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头条是大J职业所。
二条是南京线下见面会的通知,怕大家没看到,所以再次提醒下,我还给大家准备了精美小礼物~
讲给孩子们听的职业故事在三条,记得打开孩子听,谢谢大家
文|大J职介所
图|受访者提供&网络
我的发型师老潘是个嘴不碎,但啥都能聊两句的人。
去年因为李佳琦“工资为什么没涨”的灵魂拷问,有一位胸外科主任医师发了视频,感叹他做一次精密手术的报酬,还不如上海外滩一个收费高的TONY老师。
我拿着视频跟他开玩笑说:你看,这得算很厉害的外科医生了,说还不如你们发型师呢。
本来只是打趣,我满以为老潘会谦虚的说:嗨,怎么可能跟医生们比呢……
结果老潘说:虽然不能真直接这么比,但发型师其实是个挺好的工作,总的来说收入还可以吧。但是,恐怕没人会从小立志当发型师,更没有家长会愿意让孩子不考医学院,反而当什么发型师吧。
这话瞬间激发了我的专业敏感度:既然给孩子们讲人间101种职业的故事,那就真应该好好注意一下我们身边这些天天见,但天天视而不见的职业出路啊!
图片来自:网络
01  
村里娃,能谈理想么?
24年前,20岁的老潘也是稀里糊涂当上发型师的。
他说,总不会有人从小立志长大要给人剪头发吧,反正他没遇到过,美发又不会像美术音乐那样有幼教兴趣班是吧。
这个湖北小村里出生的娃,在村里、镇上读书的时候,成绩一直还挺不错;但中考离当地的重点高中差了2分;
那会儿谁懂什么“人生规划”啊,当时学校的潘校长找他爸潘大叔说,要不上个中专吧,学个技术早点找工作挣钱。
行,那就中专吧。但学啥?电脑维修汽修烹饪?开挖掘机?反正各大卫视里天天是这些广告轰炸,但是,他对这些完全没兴趣。
在懵懂的选择过程中,隔壁班主任递过来一张招生简章:武汉生物工程学校,宣传册是印着钱学森手写给校长的一封信,称生物工程将会是人类第五次产业革命,报名截止日期逼近,好吧,那就选生物工程吧!
听到这里我心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村里生村里长的小潘,是个理想主义少年啊……
在现实和理想的拉扯之间,喜欢文学艺术的他隐约觉得文艺这类东西挣不到钱,但却转身掉进了了钱学森这三个字背后理想主义的万丈光芒中。
掉进坑里的老潘18岁毕业了,当然找不到任何一个跟“生物工程”有关的工作,学校把他们带到广东介绍进了工厂,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从这家工厂的流水线上浪费生命,换到另一家工厂的流水线线上去浪费生命。
(我完全没有不尊重工人阶级啊,浪费生命这四个字,是老潘自己加重语气说出来的)
1999年10月1日,他与朋友一同辞职走出工厂大门,在厂门口的小店里正好看到了建国50周年大阅兵的直播。
1999年大阅兵,来源:中国军事网
不愿在厂里“打螺丝”的老潘与朋友一起在深圳市里开始找工作。
没有意外,不要求学历的,都要求相关工作经验,但不给机会哪里来的工作经验呢?
在深圳打工的哥哥对他说:要不然重新去学一门技术手艺吧,容易找工作的那种,要不考虑下做发型师?
哥哥刻意观察过,发型师不需要任何学历,没有门槛,在深圳一个月挣三四千却并不困难,当时一个本科生毕业的普通白领,也不过就两三千的收入。
20岁那年,老潘揣着哥哥给他的一千多块钱学费走进美发培训班,迷迷糊糊、心不甘情不愿。
原来乡村青年的理想,终究输给了现实,老潘自己没提,但我猜在短训班的那一个月里,他心中是这样想的。
02  
发型师这活说难也不难,
但他的职业觉醒用了10年
3年中专没学会生物工程,1个月美发班当然也没学会剪染烫。
老潘说他到今天,还记得当年走进第一家理发店应聘,蹭了人家一顿午餐,把店里小姑娘的头发剪得惨不忍睹——老板娘人真好,客客气气送他出了门。
但就是当年那么烂的手艺,老潘还是找到了工作,他说发型师,找活不算难;
街面上的理发店人员流动都很大,几乎总在招聘,你只要稍微学过一点,敢走进去拿起剪刀,总还是能碰上一份工作的,甚至有的包吃包住。
图源:网络 发型师招聘
武汉、深圳、北京,一家理发店到另一家理发店;
老潘的技术进步,第一是靠实践,剪多了总归一点比一点熟练,经验是重要的源泉之一;
第二是靠琢摩,同时也会观察比自己技术好的发型师的操作,应用--琢磨--再应用;
十年后,他从每个月挣四五百,涨到了每个月挣七八千。
2010年左右,一个月挣七八千可不少了,我问他是每一个干够了10年的理发师,都能挣那么多钱么?
