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炳亮
转载:必记本
直播预告
01
一生最大的遗憾
20世纪80年代行将结束的时候,章开沅向教育部领导提出,希望辞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职务,出国留学。
这一年,他已63岁。岁月不饶人,他已错过多次出国访学机会,再迁延下去,恐怕真是时不我待了。
上世纪80年代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在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后,章开沅迎来了其学术生命的盛大年华,几乎每年都有论文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这两个最重要的历史学学术期刊发表。他和林增平教授共同主编的三卷本《辛亥革命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984年,在辛亥革命研究室基础上,华中师范学院成立历史研究所(注:后改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章开沅为第一任所长。也是在这一年,国务院任命章开沅为华中师院院长。这一任命颇出人意料,因为此前章开沅不是校级领导,毫无资历可言。
原来,教育部在上年年底华中师范领导换届时,可能是出于华师派系林立的现状,专门派人事司前来主持一次民意测验,结果章开沅得票全校领先。章开沅一介书生,不属于任何派系,又是年富力强的知名教授,得票领先也在情理之中。加之当时贯彻邓小平提出的干部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使得章开沅一下子冒尖了。
对于是否接受教育部的任命,章开沅有过犹豫。他担心自己没有行政经验,能否挑得起这副重担;更重要的是,担任校长,意味着将会把大量时间耗费在行政事务上,势必影响自己做学问。他向教育部领导坦率表示只干一届,四年一到他就卸任,回归学术。
章开沅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时期在艺术节上欣赏学生表演
但这一干就是六年。在一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会议上,他向国家教委常务副主任何东昌当面递了一张纸条,大意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留过学,没有在国外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学习,我想补这一课。会后,何东昌口头表示可以,但不必辞职。
1990年春,章开沅以自己“年事已高,力不胜任,而且很想在晚年圆一次留学梦”为由,正式向国家教委提出书面辞呈,请求辞去华中师大校长职务。又过了一段时间,何东昌到武汉调研,章开沅问起这事。
这一次,何东昌很客气地说:你先出国,我们来物色人接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你还得回来。”这当然是场面上的客套,等于是给章开沅开了绿灯。
02 
初抵大洋彼岸
1990年8月21日,章开沅抵达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这所老牌的常青藤大学给了他一个客座研究员的名义。除合作研究外,还要在该校历史系开设一门中国史课程。这怎么看都不像是章开沅想要的“圆一个留学梦”。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高层访问学者。在他人的眼里,一个64岁的大学校长,怎么可能是一个留学生?不过,在章开沅的内心,他确乎把此次出国当作留学看待。年龄大,所以才要“补课”。校长留学?当年蔡元培还辞去教育总长职务携妻赴德国留学呢。
普林斯顿大学对章开沅甚为礼遇。安排他住在神学院附近的一所专为高级访问人员提供的公寓楼(章开沅译为蟠音堂),他住顶楼,三室两厅,是神学院最好的一套房子,环境极为清幽。对于一个本该退休安享晚年的学者,独自在国外工作和学习,肯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他得一切从头学起。在国内当校长,办什么事都有人张罗,在家里,他也是甩手掌柜。可是在这里,办任何事都得靠自己。他学会了烧菜煮饭,学会了在超市淘便宜货。由于资助经费没到位,他不得不精打细算。当他学会熨衣服,试着用自己买的电动刀剪对着镜子给自己理发时,他的成就感不亚于在学术期刊发表一篇得意之作。
他不会开车,好在邻居和附近的留学生、访问学者乐于载他一起出门。章开沅有较好的英语底子,但毕竟平常少用,好在普大校方考虑周到,给他指派了专门的英语教师和接待家庭。他经常有意识地去邻居家串门,与社区各个阶层多接触,既与社会密切联系,也是为了锻炼语言。因为每天都要讲英语,他感觉进步较快。
人到晚年最需伴。“夜深人静,独居高楼,倍觉寂寥”。(注:见章开沅日记)写日记能稍稍缓解情绪。同时,客居的寂寞唤醒了他的文学之梦,更使他对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意境有了切身体会。他将深有体会的几句诗用毛笔写成对联挂于墙壁。王韬的诗“异国山川同日月,中原天地正风尘”不正是他眼前经历的真实写照吗?
