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鹏
来源:荒原投资凌鹏的策略随笔(ID:lingpeng_80
我最近看了一本好书,格林沃尔德的《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的头号投资法则》。此书不厚,上半部分讲解价值的三个来源,理论性强但实操更强;下半部分罗列八位价值投资者,用他们的实战案例验证前半部分的理论。
我读此书最大的感觉是“似曾相识”,原来很多我冥思苦想、实战积累的心得体会都已经写在书中。所以说“投资不需要原创,阅读并模仿即可”。纪晓岚奉命编撰《四库全书》,阅读不可不广,但终其一生并未著书立说、仅留下一本《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因为他觉得“所有思想都已写入书中,无需再原创”。
我一直说现如今A股的投资者是幸福的,因为当下有大量的投资书籍可以借鉴,互联网发达大大降低了知识的可获取性和信息传播速度。我记得25年前我们读大学时,根本接触不到西方的投资经典,学习的都是类似《短线是金》、《与庄共舞》等地摊货。
我在学校给学生讲课的时候,经常说“要学好教科书,读书期间少参加社会实践,因为以后还有大把时间,而人生可以这么集中全职读书就这么几年”。但似乎效果甚微,大部分人鄙视“教科书”,而他们之所以能听我讲课也是因为参加了某些社会实践、例如券商组织的投研训练营。
实际上,在我从业的20来年,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能否走远取决于其内在底蕴,而这些底蕴更多在大学期间形成、而非工作后的觥筹交错。我最初的职业理想是“做学术”,所以花了好多年认真阅读、思考教科书,并且我在复旦最喜欢听讲座、特别是文史哲类。我当年就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同学天天去实习、晚上只是回学校睡个觉。或许这些人更容易进入职场,但其实失去更多。
很多人都觉得“教科书”无用,和实践脱离太远。教科书当然不能马上应用于实操,大学又不是培养技工。这些教科书是无数先贤通过各种努力从现实生活高度抽象出来的“压缩饼干”,要把它们还原应用还需要一个“解压”的过程。但正是因为它们高度抽象、符合逻辑,所以能做前瞻推演、先人一步。我自己在20年实操过程受益良多,案例比比皆是。比如说2015年8月18日的股灾2.0,8月11日人民币“汇改2.0”就是一个重要的引线。当时刚刚经过股灾1.0,市场风声鹤唳、非常依赖货币放松。而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在一个资本不能自由流动的市场,一旦汇率有贬值压力、货币放松就会受到钳制。所以,8月11日当我看到“汇改2.0”第一反应就是“坏了”,而很多基金经理连蒙代尔是谁都不知道、自然不可能知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A股直到一周后才有所反应。再比如我们在2021年初重仓买入“中石油”,就是根据最简单的资产定价模型,很多客户看了我们的组合直摇头、觉得怎么会买这种股票?
我自己在实战的过程中,经常有一种感觉,就是过段时间就会发现自己冥思苦想的结论其实人家早就写在书里了。只不过,没有这种“冥思苦想”的过程也未必知道书中到底写了什么?很多经典理论都是大家高度抽象后的成果,这种高档货自然不会如Handbook那样简易操作,但真正细品会大有裨益。
现如今,资本市场在海外已发展多年,诞生无数大师,这些人穷极一生才写了几本著作,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不看这些著作?即便从功利角度,这都是最好的赚钱方式。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调研和交流,而是阅读和思考。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