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
罗永浩发了条长微博,他讲到自己朋友家的两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状况:
明明在家都活蹦乱跳的,可在私立小学面试环节,两个孩子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僵住了。
不仅说不了话,连你叫什么、你几岁这些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老大还严重到笔试时,连试卷都没有打开。
换了几所小学,都是如此。在面试之前表现的都很正常,可一到面试,两个孩子就会僵住,使出全身的劲儿,也只能发出蚊子大的声音。
朋友费尽心思给孩子找到一所生源不足,不需要面试的学校。
可没过几天,他又收到学校打来的电话,校长亲自找到他说:试了很多办法,也没能让孩子在学校开口,现在已经有家长投诉,不要让孩子跟他们一组。
担心孩子以后在学校被孤立,建议朋友先把孩子领回家解决心理问题。
罗永浩的朋友最初也是一头雾水,查了资料,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后,才最终被确诊“选择性缄默”
我以前从《选择性缄默资源手册》上了解过这个症状:
选择性缄默最显著症状就是在有的场合下能自由说话,但有的场合却无法发出声音,更严重的甚至会全身僵直,无法动弹——并且,这是无法控制的。
看完这本书,我才想起自己的初中同学,也是类似的病症,上课从来不敢发言,和同学更是零交流,老师三催四请她也只能发出“蚊子”般的声音。那会儿全班同学都取笑她,说她是“哑巴”;任课老师也不理解她,几番鼓励下见她还是不肯“就范”,还会生气恼火,觉得这个孩子不可救药!我想起这个女同学的脸,似乎永远都是涨得紫红紫红的,我想她心里一定非常痛苦,可是根本没有人知道,她不是腼腆,不是内向,不是推一推就能突破自己的弱点,她是心里得了病!
据统计,选择性缄默症的患病率并不低,8岁以下的儿童,每140个人中就有一个出现这个症状,每所学校中就有一个或多个学生被不能自由说话困扰。
但选择性缄默却不为大众所知,甚至连专家都分辨不清。有的被误诊成语言发展迟缓,有的被误诊成自闭症,有的被说成简单的内向。
可下错了药,不管是强硬的要求孩子开口,还是委婉的鼓励孩子开口,都不会起到一丝效果,甚至会让症状更严重。
选择性缄默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长此以往,娃会对自己的评价降低,带着选择性缄默变成成年人,这对职场、生活的影响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在某种情况下开始不说话,或者有不说话的苗头了,一定要重视起来!尽早了解,才能将选择性缄默对娃的伤害降到最低。而这本书中也会有相应的引导方法,对在陌生场合不敢说话的高敏感孩子,也会有一定的启发!
01
选择性缄默不是罕症
选择性缄默症”顾名思义,其关键点就是“选择性”“缄默”,它的症状基本也都是围绕这两点展现出来:
1、选择性
在家中,孩子和父母交流并无特别之处,显得轻松自然。而一旦到了陌生的环境里,就像换了一个人,一言不发,或者用气息微弱的变声去和人交流。
2,缄默
孩子选择暂时关闭了语言通道,但并不是不具备这个能力。一旦到了让他感到安全的环境里,孩子就会再次打开这个通道,语言自然就流淌出来。
“选择性缄默症”发作的场景是可以被预测的,这种行为模式至少持续了一个月以上。
我在日本的一档纪录片中,找到了一位有典型症状的主人公。
14岁的mi酱有严重的选择性缄默症,在家里活动自如,能跟爸爸、妈妈、哥哥交流想法。
mi酱的理解能力和身体发育都是很正常的,她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多想说的话。在家里,她跟妈妈说过,想去蛋糕店做出让人吃了开心的蛋糕,她也真的做出行动了。
可一旦出了舒适圈,出了家门,再让她说话,她就会觉得喉咙发紧,四肢僵硬,连眼珠都动不了,宛如被施了定身咒。
到了学校这种集体生活的环境,情况就会进一步加剧,在老师面前她会身体僵住。

行动都僵住了,说话当然更不可能。
而除了无法和陌生人交流、课堂上不能发言带来的不便和误解之外,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在生活中还会深受其害:
明知有坏人要伤害自己,却无法大声呼救;身体受伤或不舒服,不能寻求别人帮助;还有日常情况下,上课时想上厕所,却不能向老师举手打报告等等……
02
三个因素叠加造成了“选择性缄默症”
看到这里,你一定很想知道,是什么促成了选择性缄默症呢?
往往有三个因素的叠加:高敏感的娃+触发事件+维持因素
高敏感的孩子容易焦虑,所以也更容易出现选择性缄默的症状。
但不是说所有高敏感的孩子都会发展成选择性缄默,后天经历的事件和生活环境也是叠加影响的因素。
比如在没有反抗能力的年纪,因为说话声音小被老师强烈批评或期待过,高敏感孩子就有可能把说话和恐惧联系起来。
触发了恐惧后,其他人对缄默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了说话和恐惧的联系。
如果家长和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孩子正在恐惧说话,都没有在行为上作出改变,孩子就有可能从轻度选择性缄默变成重度。
选择性缄默是如何形成恶性循环的↓
03
甩锅给“内向”,后果很可怕
选择性缄默症和内向虽然都表现为话少或者不愿意说话,但两者并不是一码事。
出乎意料的是,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可能并不内向。
《选择性缄默症资源手册》中有一个例子,桑德从2岁起就没有真正开口说话,大约4四岁时,他在幼儿园里不和成年人及不熟悉的孩子说话,6岁时,他只能和父母说话,连爷爷、奶奶都不搭理。
不出意外的,他被人说是害羞,“长大后会好的”。
可在被确诊为选择性缄默,经过对症治疗,进入一所新学校后,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说他在班级里有说有笑的,看不出和别的学生有什么区别;他们班级要进行一个团队展示,桑德竟然主动领导了团队,代表小组,在全班人面前开始讲话。
桑德的本性简直就是社牛呀!

