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5%的目标。
对于这个经济增长目标,国内外出现了密集的唱衰声,都说这个目标很难实现。
让我们回顾下去年底今年初的新闻,西方的权威机构对我国的经济预测都非常悲观,不认可我们提出的5%目标,大多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只能达到4.6~4.8%左右。
至于国内的公知那就更离谱了,西方的权威机构就算悲观看待中国经济那也是讲理的,怎么说也给了个经济增速4.6~4.8%的预测,到了公知这里直接就没数字了,开口那就是中国经济要完,生生在网络上整出了一个药丸派。
至于理由翻来覆去就是中国房地产不行了所以经济必崩,以及我听朋友说沿海企业的出口订单已经大减等等,简单粗暴易理解。
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们最近在大型媒体上看到了很多类似下面这样的信息。
在这些大型媒体的带动下,有很多连公知都算不上的网友在网上发布了大量类似下面这样的信息。
在他们看空中国经济的同时,又因为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刚进入顶峰期且经济刺激政策的起效需要时间,所以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期值更低。
不说国外机构和公知了,就连我们自己国内的机构对一季度的增速普遍预期也只有4.6%,大多数都认为经济的增长会在下半年开始,全年拉平后有5%。
2024年4月中旬,我国一季度的GDP数据出来了,实际增速高达5.3%,远远超过国内外的预期。
看到这个数据后,很多人破防了。
中国经济怎么可能增长,还增长这么多,要增长那也是欧美增长啊。
不对,这肯定是统计局数据造假,实际中国经济已经崩溃了,这一切所谓的增长都是数据粉饰出来的。
仅公布一个总经济增长5.3%很容易被这些人给大做文章,尤其是在房地产投资增速确实明显下滑的背景下,所以统计局公布了很多很多数据并进行报道,让公众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国经济在房地产增速明显下滑的同时还能增长5.3%那么多。
在最近几个月看衰中国经济的言论如此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确实在下滑,然后房地产也确实是中国经济支柱,房产是大多数公众的主要资产,所以对这种言论的接受度很高。
是的,房地产确实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但并不是中国经济的全部。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房地产不仅是中国的经济支柱,而且是第一支柱,但占GDP的比例最多的时候也就10%,远不是全部,并且现在的房地产也已经不是中国经济的第一支柱了。
根据刚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的汽车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1万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过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的第一经济支柱。
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很长,但汽车的产业链更长,带动的经济和就业机会更多。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5%,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1355亿元,同比下降27.6%。
所以中国的房地产确实拖累了经济,这一点没有错,如果房地产就是中国经济的全部,那2023年中国的GDP将是负值。
实际上也确实是负值,把上下游所有行业全部叠加后,中国一季度的房地产业的GDP增长率也只有-5.4%,为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的最大拖累点。
但2023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 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1.6%。
不仅提量,还能提价,中国汽车在2023年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豪华品牌产品,首次走出了低端车的泥潭,这导致中国汽车在2023年的总产值达到了11万亿人民币,和2022年相比直接增加了2万亿人民币,行业GDP增速高达22.2%左右,对中国总GDP的贡献达到了2%那么离谱,这还没算上中国汽车崛起后带动的服务业经济。
所以仅汽车行业这一项,就完全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的不利影响,和房地产的负值平均后都能达到8.4%的增速。
汽车行业很强,规模很大,但汽车+房地产合起来也只有中国经济的20%,还有另外的80%呢。
不谈汽车崛起对房地产的对冲作用,仅其他行业的那80%带来的增速加起来,也能覆盖房地产。
比如说房地产投资属于固定资产投资,但固定资产投资可不止房地产自己。
202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这是含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9.5%之后的平均值。
如果扣除房地产投资,那么2023年中国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将高达9.3%。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高的增速,是因为我国2023年的第二产业增速高达13.4%,投资大增。
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第二产业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
2023年我国的采矿业增长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所以这个增长主要是制造业带来的。
制造业之所以投资大增,不是为了继续盖低附加值的低端工厂,而是因为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大增,为扩充高新技术产品的产能,大量企业进行了投资建设。
中国产品不止是衬衣袜子,也不止是彩电汽车,还有很多其他的高新技术产品,种类五花八门,2023年他们的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而刚才说的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6%,指的是固定投资增长,因为第三产业本来就是轻资产,并不是说第三产业的GDP增长只有0.6%。
