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马江博,关注我,看清形势,看到趋势。
谈谈爆火的小米汽车,但是我要换个角度。
昨天su7发布会雷军雷斯克同学搞了一场经典营销,让所有新势力都感到了威压。
不过今天我不解析小米汽车本身,反正汽车技术我也不懂,我从自己擅长的政治经济角度说下小米汽车胜利的原因。
这里我要先说一下榨菜行业
涪陵榨菜相信大家都听过,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榨菜这个行业极其内卷
全国将近4000家榨菜企业,全行业产能过剩、高度竞争
但奇怪的是涪陵榨菜却能连年业绩增长,成为唯一的上市榨菜企业,凭的是什么呢?
背后的原因我概况一下,大概有三点:
一是消费降级,二是优势定价,三是紧靠当地政府
这分别对应着经济环境、商业策略政策资源支持,这也是涪陵榨菜在众多竞争者中杀出重围的秘诀。
而现在小米汽车的火爆也正是符合了这三条。
消费降级优势定价就不多分析了,我说下紧靠当地政府也这个关键。
小米是怎么做的呢?
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和北京市政府深度绑定
北京市政府对进军新能源的诉求非常强烈——油车时代有奔驰等一众大厂,但到了电车时代却没有拿得出手的车企。
上海有tesla,深圳有比亚迪,广州有广汽,合肥有蔚来,而北京呢?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北汽新能源,但2021年后也逐渐掉队了。
首都啊,居然没能抓住新能源浪潮,这还能行?
因此,北京是地方政府中最急最迫切的那一个。
小米正是看中了北京的“急”和北京市背后的巨大的资源政策支持,选择在北京”定居“
而小米更加聪明的在于——只背靠北京这颗参天大树,而不搞八面玲珑(或者说多地开花)。
诸如“蔚小理”他们都是在各地建厂,比如西安、合肥、成都、重庆都有他们的工厂,造车新势力们对哪个城市都不过度依赖
美其名曰“分散风险“或者”优化供应链”,但后果也很明显,哪个城市也不会倾尽全力去帮他们。
但是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一些难题发生在小米汽车身上,可能愿意出手撬动高端资源的会是谁呢?
毫无疑问是北京,要知道,砸了小米汽车的碗就是砸北京汽车产业的锅!你叫北京怎么能忍?
而北京给与小米汽车的支持远不止如此:
小米汽车不好搞的新能源造车资质,是通过北汽集团解决的,北汽的唯一股东就是背后的北京国资委;
小米没有工厂,北京政府就从选址建厂、环评审批、生产等方方面面来给与最大支持;
小米需要资金,北京就让工行、农行给贷款,甚至拿出财政来补贴。
北京还在数不胜数的方面给予小米汽车便利,给小米铺平道路。
可以说,没有北京市政府,就没有横空出世的小米汽车小米的造车梦,就是北京梦
这一点上,雷军雷布斯同学站位和表态都是妥妥的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他郑重感谢:“是北京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汽车”。
嗯,领导们估计都很开心。
城市孕育产业,产业驱动城市,尤其是当下,城市竞争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而其中的巨头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必须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时代的关键命题
最后,大家会选择小米汽车吗?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 END —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马江博的趋势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