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小舟、泽南
「退役」仅一天,波士顿动力 Atlas 机器人就回来了。
今天凌晨,我们见证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Atlas 的诞生。
新机器人的视频一出,我们立即理解了波士顿动力为何退役已开发十多年的旧版 Atlas—— 人形机器人,现在应该有的是超越人类的灵活性。
Atlas 机器人躺平在实验室的地板上,看起来是仰卧,但突然关节反转站了起来,腿部巧妙的旋转方式有效地做到了人类无法做到的事。
当 Atlas 完全站立时,它背对着镜头,然后头部旋转 180 度左右,然后躯干也随之旋转。它站立了一会儿,我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它的头部 —— 一个环形灯围绕着原型屏幕。当 Atlas 离开镜头并走出画面时,躯干再次跟随头部 180 度旋转。
看起来,波士顿动力是把昨天液压版 Atlas 的退役,作为了今天新机器人发布的预热。波士顿动力公司今天的发布宣告了 Atlas 正式转向电动。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继承了 Atlas 之名,但我们似乎很难从外形上看到传承 —— 上一代头重脚轻的躯干、弓形腿和板甲都消失了。纤细的新型机械骨架上没有任何裸露的电缆。来到电机时代,波士顿动力选择了类似于 Figure 01 和 Tesla Optimus 那样更加友善、更温和的设计。
至此,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产品线仍然保持完整:包括机器狗 Spot(Spot Mini),轮式机器人 Stretch(Handle),现在人形机器人 Atlas 也重新归队。
波士顿动力公司首席执行官 Robert Playter 表示:「当我们真正准备好批量生产和交付时,我们可能会重新考虑产品的名字。但我认为目前维持品牌是值得的。」
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新 Atlas 仍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波士顿动力公司目前给出的时间线是,电动版 Atlas 将于明年初在韩国现代汽车工厂里开始进行试点测试,并会在几年后全面投产。
180 度翻转大动作
40 秒的预告片中最吸引人的是机器人的动作。这些动作提醒我们,建造人形机器人并不需要让机器人尽可能地像人一样。如果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机器,为什么不构建能做我们做不到事情的机器呢?
「我们为大多数关节打造了一套定制的、高功率且非常灵活的执行器,使机器人获得了巨大的运动范围。这将精英运动员的力量融入到机器人的构造中」,Playter 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顿动力此次强调机器人的动作在工业环境中将实际有用。
例如,机器人展示的酷炫的反向蟹腿技巧。当前大多数工业机器人在出现故障时都需要人工干预,如果机器人跌倒可以自己重新站起来,那么故障的人工干预就会少一些。另一方面,机器人可以通过这个动作简单地掸掉身上的灰尘并重新开始工作,这将给生产力带来大幅提升。
人形机器人不能完全像人
我们可以发现,新 Atlas 在末端执行器方面选择采用三个手指,这也代表了该公司决定不完全以人类设计作为指导力量。
Playter 介绍道:「当机器人使用执行器与世界交互时,可靠性和稳健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为新 Atlas 设计了少于五个手指,以试图控制它们的复杂性。」
新 Atlas 要依靠三个手指完成抓握并适应各种物体形状,同时具有丰富的机载传感功能。
有趣的是,新 Atlas 的头部看起来像一个圆形化妆镜。Playter 表示:「这是我们非常担心的设计元素之一,毕竟其他类人机器人都设计成一种人形形状。我们希望它有所不同,这个形状是为了表示一些友好和开放。」
「为了取得成功,类人机器人必须超越人类边框」,Playter 说道。
类人机器人的下一步
当前,一些机器人公司可能已经在讨论「通用类人机器人」,但其系统一次只能扩展一项任务。然而,Playter 表示波士顿动力不会在 Atlas 上采用这种方法。
「我们肯定会自己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而不是构建一个平台。我们的经验是,快速发展的方法是专注于应用程序并解决问题」,Playter 说道。
波士顿动力最近向开发者开放了 Spot 的强化学习算法。这项工作将为 Atlas 不断增长的技能奠定基础。
今年二月,波士顿动力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液压版本的机器人与汽车支柱的交互。
Playter 表示:「我们在动态机动性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这意味着我们很强大,而且我们知道如何在容纳较重的有效载荷的同时仍然保持巨大的机动性。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优势,能够拿起沉重、复杂、巨大的东西。视频中的那个汽车支柱可能重 25 磅。」
波士顿动力表示后续将发布更多视频,展示 Atlas 在现实世界进行的更多物体操作。
参考内容:
https://techcrunch.com/2024/04/17/boston-dynamics-atlas-humanoid-robot-goes-electric/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