根据公开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的服务业同比增长5%,这个5%是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13.7%,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增长10.8%,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增长7.3%,住宿和餐饮增长7.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以及其他行业合在一起带来的。
对于外贸领域,我国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0.16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0.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4.3%。
以上为总体宏观数据,已足以解答为何中国经济一季度可以增长5.3%,因为把这个数据拆分到各个行业后,可理解度直接大增,每个行业发展的到底是好是坏,规模到底多大,这个知道的人是很多的,也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除以上这些之外,还有更直接的数据。
今年一季度,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6%,其中工业用电增长8%左右,其余增长为民用电带来。
今年一季度,中国货运量增长5.3%,其中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0.5%,港口货运吞吐量增长6.1%。
用电量和货运量一向是经济的晴雨表,因为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以上数据不仅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还说明了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在迅速恢复,因为一季度居民用电量和出行量的增速远超经济增速。
除以上证据外,还有一些证据其实也很直观,可以很好的回应近几个月看衰中国经济的言论。
2024年4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带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华,代表团成员除德国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外,还有10多位德国企业高管,其中包括西门子董事会主席、总裁兼CEO博乐仁、拜耳CEO比尔·安德森、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对记者表示:
梅赛德斯-奔驰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潜力,未来将继续在华投资,加强与中国伙伴之间的合作,并一如既往地为中德经贸合作贡献力量。
宝马集团官方发言人对记者表示:
董事长齐普策随同朔尔茨和企业家代表团访华,目的是强调通过深化合作推动繁荣,以及持续扩大在华投资的坚定承诺。
美国正在全力打压中国经济,很快就到分胜负的时候了,这个节骨眼上德国总理带着一大堆企业高管来中国表示要投资中国及扩大合作。
要是中国经济真的衰退了,那德国总理和一堆高管是过来干啥的,难不成是给中国送援助送温暖来了?你觉得可能吗?德国本质上还是西方阵营的,不像美国那么反华,但最多也只会跟随胜者,雪中送炭的事是不会做的。
在美国的压制下,中国经济越强劲,德国总理和代表团来的就越快。
如今,他们来了,2024年4月份来了。
公知群体坚决不相信中国经济一季度能增长5.3%,言必称统计局数据造假,但欧美国家和主要媒体相信中国统计局的数据。
在我国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后,欧美国家和主要媒体看完明细数据后没有一家对中国统计局个公布的增长数据表示怀疑,全部都认可了5.3%这个数字,大量欧美机构纷纷将中国经济2024年的增长预期上调,目前欧美各机构公布的平均经济增速值已达到了5%。
所以请公知们发表文章的时候注意下欧美媒体的言论导向,记得和欧美舆论保持一致,怎么质疑中国的统计数据是你们的言论自由,但可千万不能质疑欧美承认的中国数据,不然我怕你们价值观崩塌。
当然,欧美在没有一家媒体对中国一季度增长5.3%这个数据表示怀疑的同时,迅速改了口径,开始声称这一增长是“中国低价对外出口的结果”,开始制造舆论称中国的高经济增速“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损害”。
不得不说欧美的舆论力量确实是厉害的,这角度都能想到属实是创造力十足,很可惜这种言论公知们没法跟,因为公知的言论受众毕竟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中国人再怎么样都不可能认可这种言论的。
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其实不止我本文中列举的那些,林林总总其实有数百项,不仅细分到行业和地区,甚至细分到每种主要产品,细看的话可以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所有脉动。
我国GDP比欧美预期的多增长1%,那就代表了中国多新增了150万个就业岗位,就代表150万中国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在制造业的强劲增长下,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长率达到了5.3%,远超预期,有力的回击的近几个月猖獗的中国衰退论。
而早在14年前,中国的制造业总体规模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然后还在每年都以一个极大的增速在迅速增长,不断扩大对第二名的优势。
2023年在房地产不行的前提下,制造业居然还能以一己之力把整体经济的增速拉到5.3%的高度,而欧美不仅整体经济增长率极低,而且经济增长主要是服务业带来的,制造业几乎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假定每年制造业都能拉开5%的差距,那14年下来我们和第二名就拉开了70%的规模差距。
如果中国的制造业再以这种强大的增速增长下去,持续每年拉开5%以上的差距,那再过十年会是什么样简直不敢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