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朔尔茨此行率领着一个庞大的德国企业代表团,在结束对重庆和上海的参观访问之后,今天,朔尔茨一行抵达北京,受到了中方最高规格的礼遇。
德国电视1台、《图片报》、《明镜周刊》等主要媒体都高度关注朔尔茨对中国的再度访问。
与2022年来去匆匆的“一天行程”相比,这次德国人做了充分的准备。

德媒称:作为总理,他从来没有访问过一个国家这么长时间。出访名单表明,企业管理层和政府都认为“没有中国不行”。
“没有中国不行”,这是德国以及欧洲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朔尔茨自2021年12月成为德国总理以来,给外界的印象总是犹犹豫豫,缺乏魄力,与默克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某种角度来看,与其说是朔尔茨率领德国企业代表团再次到中国访问,不如说是德国企业界在推着朔尔茨前往中国。
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德关系也已保持了至少14年的稳定,各方面合作广泛并且顺畅。
德国各大企业都是这种关系受益者,今年又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有哪家德国企业不想在中国市场更上一层楼?
朔尔茨专机上坐着的是豪华天团,除了三位内阁部长外,还有巴斯夫的薄睦乐、西门子的博乐仁、奔驰的康林松、宝马的齐普策、拜尔的安德森等企业巨头。
他们有些人刚刚参加过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现在又随团再来。
这不是因为大佬们有多清闲,而是他们要推着朔尔茨到中国去,同时显示一下德国工业界的实力和信心。
西门子首席财务官拉尔夫·托马斯(Ralf Thomas)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就表示:“如果你能经受住中国厨房的炙烤,那你在其他地方也会取得成功”。
这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德国企业打得过中国竞争对手,那么无论到哪都能成功”。

我们当然欢迎这种竞争,工业企业之间强强对决,无论对技术发展还是消费者权益来说,都是好事。

德企有信心,中企也有信心。
如果全球企业都在进行良性竞争,那将是全球经济的福音。

怕就怕某些人丧失了信心,用政治力量去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法则,去干扰正常的商业行为。搞所谓“脱钩断链”,将一切都装进“国家安全”这个筐里,一天到晚害人害己。
美国干的不就是这一套吗?还有个欧奸冯德莱恩在拉着欧洲配合美国。
朔尔茨对中国之行进行了精心安排,或者说有高人在给他出谋划策。
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是先北京后广州,朔尔茨这次是先重庆后上海,再北京,想把气氛一步步烘托起来,
先商业,后政治
,跟法国人反着来。

第一站为什么是重庆?
2011年3月开行的渝新欧,首开中欧班列先河,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
重庆借助渝新欧,成功打造全球最大笔电制造基地。
得益于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杜伊斯堡也由德国钢铁之都转型为欧洲物流中心。
重庆是中国西部经济中心,有许多德国企业都在这里投资,包括博世、巴斯夫等。

朔尔茨参观的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这是德国博世与中国庆铃汽车集团合资成立的企业,配备博世最大的甲类燃料电池(总成)研发中心,是在重庆落户的“西部氢谷”示范项目。

截至2024年2月,德国累计在渝设立84家外资企业。
再加上中国西南地区庞大的德国企业群,朔尔茨访华第一站选择在重庆,绝不是心血来潮。他向德国国内传递了一个信息:与中国脱钩是不可能的。
第二站选择上海,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2011年和2015年,他作为汉堡市长就来过两次。
中德在上海的合作,除了科技、金融领域之外,还有医疗、教育、职培、养老、城市管理等等。
更重要的是,上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这是一个市场信号。
在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制度性对手”的背景下,冯德莱恩,还有绿党政客也在逼迫德国企业对中国搞所谓“去风险”和“分散投资”。
90%以上德企并不想离开中国,大众汽车计划在中国投资25亿欧元,扩大安徽的生产和创新中心;西门子将加码11亿元人民币,扩建成都的数字化工厂;奔驰、宝马、默克集团等都有对华投资新计划……
但它们都需要德国政府的背书和支持, 以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
所以,朔尔茨作为德国总理必须来,而且还得表态支持中德合作。
但对朔尔茨本人来说,他是顶着巨大压力第二次踏上中国大地。
他谈不上诚意满满,只是为中德、中欧的务实合作而来。
他释放的信号是积极的,但德国三党联合政府仍然是各吹各号,他回去后,如何落实访华成果也是个问题。
德国经济部长并没有跟着朔尔茨来华,就是那个说“对中国不能再天真”的哈贝克(绿党)
他跟蹦床运动员贝尔伯克是绿党一对卧龙凤雏,但他偏偏又是管经济的。
对于他们来说,除了“价值观”,一切都不重要。
2022年,因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危机,德国小企业陷入破产潮,哈贝克却说,“不,不会。他们可以停止生产,但不会破产,不会陷入困境。”
在他眼中,仿佛企业税务、房租、厂租、机器维护费、员工工资、一家人的生活开支…都是不存在的。