这就是内向和选择性缄默的本质性区别:

内向害羞的孩子可能会担心说话,他们害怕一开口,因为自己表达不够流畅,或者说得不够好会引来嘲笑,所以有时候大人在背后推一推,或许他们会勇敢往前一步。
但患有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则是恐惧说话,你在背后“推”他,却殊不知他面对的是前方的“万丈深渊”。
不过,必须要说的是,内向的孩子大多也是高敏感的孩子,如果他们在准备好说话之前经常受到嘲笑或被打压,那他们也有可能会发展成选择性缄默症。
04
别犹豫,他们需要干预 
孩子是长大后自然不对黑暗产生恐惧了吗?
在《选择性缄默症资源手册》中,作者举了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虽然看起来是孩子自己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但事实上,是爸妈富有同情心的对待以及适当的支持使他们逐步克服了恐惧。
如果不顾孩子的害怕,反复将他们关在小黑屋里,他们长大后就在对黑暗感受到深深的恐惧感和失控感。
选择性缄默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会有一些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机遇,或者本身意志力强大,能克服自己的恐惧,但这只是几率事件,并不能保证都能有娃都能好转。
也会有娃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回避策略,发展出无益的思维模式,比如给自己贴上内向、害羞、固执的标签等,这会让选择性缄默更加难以治疗。
所以,在缄默症还没有根深蒂固时,干预才显得尤为重要
05
打破沉默,把家庭和学校作为起始点
鼓励和恐吓都不是缓解选择性缄默的最好方式,干预的宗旨应该是:减轻孩子对说话的焦虑。
👉家里,爸妈应该怎么做?
爸妈应该了解到选择性缄默的本质,它既不是固执,也不是故意不说话。并且公开承认孩子的困难,焦虑是存在的。同时向孩子保证情况只是暂时的。
在孩子准备好之前,不要逼迫孩子说话。如果孩子很难开口,也要接受孩子非言语交流的自发努力。 
另外值得单独提出来的是,当孩子僵住时,爸妈不要成为孩子的嘴替!不光是爸妈不应该,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告诉孩子的老师和朋友,不要着急替他作答。
如果孩子习惯了旁人帮忙代答,对方在场时,孩子就会扮演沉默者的角色。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提出问题后,先等待5秒,孩子可能会小声的做出回答,这时,不要让他们大声点。虽然不能替孩子回答,但是可以重复一遍他们说过的话。
如果孩子没有回答,还可以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或者把问题简单化,比如把复杂的问题变成选择题,“是x还是y”;或是变成判断题,孩子只需要回答“是”或“否”。
再等待5秒,如果孩子回答或做手势,就可以微笑并加以评论,以便让交流继续。
如果孩子还是没有回应,不要突然中断对话,可以说:“我们会考虑一下,对吗?”、“稍后告诉我”。
然后向另外一个人提出问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总之,要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不要让孩子再把说话和情绪联系起来。

👉在学校,社区或集体生活中,引导方法也很重要:
在家庭以外的社交场合中,可以帮孩子找一位“关键工作者”
关键工作者可以是老师或班主任,他需要被孩子喜爱和信任,并且要了解选择性缄默症治疗的原则。
他主要负责引导和推广孩子在学校谈话,并且将方案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目标。
下面的阶段性目标可以作为参考↓

说话的阶段性小目标:
创造机会让孩子说话
●与其他孩子一起唱歌或发出声音
●在继续说话前暂停几秒,给孩子创造出声的机会,比如对着叉子说,“这是一个......”等待五秒,如果孩子没有回应,再继续说“叉子”
●用简单词语交流,比如在集体活动中偶尔对孩子提出“你喜欢蝙蝠侠还是超人”这样的选择题
●用句子交流,比如对孩子说:“我不知道眼镜丢到哪里去了”、“我想知道这本书该放到哪里”
●连贯地对话,比如让孩子扮演“老师”或“家长”,关键工作者扮演一个总是做错事的“孩子”,比如坐在地板而不是椅子上,然后让孩子说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今天的文章,并不是想爸妈们对号入座、增长焦虑,而是希望,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请一定要对他们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如果你的孩子本身也是内向敏感型的,在社交场合也很羞怯的,那也要多注意引导的方式,不要用强硬的态度去逼迫,从“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到“选择性缄默症”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