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瓣膜路,CHINA VALVE(HANGZHOU)聚焦心脏瓣膜病的介入诊疗,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更把民族的,变成了世界的。
如今,CHINA VALVE(HANGZHOU)为国内广大心脏病学领域专家、学者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医学的窗口,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十年的进步与发展,蕴藏着国内专家同道们精益求精的从医态度、引领前瞻的专业水准,更铭刻着国际心脏病学的多位“重磅”专家为之奔走、奋斗的身影。
2024年4月15-21日,第十届CHINA VALVE(HANGZHOU)即将隆重启幕。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创始人、CHINA VALVE(HANGZHOU)联合发起人之一、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Martin Leon教授接受了严道医声网的采访,分享了他与CHINA VALVE(HANGZHOU)一路同行的收获,在对话中把握心脏瓣膜病诊疗与研究的发展方向
 Martin Leon教授
 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01
“首次参会后,我成为了大会的头号粉丝”
在谈及首次参会的场景时,Martin Leon教授依旧记忆犹新。
“当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邀请我一起搭建并出席CHINA VALVE(HANGZHOU),我知道这是全球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国瓣膜大会,所以欣然同意了。”
第一次参会时,Martin Leon教授就被会议展现出的前沿化、国际化、学术化所深深吸引,“CHINA VALVE(HANGZHOU)内容丰富,会议从创始之初就致力于发展成一个国际化的论坛。所以我参会的时候,已经有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等不同国家的专家,与中国学者交流学术问题。”
当时,恰逢TAVR技术日新月异,Martin Leon教授围绕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治,高危或外科手术不耐受患者如何做TAVR手术等相关内容,与参会的各国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多年的参与也让Martin Leon教授与王建安院士,以及中国专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如今,CHINA VALVE(HANGZHOU)历经十年发展,已经成为了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对此,Martin Leon教授给予了中国专家高度评价:“CHINA VALVE(HANGZHOU)的会议质量非常高,学术内容非常前沿和专业。我第一次参会之后,就已经成为了非常支持且持续关注CHINA VALVE(HANGZHOU)动态的一个粉丝了。”
02
TCT和CHINA VALVE(HANGZHOU)殊途同归
或许Martin Leon教授与CHINA VALVE(HANGZHOU)的不解之缘,早在36年前就初见端倪。
1988年,Martin Leon教授创办了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致力于探索更多冠脉介入领域的创新疗法,推动新技术更广泛地普及,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来培养更多人才。
“我们希望能真正了解介入领域的两大支柱,即:
临床科学、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即循证医学
。并且,在临床研究方面,我们也一再强调需要
多学科的合作
,这里的多学科不仅仅是指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还包含了
跨专业、跨区域的专家。全球化和MDT(多学科合作)是我们创始的最初想法
。”

除此之外,TCT在办会形式和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并保持高度的灵活性,无论是介入领域、腔内影像及功能学技术的指导,还是创新器械、市场监管政策的不断革新,亦或是数字化平台、人工智能领域,都有全面而深入地前沿进展讨论。
“看到一些新药物、新器械的治疗,能够给全球心衰患者带来福音,是我们推进前沿技术交流和发展的动力,也是TCT秉持至今的原则”,Martin Leon教授强调。
这些原则,也与CHINA VALVE(HANGZHOU)的办会理念一脉相承。区别于国际上只专注学术研究的会议,TCT与CHINA VALVE(HANGZHOU)有着极大的包容度,工程师、临床医生、非医学专业的科学家、初创公司、知名企业等不同行业的参会人员,都能在会议中获益良多,共同探讨技术、分享临床证据,推动中国心脏病学的进一步发展。
03
积累循证医学证据,拓宽临床诊疗途径
而面对全球心脏病学领域未来的发展之路时,Martin Leon教授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表示,循证医学是基于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结合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做出临床诊疗决策,其基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了解某一器械或某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出现,并最终被写进指南,更安全、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诊疗。此外,当前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相应的算法,也可以助力广大临床医生,全面地了解某些技术、器械或药物在真实世界当中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之后的数据随访。这些耐久性等随访数据,对于像瓣膜这样的器械来说,会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Martin Leon教授表示。
第十届CHINA VALVE(HANGZHOU)即将到来之际,Martin Leon教授也期待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拓宽临床诊疗策略。国际心脏瓣膜病领域也能以更加开放包容之态,汇聚多学科力量,造福全球复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我非常支持和赞赏CHINA VALVE(HANGZHOU)在业界所做出的努力,相信CHINA VALVE(HANGZHOU)能够让业界的各位专家,了解更多、更前沿的知识,掌握领域内新技术,期待通过大会与大家建立友谊,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
附:采访实录
Q1:Could you still record the scenario by the first time you attended CHINA VALVE (HANGZHOU)?And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at?
