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漫天雪
我们常常说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我来举一个例子。
前几天我根据日本“朝日新闻”的采访实录《负动产时代》写了一篇文章中国要是像日本这样征税,很多人会疯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一个疑虑,那就是日本不但不动产的税收非常高,而且物业费、修缮基金等价格也非常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带着这个疑虑,我向好友古老板请教。他娴熟地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深厚的学术积累、强大的检索能力和丰富的商业经历,很快给出了初步答案:
正确!
原来是日本的物业管理员,也有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通过抬高职业门槛的方式控制从业人数,享受垄断利益;而对物业公司的组织形态和注册资本金的要求,目的同样在于此。由此,限制了供给,扩大了供需矛盾,抬高了价格。
想想韩国的医生罢工闹事吧,就是通过绑架政府的方式,设置较高的职业准入资格,排除竞争,独享医生职业共同体的较高工资率。
美国的汽车工会、钢铁工会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时候的所谓民主政府,变成了某一行业的打手,为了自己的选票利益,运用强制力替他们打压竞争对手,官商勾结,二者是反市场、侵犯他人财产权和剥削消费者的同谋。

民主,其实也就是这样运作的。
如果这太远,身边最常见的就是出租车行业。出租车通过高昂的牌照费等方式排除竞争,限制准入,由此就能独享垄断收益。他们对任何市场竞争都充满仇视,打砸网约车、将共享单车扔进护城河或者三环外的郊野垃圾场,都是他们干的事。
董小姐为什么要说,要按照最高质量标准来检验家电,要把企业往死里查,这样企业才活得好?她说出如此反智的话,是傻吗?当然不是。因为格力有最高的质量标准,据她说有1000个实验室,她财大气粗不怕查,但是没有达到格力这样的标准的,以及小企业,就活不下去。
她试图通过制定较高产品标准的方式排除竞争,由此市场上最好就只有格力一家家电企业。其做法侵犯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质量较差的商品的权利。要知道,商品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而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才是好。
美国、香港等地的劳务费和人工费为什么特别高?同样是这个原因。修水管的、装空调的、理发的、搞家政的,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考个证。持证上岗,从来不是他们宣称的要保障安全和质量等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准入难度的方式排除竞争。
更大的动作就是,限制移民,阻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同样是要减少外来移民的竞争。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上,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将世界各地工资率拉平的趋势,那美国人的工作效率跟中国人没有多大差别,甚至远远低于中国的工人,为什么能享受高工资?就是因为他们限制了外来移民,减少了市场竞争。
以上种种,都是在侵犯他人的产权——只准你搞,不准我搞;都是在剥削消费者,让人们不得不选择他们质次价高的商品。这将保护落后的产能,减少储蓄和投资,瓦解社会分工合作,启动贫困化进程,最终不利于所有人。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一个自由市场上,价格会越来越低,服务会越来越好,因为商家打动消费者、在市场中赢得优势的办法,就是不断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贫困阶层为什么现在生活比40年前好太多?就是因为商品在不断地降价,他们现在的购买力是过去的几十倍。老农现在200块就可以买一部手机,性能比富人过去使用的几万块的大哥大还要强。
市场经济,就是不断地将奢侈品变成生活必需品的过程。市场经济,是最有利于穷人的经济体制。
那么,如果没有天灾,其他条件不变,一种商品不降价却涨价,服务很差,一定不是市场出问题了,而一定是因为有各种管制和干预,破坏了市场进程。
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至于是什么样的管制和干预,各种管制和干预对市场影响的权重,这就需要搜集经验证据和进行历史地理解。但是经济学这个“技术精湛的医生”,已经给我们指明了“诊疗”方向。
有时候,有管制和干预,但是价格仍然在下降,我们绝对不能得出一个结论:管制和干预降低了价格。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虽然有管制和干预,但其力度还不足以将经济进步这辆列车彻底刹停。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些管制和干预,我们本来可以享受更低的物价,即更高的生活水平。
就像改开几十年,经济高速进步,但是M2迅猛增长,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说,印钱有利于经济增长。而是说,资本积累的速度,超过了印钱的速度,这两个因素,对经济进步起到相反的作用。
这同样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你要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找到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把前后顺序和相关关系,当成因果关系,更不能把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强行用“因为”和“所以”连接起来。
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跟物理学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人的行动没有常量,它没法进行实验室里的受控实验。历史事件总是多因一果,必须严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观察一个变量,分析其影响的后果,找出根本性的因果关联。
我们可以反过来再举一个例子。

国有化的机制,必然质次价高。因为它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没有利润机制,无法进行经济计算。这已经被经济学原理所证明,也已经被实践所证明。

那么当一家国有企业却散发出活力的时候,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定不是因为国有化这种机制本身好,或者那里面的人突然变好了,而一定是因为它引入了市场化的因素。
过去的邮电局,是国企,质次价高是出了名的。现在的移动联通电信,同样是国企,但是服务比以前好了,价格比以前低了,难道是因为他们突然良心发现了,国企突然变好了?

