遵循“依附——独立——合作”三步路径
从宏观要素上看,民商的参与是航天科技发展的必然,航天作为一个有机独立的产业,会在社会环境中自己寻找出路,所以势必会降低民商参与门槛,引入新的变量,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而生存也是航天产业发展一成不变的主题。
研发周期与资本长期陪伴的冲突
中国民营航天已进入第二代产品研发的关键时期
从经营的角度上讲,商业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实现盈利,然而这一点对于中国民营航天公司来说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航天产业具有“长周期、高投入、颠覆性”的特点,产品商业化周期长,技术研发投入高,这两点对于公司存续是巨大考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民营航天公司的命运与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资本层的精神文明息息相关。因为一旦航天取得了重大突破,原本的地表上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将被颠覆。
火箭生命周期的忧虑
新火箭型号从诞生到退役,存在无法回收研发成本的可能性
如前文所述,从2023年开始,中国将会涌现出大量新型航天器。民营航天火箭新型号井喷式出现,此番欣欣向荣的表象存在一个隐忧。火箭寿命与市场景气度息息相关,以10年计的话,新型号航天器使用总量约为20-30发。其产生的所有收入,难以抹平研发成本。美国目前的商业航天市场只存在两款能多次发射的火箭,SpaceX的猎鹰九号和Rocket Lab公司的电子号火箭,其余公司已逐渐退出竞争,这两型火箭的统一特点是可回收,并且生产工艺流程截然不同,各有特色。
中国的民营火箭公司之间技术路线没有本质差异,同质化竞争实际上非常严重。以目前各家公司的战略考量,瞄准中国低轨星座的组网工作是其生存下去的关键一步。然而参考猎鹰九号与星链卫星的关系,最终国家低轨星座建设大概率只可能与一个火箭型号紧密绑定,按照国内垂直回收火箭研发进度,这一型火箭大概率也不会是民营航天的型号,因此当前众多新火箭极有可能面对无法回收研发成本的窘境。这会引出两个问题。
第一,火箭研发成本与超模块化思路的关系。民营航天不同型号火箭研发费用很难均摊,实际火箭研发费用包含:人工,设计,开模,投料等等。其中能均摊的部分仅为人工和设计这一小部分,其他硬投入无可避免。参考民营航天技术传承的源头问题,公司证明自身研发实力的二代产品,大概率会和其一代差别很大。所以产业链和极致的模块化必然是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思考。这也为航天整体跨入第三个合作型发展生态奠定了基础。
第二,资本长期陪伴与激活社会需求。如果火箭无法回收成本,就意味着投资火箭公司的资本,在为一件中长期都无法产生收益的行业输血。相当于一旦投资航天,资本15年都要靠自己圈内击鼓传花才能运作,这势必导致资本热度骤降。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国家出手维护,因此现在动员全社会力量拉资本和民众认知便成为重中之重,这也变相刺激了民商在航天领域的活跃。
未来商业航天更开放式的合作
以航空产业链为蓝本,以更加高效和低廉的方式研制航天器
在当前民商介入航天的环境里,如果民营航天能够落实前文所述极致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未来航天器的研发与生产总装就会发生明显变化。目前,中西方商业航天公司都存在设计总装与生产分离的型号案例。在中国,航天集团的存在弱化了总装与生产分离的现象,在国家队发动机亦可向外输出的事实基础上,很多民营航天公司完成了首型火箭入轨成功的商业闭环。同事,也存在民营航天发动机公司的技术反哺国家队的模式。因此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已有合作型发展生态的苗头。
作为美国自立最深的航天公司,火神半人马火箭是在猎鹰九号的冲击下诞生的产物,这发火箭各级燃料不同、供应商也不同,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这种模式与当前航空产业如出一辙,同型号飞机可根据航司出于合作亲密度与性能指标,装备不同的航空发动机。
在未来,如果各商业航天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打消发动机自研资产的思想桎梏,则可顺利过渡到第三阶段,届时民商将有更多机会创造符合自身需求的航天器,航天产业本身亦能获得更多订单。
航天产业的宣传与时代脱节,人为提高与群众接轨的门槛;强关系型商业生态,不利于资源整合,阻碍民商发展;未得到验证的路线难以获得资源注入,无法实现技术领先。
宣传与时代脱节
同质化严重的通稿无法满足民众需求,舆论制高点被迫让给海外航天
尽管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给航天本身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但依然没有达到航天应该有的声量和热度,这件事在中国是由多种要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舆论特色。中国航天本身尚未意识到航天圈层破界的重要性,在绝大部分航天从业者眼中,他们最核心的工作是研发与独特的晋升道路,所以整个体系并不重视宣传工作。这导致中国航天产业的共识是“航天即是航天,生活即是生活”二者没有关系。所以表现在外的是每次发射任务结束后,以类似“通知”和“公告”性的内容,对外进行宣传。无论是国家官方的媒体渠道,还是网络上的航天科普专家,其能够引用的素材非常少,并且官方通稿也包含披露信息尺度的标准,这更让其他想要更细致解读,把航天产业讲明白的工作者采取谨慎的态度,最终中国航天产业的宣传和民众需求之间留下了巨大断层。
而当这种断层,被越来越热的航天放大时,民众对航天知识的渴求,就会自行的寻找宣泄出口。这时,海外航天的系列报道、纪录片和科普视频,就会成为被追捧的热点。相当于我们对航天报道的谨慎,将舆论制高点拱手让出。
关系型销售模式不利于资源整合
产业封闭强化了航天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互通受限阻碍产业发展
航天在宣传层面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产业封闭相对严重。无论是航天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民商参与后的周边业务,人脉关系和产业资源,都是最优先考量。这并不利于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不利于吸引人才和产业演进。
按照产业发展BLTCE五步法,第一步就是打破既有圈层,它有两重内涵,第一重是打破地域界限,这个问题在航天产业中并不突出。但第二重打破行业界限,就是航天产业的顽疾了。所以突破界限可以使产业能够相互融合,借鉴经验,也让业务运作更加畅通,并碰撞出多种机会。
未被验证的路线难以获得资源扶植
宇宙浩瀚无垠,空天生态比地表生态繁杂数倍,但国内无人尝试去做
无论从哲学上看,还是时空尺度上看,宇宙都是比地球更大的空间,因此航天产业所涵盖的领域包罗万象。前文提及,美国商业航天只有两型火箭可以实现多次发射,其余大部分已经退出竞争。还在经营的公司中,技术路线各有不同,特色十分鲜明,可回收,3D打印,全箭可回收,惯性入轨等等,而航天器端也涉猎可返回卫星、太空飞机、在轨制造、轨道拖车、探月等多方面的公司。这些领域都是未来太空生态中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国内涉猎的商业公司凤毛麟角几乎青黄不接,这是重要隐患。
中国各行各业企业犯错的成本极高,容错与试错代价极大。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政策引导、研发土壤、同质化竞争、资本认知与资源扶植力度等。这些是中国商业社会中的顽疾,从过去一直困扰着众多有梦想,有理想,有情怀,能力也出众的创业者。
当满怀希望的融资BP与“诈骗”等同于一个概念时,突破技术封锁与国家技术创新的通道就会收窄。放眼中国,当前民商是对年轻人赤子之心和创造力保护最好的一方势力,它对航天的浸润,有可能起到远超社会想象的功效。
>End
>>>                        
本文转载自“艾瑞咨询 ”,原标题《2024年中国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现状即展望》。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太空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我们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王俊峰
·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周泳、邱莉、黄榕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
视觉总监:董泞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