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寓最大的特点是,房内空间狭小,格局单调,出门入户不方便。邻里很少社交,孩子缺乏活动空间。长期蜗居高楼公寓,缺乏户外活动,很少亲近自然,极易感到精神疲惫。高楼住宅越密集,城市生育率越低。
作者 | 陈兴杰
首发 | 南方周末·自由谈
发表后标题内容有调整
前一段时间,杭州发布房市新政,全面取消二手房限购。杭州是新一线城市,全国楼市的重要风向标,此次新政无疑会对全国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
同样在杭州房市,另一则房市新闻也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浙江省土地拍卖网上挂牌的5宗地块,杭州余杭区和萧山区有多宗住宅用地,标注容积率为0.7-0.8。余杭地块的信息更详细,建筑高度不超过16米,住宅为三层及以下的排屋设计。
“禁墅令”出现松动
熟悉房地产的人知道,容积率低于1.0的低层住宅,通常视为别墅。容积率0.7-0.8的,一般指向连排别墅;容积率更低的,大概率就是独栋别墅。
“排屋设计”这一类字眼,已经很久没出现在土地招标信息。房地产不景气的背景下,维持多年的“禁墅令”出现松动,其标志性意义不亚于解除二手房限购。
在房地产市场,别墅住房长期受到政策“关照”。
1994年国家第一次出台政策,限制别墅用地——那时候,甚至还没启动住房商品化改革。
此后很多年,国务院、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三令五申,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向别墅供地。2010年,国土部一纸要求,要求住宅用地容积率必须大于1.0,成为行业红线,认定“违建别墅”的重要指标。
2019年住建部发文,要求地方暂停别墅审批,梳理已建、在建、在批、特批的别墅项目,并派员在全国核查。至此中国房市进入别墅存量时代。“卖一套少一套”的别墅广告,一点都不夸张。
后来是众所周知的房地产不景气。2023年下半年,国家房地产政策有所调整,当年9月,自然资源部发文,建议地方取消土地拍卖限价,取消远郊住房容积率1.0限制,只是迟迟未见落地。
这一次杭州拍卖别墅地块,算是给全国市场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城市发展不缺土地
限墅令的动因是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
为了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国土部门每年确定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将配额分配至各省市,各省根据现实情况分配至县市。一方面控制建设用地,另一方面保障存量耕地,各省市县都有基本农田指标。
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较大,供地不足,将影响城市发展。很长时期里,国家允许通过“占补平衡”“异地交易”(通过额外开垦耕地以作补偿,或与用地富余地区交易)等形式,缓解城市用地需求。
尽管中国城市不断扩张,中国耕地面积不仅未减少,还有缓慢增加的迹象。2019年统计显示,全国耕地总面积仍保持在20亿亩之上。
在房地产市场,集约化用地,建设高容积率的高层高寓,仍是政策主流,甚至一度是唯一的选项。
表面看建高楼优点很多:节约土地资源,建设成本低,入住人口多,价格便宜,等等。在中小城市,建设高楼小区甚至成为时尚,大量二三十层高楼拔地而起,取代老旧的五六层“赫鲁晓夫楼”,

事实上,大量建设高层住宅的缺点被忽略了,首要的缺点,就是浪费土地资源。这一点很反直觉,很多高楼反对者也没有想到。
如前所述,在不占用耕地指标,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情形下,中国城市建设实现高速扩张,仍有大量的闲置空地,这些土地被浪费了。
我们经常看到,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边上,往往是闲置农田;新建社区之间夹杂着堆弃杂物的荒地。这些废地没什么用,一荒就是几十年。
中国的城市发展,从来不缺土地。不说小县城和三四线城市,它们的发展没有边界,就连一二线的大城市,土地资源也很充裕。
以北京为例,全市面积超过1.6万平方公里,将“山地+耕地+林地”扣除,仍有大量可供开发的城乡建设用地。
根据北京市《十四五用地规划报告》,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远期目标,将控制在2790平方公里——实际上,2022年北京全部城市建成面积,还只有1500平方公里。
上海的情况也差不多。上海长期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里目前还保有大量耕地,面积比城市建成面积还要大(前者约1600万平方公里,后者不到1400平方公里,2022年的数据)。
即便不占用耕地,上海还有大面积滩涂和荒地,这些土地也被严格控制使用。
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都不缺土地,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开着车在中国各地城市兜一圈,就不难得出“土地够用”的结论。
一旦放松乃至放弃供地限制,会有大量建设用地被释放出来。独栋别墅、连排别墅、一户建、house等住房,自然会涌现出来,而不是当前千篇一律、动辄二三十层的高层鸽子笼。
独栋别墅比高层公寓好在哪
很多人支持“禁墅令”,是出于平等主义的意愿。他们认为,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应大量建设民众买得起的公寓,而不是条件更好的独栋和别墅。
实际上,土地供应宽松,开发商将主要资源和成本用于住房建设,一样能做到物美价廉。
二战结束后,美国住房需求暴增,著名的房地产商莱维特父子为抢占市场,建设了大量标准化社区莱维顿。错落相邻的独栋房屋,家家户户带车库,纵横交错的社区道路,社区还有购物和娱乐中心。
莱维顿被吐槽缺乏个性,却能以极低的成本,满足了当时年轻人的需求。随着住房供应增加,莱维顿衰落下去,个性化住宅重新成为市场主流。
在美国,高层公寓通常用于贫困者、城市白领,满足他们短暂的住房需求。年轻人婚后生孩子,通常选择买独栋房屋,即美国常见的 House,这种房屋相当于中国市场的别墅。
原因很简单:住高层公寓,体验并不好,很不适宜家庭生活。中国大多数城市人就住这样的房子,相信他们更有发言权。
高层公寓最大的特点是,房内空间狭小,格局单调,出门入户不方便,邻里很少社交,孩子缺乏活动空间。就连室内活动,人们也不能放肆奔跑,那样会吵到楼下的邻居。
中国的城市居民彬彬有礼,很有界限感,隐藏的代价却是:压抑和沉闷。
中国城市社区,整体干净整洁,购物逛街都很方便,它的最大问题是:无聊。几千人的社区,几乎谁也不认识,没有社交,从不串门。没有成群结队的孩子,大人回家也锁在屋里。
这样的环境,住久了谁都会憋闷。偶尔到城市居住的农村老人,他们的体会更加深刻。每到假期来临,很多城市人喜欢回农村度假。抬脚即到的户外空间,随时可仰望的天空,乃是非常珍贵的资源。
高楼住宅越密集,城市生育率越低,这是很多人口学者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道理不难理解:长期蜗居高楼公寓,缺乏户外活动,很少亲近自然,极易感到精神疲惫。
孩子长期“圈”在家中,几乎没有玩伴,需要父母投入极大的心力陪伴,也几乎没有邻里的互助抚慰。长期疲劳的生活环境,夫妻家人之间,也极易产生矛盾。
很多城市夫妻以“家里不够住”“带孩子累”拒绝多生,显然不是托辞。生活幸福感不足,养孩子的体验极差,他们对生育自然也就缺乏期待。
因此,要提振当前低迷的生育率,就必须对生育更友好、对孩子更友好,很重要的措施是,从解决住房问题入手。
大量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保障房价平稳降低,改善民众居住水平。这对于提升民众生活的幸福感,改善他们的精神面貌,无疑能起到巨大作用。杭州松绑“禁墅令”,或是好的开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