他说也不全是,少的也有,也有不少收入更多的。但能定下心来认认真真干的,也都不会挣太少。
2010年,老潘在北京与自己的前任老板合作,开了一个发型工作室,两个发型师独立接单。
我问他怎么评价当年自己的手艺,他说,不管在哪个阶段,一直都是在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弄好每一个发型。
一路走来,客人们也算是越来越满意了吧。
“这么看来,你很有当发型师的天赋啊!”我想点个赞,进一步活跃一下采访气氛。
老潘赶紧摇头:有天赋当然更好,但即便没有天赋,也是可以当发型师的。
“哪个行当想要做足够好,不都需要点天赋的么?”我不解地问。
老潘说,“日常生活很多时候也不那么需要天赋,大家按基本流程生活也能看起来不错。进理发店,绝大多数人主要是满足日常发型需要;短发、中发、长发,直发、小卷、中卷、大卷都是常规需求
流行趋势,往往是流过来再流过去,最终能留下来的还是简单而有力量的东西。
80s:波浪卷
90s:自然层次
21ts:自由创意
2024:公主切
很多当妈妈的给自己娃理发,手艺也都不错。如果只去满足基本需求,个人也没有想要做一个技术通透的发型师,那么只要愿意干,愿意练习,有一定基本功,也能做。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是不太需要拼天赋的。
例如我,要说起来,我也不觉得自己有多高的天赋,但我干活时认真,我有强迫症,每一次给客人剪头发,我只想尽力去让发型能在原有基础上更好看一点。
半小时了如果觉得还可以,我就再会剪一点,再看一看,再想一想,再动一点,半个小时了不够好,我可能就再多花些时间……
入行24年来,从我剪一次头发十几块钱直到今天,每一个客人,我都尽力。”
老潘说完自己嘿嘿一笑:缺点就是“好看”这项追求没有止境,多好看都可以再进一步更好看,总觉得还要再搞搞,有时候我觉得客人都坐累了…
↓用户实际反馈,老潘剪头真的,花费时间相当稳定
“我虽然只干过发型师,但我想世界上大多数工作,恐怕也差不多,只要是愿意认认真真做好基本功,想要找口饭吃,温饱小康啥的,通常没有太大问题。
当然有天赋是非常好的,天赋非常重要,任何领域,有天赋可以做不一样的事,天赋是用来拓展边界、用来突破天花板,成为大师的。
说到美发大师,老潘提到了维达·沙宣(Vidal Sassoon),这位英国籍的以色列裔发型设计大师,是全球公认的现代发型设计先驱之一,也是现代发型设计教育和培训系统的重要奠基人。
2010年,入行10年的老潘年过30,说他自己的细胞突然觉醒了。他要斥巨资到上海沙宣学院进修。
他突然就真实体会到,人的职业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唯一能分出高低的,是一个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我是一个能把头发剪好的发型师,这就足够了。如果一个人会因为某个人的职业或者其外在标签而轻视某人,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好几万的学费没白花,老潘说,沙宣的技术让他看到了技术的美感,看到了平凡职业的另一种可能性。
看到剪发技术也是严谨的科学,也可以是艺术。自己多年琢磨理解的那些发型和人的关系,此时和紧密严谨的技术结合起来,产生了奇妙的反应。
老潘工作室一角
03 
重逢
“10年才醒?你这细胞觉醒需要那么长时间呢?
那不觉醒又怎么样,你之前的手艺也不错啊,钱也挣得不少,你就不花那几万块钱去深造,再干10年到今天,也能挣现在这些钱吧?”
我实在忍不住问。
他说,觉醒还真不一定能带来大把的钱,但能带来自洽。
在从业的前10年,他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小妖怪,并没有完全认同自己这辈子就要当个发型师了,年少时没有机会谈“理想”,但多年来午夜梦回,我这辈子,真就没有个理想了么?
