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30个城市都已经掉到了坑里。
当年的合肥市政府凭借着惊人的眼光,先后赌对了京东方、长鑫半导体、兆易创新和蔚来,成为最负盛名的“政府风险投资人而合肥当地也凭借着众多的产业链聚集达到了年均13%增速的傲人成绩。
这引得一众地方政府羡慕不已吗,都想纷纷效仿,成为第二个合肥
那能投什么呢?
新能源汽车不是挺火的嘛,那我们就去卖水给淘金者!
于是各地纷纷下场搞起锂电池产业的布局(锂电池是电车的核心)。
“锂电之都”概念一时间爆火各地,各地争前恐后抢当”锂电之都“,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就有超过30个城市提出过成为“锂电之都”。
而为了搞锂电,各个地方政府真是一点都不含糊,全是大手笔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3年,我国电池产业新投资项目高达403个,其中328个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达1.4万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金额超43亿元;预估全部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8万亿
各地态度很鲜明:各种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惠、资金支持,只要你来我这干,条件随便你开
有的城市甚至饭都要吃不上了,工资都开不出来,问他“三保”民生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可能还要说没钱,但你要说起搞锂电来,那几亿几十亿的钱又凭空冒了出来
也是挺有趣的。
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带来的是锂电产能的迅速膨胀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我国2023年总计上马锂电产能将近5000万Wh, 而去年一整年的锂电池需求也仅为1000万Wh,即使算上客车、大巴等用车,也只有1200万Wh的需求。
产能是需求的4倍不止
后果就是锂电池价格一路狂跌,碳酸锂的价格从去年巅峰的60万/吨跌到现在不到10万块钱一吨。
有的地方,工厂还没建好,就已经开始亏了。投入不但收不回,甚至影响到了本级财政的正常运作,已经是焦头烂额,但又没啥好办法,只能选择咬着牙硬抗
而有的地方,投资的钱全靠举债借来的,现在不仅没钱开工,利息还一天比一天沉重,甚至招来了上级部门的紧急介入,撤职的撤职,问责的问责
不仅仅是锂电池,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储能、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都是产能盲目扩建的重灾区
而地方政府盲目扩张的背后:
是地方招商引资格局的激烈竞争。
是地方扩大税收和产业规模的经济冲动。
地方政府们为了”政绩“而不断盲目投资、过度投资、重复建设,最终留下了一堆烂账和一堆废铜烂铁
中央也是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今年一开年,国务院就发文全面暂停12个省份的基建和上马项目,未开工的全部作废,已开工的也必须全部暂停
而最高层也是在今年两会上一针见血的提出:搞新质生产力,不要一哄而上,搞到最后全是泡沫
未来的日子还得紧。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 END —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马江博的趋势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