德媒称,这次是朔尔茨不带他来。虽然德国政府没有证实这些传闻,但可能性很大。
否则,一个经济部长跑到中国大谈“价值观”,将会是怎样一种画风?
德国经济能保持稳定发展,得益于政治上的稳定。
德国自1982年以来,只有过四任总理(科尔、施罗德、默克尔、朔尔茨),但前三任总理居然都被贝尔伯克一杆子打翻,她还要求朔尔茨按照她的“价值观外交”搞外交。
中国不符合她的“价值观”,她就反对总理到中国访问。
有这样一个“拆台”式的内阁团队,所以说朔尔茨来一趟中国并不容易。

有人说德国是在唱双簧,但这也太高估了贝尔伯克,她就是个“无脑杠精”,连本职工作不会做。

德国总理出访,一般都是由外长去做前期工作,而朔尔茨则是自己去做的,她连陪同都不愿意。

她在上任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就对德国《日报》(Die Tageszeitung)说,她所理解的德国“外交政策”就是“世界内政”,不符合她的”价值观“的国家她就要干涉……
德国企业界对这位天才忧心忡忡,五天后,西门子公司总裁罗兰·布施(中文名博乐仁)在德国《商报》警告她说:不要与中国对抗,要尊重中国。
哈贝克的儿童文学写得不错,但对工业一窍不通,西门子这些工业巨头跟他是鸡同鸭讲,但又不得不讲,因为他是管经济的。
德国企业界只能去围着朔尔茨,毕竟,只有他是从基层干起,知道德国的现实问题和未来方向。

朔尔茨政府本应是比较轻松的,在默克尔这十六年耕耘之后,留下了很多果实,他们摘桃就可以了。
但三党联合政府却将个人感受(价值观)放在了最高处,果子颜色不喜欢,扔掉;形状不喜欢,扔掉;气味不喜欢,扔掉。

这就叫“崽卖爷田不心疼”,朔尔茨领导的就是这样一个内阁,他又没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哪一边的力量大,他就会被推向哪一边。
在德国国内,显然是工业企业的力量大。
除了内部问题,朔尔茨还面临着外部压力。
美国要求德国提升军费预算,以应对俄罗斯威胁,德国同意。
美国要求德国向乌克兰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德国同意。
美国要求德国拒绝使用俄罗斯能源,德国同意。
美国要求德国对中国“去风险”……德国不同意。
德国工业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两条腿:充足而廉价的能源和前景广阔的市场。
一条腿已经断了,现在德国在架拐走路。如果再失去中国市场,德国就可以直接坐轮椅了。
朔尔茨再访中国,他会得罪一些人,但他至少在维护德国利益。

不过,他也必须说些响应美国的话。
15日,他在X写道:“竞争必须公平:不倾销,不生产过剩,但要可靠地保护版权。我今天也在中国上海的第一站同济大学与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感谢交流!”

这不就是耶伦老太太念过的经吗?

德国才8000万人口,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他是在自打自脸,承认德国汽车是“生产过剩”,是“倾销”吗?这是何等的双标。
所以说,德国如果再不坚决摒弃“价值观”外交,不结束追随美国的政策,恐怕会万劫不复。
中国不想给德国上课,德国也不要想着“既要又要”,务实合作是最现实的选择。
否则,学费将由德国人自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