发型师们之前也经常深造培训,但每每场面都是,老师剪出一款新发型,大家围上去,记住老师剪了几刀,怎么剪的,然后自己照样子搬。
30多岁的老潘在沙宣的课堂上找到了这些答案,或者说,他找到了通往这些答案的路。
图源:网络 
以前老觉得剪头发没有多高级,原来它也能是一项如此精密的工作。
每一项操作流程中,充满了技术的美感,充满了对美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美的精密诠释。
操作过程的分寸、角度、细微感觉的拿捏,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官体验。
给人剪头发,竟然和他从小到大向往的那些文化艺术一样,有着自己的技术体系,艺术理论、哲学追求、美学范式,和世上所有创造美的工作一样,以人为本,以梦为马。
理论和技术的完善,也让他定义了自己和职业的关系。
之前他以为对一个乡村少年来说,文学艺术终究只能成为奢侈的爱好;后来才发现,自己爱过的每一曲音乐,读过的每一本小说,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喜欢过的每一幅画,都悄悄地融进了自己的手艺里,变成了一个发型师的无形资产。
我听懂了老潘讲的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世间万事皆可入道。
曾以为自己永远被理想抛弃了的小村少年老潘,在给别人剪头发的这条路上埋头狂奔了10年,在终于愿意抬起头的那个转角,一头撞上了自己的理想。
理想咧嘴对他傻笑:“你小子还知道抬头啊!我啊,跟着你这一路,都怕哪天真把你跟丢了!”
04  
发型师,是个好职业
觉醒以后的老潘,继续剪了14年头发,在北京遇到了叶志富老师,老潘说,他是个把技术当学问研究的人。
在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和剖析上,在教学水平上,叶老师是老潘心中当之无愧的翘楚,跟着他学习和做助教,让老潘获得极大的影响和帮助——他知道很多人入行当发型师都是撞进来的,很多人在技术和职业发展曾经都是辗转迷惑的。
图源:网络 叶志富老师
截止到2024年4月,老潘还没有发大财。但老潘自由自在,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你别光看我,很多发型师是很能挣钱的。
关键这个职业,几乎没什么门槛,学历、年龄等方面限制很少,想进来学就能进来,找工作养活自己也不算困难。真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如果非常善于沟通和销售,当然会很好,但像老潘自己,当年就非常社恐(现在也恐),那么你想主钻技术,也能找到落脚的地方。
老潘如今很爱听客人们的人生故事,发型师和客人们相处的时间,往往也就是一两部电影的时间,他发现自己参与了很多人重要的人生节点:
比如失恋的女孩想要剪短长发;
比如重要的面试想要找到自信;
比如当年哺乳期刚刚结束的我,迫切地想要扔掉“奶妈”的角色变回自己……
图源:网络
当然,老潘特别明白,不管他把发型师这个职业说得再好,也不会有几个小朋友真从小立志当个发型师;更不会有任何家长,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发型师。
那要是你的孩子或是徒弟呢,我让还没有结婚的老潘畅想一下,如果真要带一个孩子入行,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老潘说:扎实基本功、逻辑思维、自省与觉察……
04  
那些我们看不见的职业
采访完老潘,我最大的震动是,很多人都在感叹人生找不到路,但老潘说的却是:只要愿意去找,总是有路的。
虽然人们经常接触发型师,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总会理发、美发几次。
但人们对发型师这个职业的认知和想象,其实跟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老潘希望借由这篇小文,人们能对发型师这个职业,多一点点了解。
真要是想做一个发型师,那么报个中专、技校、大专,或是美发培训班,都可以入行;
要立足养活自己呢,最重要的是基本功。
有能力舌灿莲花的推销当然很好,有很敏感的时尚审美,当然也很好;但即便没有,也可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找口饭吃。
世界很大,什么样的客人都有,总有一些客人能接受你这一款发型师。
他一面非常认真地剪头发,一面很松弛的对我说着这些事:我知道这种松弛感我身上根本没有,但听完了他的故事,切切实实减少了我内心几分的教育焦虑。
实在不行,我家娃以后跟老潘学个手艺好了,饿不死——嗯,对,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
我当然知道娃的上学进步之路对他的一生很重要,但老潘给我展示出了没上过好大学的人,依然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的样子。
为什么在跟老潘聊天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把发型师这个职业,当做一个职业明明白白的看见呢?
不是发型师这个职业不好,而是我们看这个世界的眼光,还远远不够宽广啊。
大J叨叨叨

又是好长好长又舍不得删减的一个故事,不知道多少人看完到最后呢,又有多少人把老潘的几句话,当成金句划线或者存在了自己手机备忘录,哈哈。
真的忍不住自卖自夸一下,感谢自己开辟的《大J职介所》,更加感谢各行各业接受采访的劳动者,你们点亮了我,也治愈了我
最近,大家陆续收到我的书了,我看到你们在当当的评价,好开心的。买了书的朋友们,都欢迎去当当留言评价哦。截止到这周日晚上23:59,我会在所有写过当当的评论里面,抽10个云闺蜜送出价值399元的珍珠项链,下周一公号通知获奖名单。
另外还要唠叨一句,职业教育都有二条,是讲给孩子们的职业故事,记得把录音放给孩子们听。
如果你想看更多职业介绍,可以点击文章开头图片进入专辑#大J职介所,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职业,欢迎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和我们联系。
愿意参与我们采访的各行业朋友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填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