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兴杰
最近有媒体报道,广州市花都区一栋50年楼龄的住宅危楼,居民自筹800万元,将在原来楼房的位置上,重建一栋新的电梯楼。

这件事情成为新闻,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危楼的原址重建,这种事情在中国不多见。居民自筹款项修建,更是极度稀少。二是整件事情从动议到施工,前后仅用了半年时间。这么短的时间,一般小区要想收齐物业费,都显得很困难,原址建楼这么大的事,竟能如此顺利?
仔细阅读新闻,发现真相隐藏在细节里。
这栋五层危楼年久失修,墙体开裂,早被鉴定为D级危楼(《危险房屋鉴定标准》最严重的一档)。多数居民都已搬离,只剩下二十多户,大多是退休老人。估算建楼的费用,平均到每户,需筹款约30万元,一些老人拿不出钱,反对建楼。
广州市花都区住建局的公务员会同街道人员,上门劝说,并拿出方案:政府将对项目整体补贴50万元;针对困难住户有专项补贴(每平方米补助1000元),还联系银行低息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些因素的加持下,项目顺利推进,所以只用了半年,就启动施工。
倘若该栋旧楼规模很大,楼况稍好,还住着很多人呢?难度大概要翻好几倍。没有政府的积极介入,劝说协调,财政补贴(这大约是决定性因素),这栋旧楼的重建,则几乎不可能。
细节信息补齐,事情的全貌浮现,我们看到熟悉的那一面:中国的危楼原址重建,实际上非常困难。城市的危楼旧楼见过不少,居民自筹经费拆危重建,这种事情绝无仅有。事实上,这也是广州市第一个政府指导下的该类项目,带有探索的意味。
住宅维修基金不好用
中国当下的城市楼房,大部分是近三十年建成,楼龄还短,大多不构成危楼,但也有需要加固、修补、美化的情况。
许多城市中心区或老城区,1980年代以前建成的老房子,大多进入了旧危楼范畴,需要加固重建,有的甚至需要安全鉴定,才可以继续使用。
有城市社区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不要说拆楼重建这种大事,就是动用住宅维修基金(即公共维修基金),对楼房进行必要修缮,也是千难万难。
法律规定,住宅维修基金属于业主共同所有,业主大会做名义管理,物业公司根据需要发起使用。
现实中,物业公司大多怕麻烦,多由业主提申请动议,业主大会做表决,再由物业公司递交报批手续。过程非常麻烦,不只是程序繁琐,很多现实阻力就难以克服。
中国的城市社区大多分期建成,维修基金的收费标准不同。维修基金的业主分户账面余额不足,则需要补足。业主不补交怎么办?很难解决。
大量小区有商品房、回迁房或安置房,物业费矛盾就一直很尖锐,征收维修基金更是难上难。大量旧小区甚至没有维修基金这回事。
更常见的情形是,同一个小区的不同业主,他们对物业破损的耐受程度不同,对维修基金的使用方案有分歧,许多议事讨论就会搁浅,很难通过。
社区公地悲剧
住宅老旧破损,妥善修葺并美化,有利于提升居住质量,拉动房价和房租,进而提高大宗财产价值——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对业主都很有利。倘若危楼原址重建,更是天大的好事。
可一旦涉及众人利益时,情况就变得复杂。有的人面临实际困难,拿不出钱来,有的人觉得获益不足,还很怕吃亏。还有的人,纯粹只想“搭便车”。老旧楼房加装一部新电梯,往往要拖好几年,邻里吵得老死不相往来,何况修楼建楼这样的大事。
中国的城市居民买房,所获私有财产的范围很有限,基本只限于房屋之内。房屋之外从走廊到电梯,再到楼房墙体,小区绿地,都属于共有财产。看似人人有份,行使权利时又受到诸多掣肘,保障利益的成本极高。
而社区公共区域的财产价值,又占到居民房产价值的很大比重——某种程度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部分的财产价值,贬损毁灭得最快,居民很难补救。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在社区共有财产这件事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美国佛州公寓的倒塌
不只中国城市社区如此,美国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美国城市公寓住宅的所有权,大多属于某一家公司。公司委托物业公司管理,向住户收取房租。有单一的管理者,公寓住宅的建筑安全、基础设施(水电燃气等),就算是有了保障。
公寓住宅的安静整洁情况,实际还是差得多——公寓房租本来就不高,租户参差不齐,管理成本还很高。业主公司和它雇佣的物业公司,对此很清楚,对一般的小毛病,也就听之任之。
类似中国城市住宅的产权模型——众多业主名义上共同拥有小区或一栋楼房,其实业主的有效产权只限于自家房子,公共区域由物业公司管理——这种住房情况,实际还要糟得多。
2021年6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栋12层公寓楼发生坍塌,造成97人死亡,1人失踪。这栋大楼的楼龄超过40年,上百单元里住满了业主,楼内有物业公司,楼下还有游泳池。从外观和建筑情况看,它不是传统意义的老破楼房。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公寓大楼倒塌事故:佛州大楼倒塌
大楼倒塌前几年,陆续有建筑设计商、业主、物业公司反映,大楼存在原始设计不合理,墙体开裂、建筑渗水等情况,需要加固维修。
由于维修费用高昂,业主们不断拒绝,并将安全警告视为建筑商的伎俩。出事前几天,泳池建造商还指出,泳池渗漏已让车库到处是积水,情况危急。这样的警告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佛州公寓倒塌并非意外,它在众人瞩目中奔向毁灭,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保护住宅,保存财富
当前中国有数量更多、楼龄更老、情况危急的老旧危楼。要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除了重视建筑安全,常修常检,更要在机制上解决“修楼难、重建难”问题。
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什么住宅应修缮,适用何种表决程序,如何收费和分配利益,这些都需要理清楚。
广州市花都区“危楼原址重建”项目,就是做这样的探索。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财政资金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这样的推力,显然不可持续。
关于老旧楼房维修重建,很多人嗤之以鼻——住房用地使用权才70年,城市住宅设计寿命才50年,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呢?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法律规定,中国住房用地70年使用权届满,将自动续期(可能涉及费用问题)。城市住宅设计寿命是50年,这50年,是指设计寿命时限内,正常使用,一般不需要大修。50年期满,建筑质量完好,符合安全标准,还能正常使用。
中国有建成超过50年的楼房,它们经过妥善保养,还正常使用。解决“修楼难、重建难”,不仅解决危楼问题,更利于长期财富保存,财产传承。
中国人买房,往往集齐好几个钱包,花费数百万元之巨。住房是多数家庭的最大宗财产,一般都想传承两三代人。这些财产的存续保值,具有很重大的意义,需要所有人的关心。
在更大的话题上,还需要讨论新的住房模式。增加建设用地供应,放开对独栋和别墅的管制,让普通中国人也像美国人一样,能够享受一宅一户。
当每个家庭自负其责,管理自己的住宅,“修房难”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下一篇文章,我会谈这个话题。
翻译新作,欢迎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