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这既是一种展示自我生活的方式,也是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手段。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社会交往在心理层面上达到了深度的互动。
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出发,这种互动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面临精神困境,不妨通过网络社交来进行一定的缓解;当然,应谨慎使用这种方式,避免在网络上传播消极情绪。
一次温暖的互动
一位小姐姐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她正坐在地铁上,眼神空洞,显得十分疲惫,肉眼可见的无助,配文是“下辈子不来了”。而就是这样一条简短的视频,居然引发了热议,评论区足足49万条评论。
这些评论中,许多人分享了自己的照片和心情,绝大多数评论充满了积极和鼓励的语言。有人分享了自己正在医院的照片;还有人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不多,但依旧积极面对生活的剩余时间......
“糖尿病7年啦,医生说我还有一年就失明啦,你看我一个人去吃海底捞很棒吧”
“18岁就敢跟白血病对着干,够勇敢吧哈哈”
正是这样一条视频和之后积极的评论,给了这位发布者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
她也在回复网友的评论中表达了感激:
“感谢大家的关心和鼓励,我在努力过好每一天。那天情绪特别不好,就随手记录了一下,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多人的回应。”
这一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网络环境中较为温暖的一次互动。实际上,从社交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个体遇到负面情绪,且处理能力达到极限时,个体倾向于以较为消极的方式表达情感。
而在行为上,这种状态通常表现为回避或沉默,这也被视为个体在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保护。
但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不会使个体感到更好,相反,它可能会加剧个体的心理负担,使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加深远。
艰苦的日子与社会的边缘人群
事实上,这位网络博主所分享的经历及其所经历的困境,正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会面临的情形。观察社会的结构,我们不难发现,位于顶层的精英群体实际上只占了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属于普通阶层。
这个群体,我们也许可以称之为“社会的基层”——这个称呼并没有贬低的意味,而是从生活的各个维度如生活状态、生活水平以及心理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得出的结论。
当这样的观念在人群中形成时,便会孕育出一种特殊的基层心态:
基层人群在认同自我时,情绪上更容易变得敏感且易怒,变得小心眼儿,而且视野相对狭隘。
这也导致他们会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怀恨他人。这是由于许多处在社会边缘的人士,日复一日地为基本生计奔忙,借用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来解释,他们连自己的基础需求都难以保障, 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心理抚慰,自然没有余力去关心。
最近几年,因为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不容乐观,许多人在这三年里面临了生活的困境和压力:一些人面临收入减少、家庭关系紧张,还有人失去了工作。
因此,疫情结束后,很多人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生活和消费模式,甚至不自知地陷入了之前未曾经历过的生活困境。
换言之,许多人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社会边缘的一分子,自然也就渐渐形成了之前提到的边缘社会的心理特征。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