并不是。
很显然地,它们虽然还继续是国企,但是引入了竞争机制,重要的是,引入了利润考核机制。他们的股权结构中,有了民间资本的参股。
也就是,允许国企和它的股东赚钱了,所以激发出了他们服务消费者的动力。
利润是个好东西,它迫使生产者服从于消费者的指令。因为在市场中,利润的来源,是消费者的金钱投票,你如果不好好服务消费者,消费者就不买单,你就会亏损和倒闭。所以,要想让生产者好好服务消费者,就要让它按照市场规律赚钱。
试想,一家企业如果不以赚钱为目的——也就是计划经济下的传统国企,那它何必服务于消费者呢?消费者又不能将它怎么样,所以他就只用服上级的命令,反而要消费者纳税补贴它。这时候的企业,其实就是公务员。
只要一家国企,以追求利润为目标,那就比不追求利润好很多。只要它追求利润,它就不敢轻易涨价,反倒会降价。因为价格规律决定了,一旦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下降,那么总的利润就下降。只要它追求利润,它就不敢随意打骂顾客,因为那就会让它损失客户。

一个不追求利润的国企,才是最可怕的。因为那就意味着,消费者在它面前必须卑躬屈膝。谁有权力,谁才能得到它的商品和服务。那么凭票供应、谁能批到条子谁才能拿到配给。这就变成了一个等级社会。
中国的医疗,是公有化的,加拿大也是公有化的。那为什么加拿大的所谓免费医疗,就是“要命”的免费,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死。所以许多加拿大的华人得了大病,回到中国来治疗。
同样是国有化的医疗,为什么会存在质量和效率上的差异?

经济学思维方式马上可以告诉我们:必定是因为中国的医疗系统虽然是公立的,却引入了市场化的因素。也就是,虽然两者都是公立,但是中国的医疗市场化程度,高于加拿大。

中国的公立医院,虽然也有财政拨款,但是占到总营收的很少部分,所以公立医院总体上是自负盈亏的,是允许赚钱的;医生和护士,也会根据工作的水平和工作量的大小,取得不同的收入。这些市场化的因素激励了医生和护士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而加拿大的医疗系统,跟英国的NHS一样,国有化程度更高,医生则直接就是公务员,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他们何必高效务实地服务患者呢,他们恨不得你快快死掉,反正又不少自己一分钱。

所以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并不仅仅意味着富裕还是贫穷,而是意味着生存还是毁灭。
那现在中国的医疗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市场化的程度很低,几乎集中了所有可以想象的反经济学的管制和干预,如私立医院的执照难于上青天,医生的准入门槛限制,医保制度的大锅饭模式,药品集采制度对医生和患者的限制,挂号和诊疗的价格管制等等。
假如放开医疗领域的准入限制,允许民间资本办医疗,解除各种干预主义政策,医疗这种服务就跟开饭馆没有任何区别,需求如此旺盛,各种医院会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会把价格降到最低,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市场能够把手机价格杀到什么程度,就能把医疗价格杀到什么程度。现在一场病,花了1万,报销给你3000,可是真的医疗市场化了,你只用付300甚至更低。
那些整天反对市场化、鼓吹免费医疗的人,只是因为自己不用付出代价,而且看不到这样做的后果。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剥削医疗工作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奴隶,并且将手伸进别人的钱包,给自己看病。
可是世界上没有既要又要的事,一方面要免费医疗,另一方面还想质量好、价格低,这是不可能的。大锅饭怎么可能持续下去呢,结局就必然是,医保要控费,单病种核定最高报销数额,以及越来越差的医疗服务。

公社过去不就是这样吗?吃饭都是免费的,可是吃的什么?还不如猪食,饿死一大片。
所以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好的医疗体制,让价格不断降低,医生医术精湛并且快速响应,唯一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地市场化,让他们赚钱。
健康和生命,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让赚钱呢?理个发都40了,挂个号才8块,难道理发比生命还重要?
医疗,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交给中央计划机构呢?他们不把事情搞砸,怎么可能呢?
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是要交给市场,就越要让它、也应该让它多赚钱。你只有允许它多赚钱,你才能少花钱——因为它会降价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那些反对的人,从来没有从逻辑和理论上驳倒过经济学。他们只有情绪和立场,对利维坦有宗教般的崇拜,当然,他们还有“傅里叶变态心理”和不可告人的野心。
所有政治人物和舆论领袖,都在鼓吹按照他们的方法和绘制的蓝图,人类将到达奶与蜜的天国。从来没有人会说,你按照我的观念搞,带来的将是衰退、贫困、病痛、死亡。
既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必然有正确的手段和错误的手段之分。
而经济学就是揭示人的行动规律的科学,一种手段能够达成什么样的经济后果,是确定不移的。它帮助我们精准把握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透过现象直击本质的逻辑关联。可以说,经济学是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唯一可行工具。没有经济学基础,你永远无法识别政治谎言,也永远无法正确地理解社会经济现象。
那些对经济学不了解的人,总喜欢从所谓的道德、人性、文化、民族性等角度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这都是不得要领的,他们就是在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细枝末叶上绣花,不会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每个人都应当学习经济学,在自己的武器库中加入经济学这个终极大杀器,让经济学给自己一双慧眼,洞穿当今世界的一切谎言。
翻译新作,欢迎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