您能分享一下第一次参加CHINA VALVE(HANGZHOU)的情境和参会感受吗?
I think CHINA VALVE (HANGZHO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uctural heart meetings in the world. Since I first attended I've been a loyal faculty member and a contributor in almost every one of the sessions, it's due to my respect for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that is presented at CHINA VALVE (HANGZHOU) and to the friendship that we've established with the leadership, including doctor Jian'an Wang.
我想CHINA VALVE(HANGZHOU)也是全球结构性论坛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大会。自从我第一次参会后,我就成为了大会的“忠实粉丝”,之后的每一次会议我都是参与者;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觉得大会讨论内容质量非常高,此外也在这一过程中和王建安院士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Q2:Could you still record the focus or the topics you communicate with the Chinese experts during your first attendance at CHINA VALVE(HANGZHOU)
您还能想起来第一次参会时,您与中国专家的交流都专注于哪些方面?
I know that it wa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meant to be an international meeting. So there were people from the region in Asia,but also people from Europe and a few peopl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In terms of the focus at that time,the major new structural procedure was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So most of the discussion with respect to the early days of CHINA VALVE(HANGZHOU) had to do with the use of tabby in high risk patients who are not good candidates for surgery.
我记得从会议创始之初就致力于发展成国际化的论坛,所以当时我参会的时候已经有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各位专家,当时TAVR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所以在大会上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关于高危患者,也就是外科手术不耐受的患者上如何来做TAVR。
Q3:How do you manage to balance clinical and evidence-based research in your day-to-day work?
您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如何做到兼顾临床诊疗与循证研究的?
We believe that clinical evidence 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safe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new therapies and that not every therapy works as intended and patient complications need to be balanced against the potential clinical benefits. Then we have independent committees that look at the evidence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that are memorialized in guidelines. And the guidelines require that a certain level of evidence be achieved in order to use and reimburse certain devices.Another important component is that we are at an inflection. where the opportunity to use what we call big data and real-world evidence will provide a new opportunity to see how these devices are perform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首先我们开展临床研究,最基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了解某一器械或者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我们希望临床研究能够在应用方面提供更多证据,最终写进指南,指导更多医生高效、安全地使用药物。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人工智能以及相应的算法来了解某一些器械在真实世界当中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之后的随访数据。
Q4:Would you please kindly provide a blessing or a greeting to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CHINA VALVE(HANGZHOU)
CHINA VALVE(HANGZHOU)马上迎来了10周年,能否请您说说对它的祝福或寄语?
So we strongly support CHINA VALVE(HANGZHOU) as one of the main educational outlets for practitioners and scientists to understand how people practice and how devices are developed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So we wish all of our colleagues at China Valves,great success,happiness,and a fulfillment with this meeting that allows them to restore some of the friendship relationships to learn many new things that will help them to understand medical concepts and most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gain insights that will improve patient care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
我们非常支持和赞赏CHINA VALVE(HANGZHOU)在业界所做出的努力,相信大会能够让业界的各位专家了解更多的、更前沿的知识,以及掌握领域内的一些新技术。在此预祝中国杭州瓣膜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大家在会议上可以建立友谊,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最终让中国乃至是世界的患者从中获益。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
2024年4月15~21日
期待与您相约杭州
共赴十年之约!
专家简介
Martin Leon
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 内科学教授、血管介入中心(CIVT)主任
• 美国心脏病研究基金会(CRF)创始人
• 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TCT)创始人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联合主席
• 作为心血管介入医学的杰出先锋,Leon教授以首要研究者身份参与50多项美国临床试验,开辟了诸多领域。这些临床试验包括STRESS,STARS,Gamma-one,SIRIUS,ENDEAVOR,以及最近研究经导管瓣膜病治疗用于主动脉瓣狭窄的价值的PARTNER
• 他是近2000篇经同行审评发表于顶尖医学期刊的文献与摘要的共同作者
• 在心脏介入临床医疗方面,Leon教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完成了1万多台操作
• Leon教授已获得全球20个专业成就奖项,并被授予雅典大学荣誉学位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