王韬(1828-1897)是中国近代早期开眼看世界的人,也是晚清朝野为数不多的清醒者,虽然不断碰壁,而不改初衷。尚戴头颅思报国,犹余肝胆肯输人”。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依然曲折,而知识分子的忧民之心、报国之志依然不改。苏东坡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则时时提醒着他不能虚度年华。是啊,海外羁旅,虽然寂寞,可是换来了以前最为稀缺的时间。读书、思考、研究学问,不正是他所要的生活吗?何况,“惟有读书,胜似杜康,治学亦可忘忧”。(章开沅日记)
章开沅很快就有了一些患难与共的朋友。比他小两岁的武汉大学王文生,是古代文论专家,上世纪80年代末期出国讲学,这时恰好在普大任教。年龄、经历相仿的两位老教授,成为这一阶段相濡以沫的密友。还有公寓楼下从南非流亡而来的资深牧师JosephPrakasim夫妇,或许是同样远离故国,或许是同样心灵孤寂,他们经常串门,牧师夫妇还总是开车带他在附近走走。
章开沅还有很多学生在普大和附近的耶鲁读书,有些是本门弟子,如马敏(其时在耶鲁访学);有些非本门弟子也非常亲近,如罗志田(注:其时在普大读博、现为川大教授);有些非亲非故,只因为是从华中师大来的,从武汉来的,或是从中国大陆或港台地区来的。他们会经常打电话或跑来看他,一半是怕他寂寞,一半是讨论学术。他自嘲:可笑我已成为中外博士生的课外咨询友人了。”(章开沅日记)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在金陵大学历史系读书时的同学陈大端、牟复礼,时隔40多年之后,竟然在普林斯顿重逢了。
远离故国的日子,使他格外地怀念起家庭的温馨、同事的情谊。虽然装了电话,但章开沅嫌国际电话费太贵。他特别喜欢写信。写信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开信箱、读来信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把“无信、无客、无电话”的日子称为“三无”。“三无”日子,最是寂寥。尤其是当外面下雨或大雪纷飞,他只能躲在家里。这时候,书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03
回归纯粹的学术生活
章开沅回归为一个纯粹的学者,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除了偶尔外出购物、见见朋友,做点家务活,其他时间他都在翻检资料、读书写作。相比国内行政事务缠身,许多无聊应酬,这样的生活可称惬意。他深知“出国不易,千万不能荒废时间”(章开沅日记),因此总是把时间排得满满:早上精力最好,用来写作;下午出门办事或会客;晚上读闲书或看电视。
普林斯顿大学对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他在普大开的课程迟至1991年2月4日才第一次上课,以课堂讨论为主。他有大量的时间泡在图书馆。他经常光顾神学院的Speer图书馆,因为他对中国教会大学,乃至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东亚图书馆与他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他便“逐架翻检”,希望不至错过重要史料,期待有所发现。他花了大量时间在读书上,或许这是自青年时代求学之后他读书最多的一段时间。
他参与主编的《辛亥革命历史大辞典》本是旧著再版,其首发式竟上了新闻联播。对此章开沅深为感慨,早年他研究辛亥革命,门庭冷落,真是今非昔比啊。可是太冷与太热,都不正常。他在国内时也曾听闻,某些大员对学者们“不识抬举”颇为不解,“其实真正的学者与著作何需抬举?一心想别人抬举,出不了好著作与好学者。”(章开沅日记)互相抬举,实为官场习性,学界更重人格独立,成果如何,大家自可独立评判,何须抬举?章开沅特别欣赏楚图南的诗句: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04
美国观感的改变
长时间住在美国,使章开沅可以深入思考关于美国的某些说辞。
他刚来美国时,就有人对他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他已渐入暮年,似乎提前进入坟墓了。天堂战场都好理解,为什么是老年人的坟墓呢?他并没有觉得美国的老年人活得不快乐。慢慢地,他发现这说法太“中国”了,美国人非常独立,子女长大,各有家庭,并不住在一起,从中国人的视角,美国的老人非常孤单,无人照顾,老无所依,这不就是提前进了坟墓吗?
普大对他照顾得很周到,刚开始他以为那是因为自己是大学校长、著名学者的缘故,可是时间久了,他发现新来者,包括普通的交流学者,都有这样的待遇,美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能更快地融入美国社会。起初他对这些安排多少有些疑虑,因为在国内接受过很多这样的教育:人家主动接近你,是想拉拢你,是一种渗透。可是他想,如果这种正常交往也算是渗透,要么是人家的渗透水平实在很高,高到人人都乐于接受渗透;要么是我们自己的觉悟太低,低到忘记你所肩负的崇高使命。
他来美国的时候,正是中美关系冷到冰点之时,可是除了中国研究明显降温之外,他并未遭遇任何白眼和冷遇,倒是遇到许多乐于助人的热心人。有一次下大雨,他要去邮局办事,一对青年夫妇看他东张西望找路,过来主动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因为下着大雨,他们执意要开车送他去。到了之后,他办完事出来,他们竟然还在门口等着他,要送他回去。他执意不肯,觉得太麻烦人家了。青年夫妇告诉他,因为雨天路滑,视野不好,特别是行人要穿过高速路,太危险。最后,青年夫妇还是送他过了快速路才放心离去。
还有一次,他收到一封美国邮局寄来的道歉信,原来是他写给女儿章雪梅的信被邮差误撕,邮局退回该信并致歉。这件事,也让他感慨不已。
05
“西游记”中“一个特有的篇章”
章开沅晚年留学,从美国的东岸到西岸,又辗转到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期间还访问了法国和韩国,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研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4年3月8日,章开沅回到武汉,结束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海外之游。1995年春,章开沅作为“黄林秀莲访问学人”赴香港中文大学访学半年。前后四年多的这一段海外留学(访学或游学)经历,无论是对章开沅的人生,还是学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学术上,章开沅迎来了又一个高峰,他接连出版了有关教会大学、中西文化交流和南京大屠杀的研究论著。这三项研究,任何一个学者只要在其中一项能够做出成果,都可以成为名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这三项研究的前驱,章开沅的开创性贡献还带动了华中师大学术团队的整体进步,进而推动了中国学术界在这三个领域的研究进程。如果没有“海外之游”,也许他只能继续“吃老本”,做辛亥革命的文章;如果他还在当校长,他还可能变成一个委身事务的官员,而学术的章开沅或许就成了史学界的传说了。
羁旅海外时,章开沅写过一首诗:“人生识字始忧患,梨枣贻祸怨文章;老来性情转恬适,无憾岁月乃平凡。”(章开沅日记)从国内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到海外做一个纯粹学者的云淡风轻,章开沅的性情确实“转恬适”了。他妻子曾对王奇生(章开沅的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说:先生从美国回国后,性情变温和多了。”
章开沅晚年留学写有日记,留下珍贵的“雪泥鸿爪”。
2017年10月,香港开源书局出版《北美萍踪:章开沅日记(1990-1994)》。为该书作序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称誉章开沅晚年留学是中国近代的“西游记”(指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西方留学潮)中“一个特有的篇章”。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作者:金炳亮,转载:必记本,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