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赛事师生获奖情况一览
1.未来设计师·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8项

2.3件作品入选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

3.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13项

4.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获奖3项

5.首届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安徽赛区获奖5项

6.第三届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大赛获三等奖

未来设计师·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8项 
近日,2023年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圆满落幕。建筑与艺术学院参赛教师团队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未来设计师·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连续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排行榜》,是该领域重要的教师竞赛之一。本次大赛历时10个月,共有465所高校的7252名教师参赛。
3件作品入选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
12月中旬,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简称“国创年会”)在海南大学举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仪器·共享·创业”——安徽帅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指导教师:夏娜、金兢;项目负责人:王军)入选创业推介项目展示;机械工程学院的《探炭秸能——基于生物质能源的“智汇”农业大棚系统》(指导教师:马培勇;项目负责人:严泽),软件学院的《面向计算机辅助病理诊断的智能显微镜》(指导教师:史骏、徐本柱;项目负责人:孙宇)入选改革成果项目展示。
“国创年会”是由教育部发起,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动,是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学生参与最多、水平最高的盛会之一。近五届“国创年会”中,学校共计有15个项目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本届年会以“乘势·日新”为主题,包含创新学术论文交流、创新创业项目改革成果展示和创业推介项目交流三个主题活动。来自全国的近300所高校师生代表、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国创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以及行业代表等1500余人参加会议。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13项 
近期,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落下帷幕,学校代表队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为国家竞赛排行榜A类赛事,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物理类学科竞赛,包含创新赛和教学赛。本届创新赛包含命题类、自选类、讲课类赛道,来自603所高校的2340支队伍参赛,最终231所高校的427支队伍进入线下决赛。
此外,在7月份举行的教学赛中,工大学子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18所高校的学子同场竞技,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获奖3项 
12月初,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国赛各分赛项在北京落幕。学校选送的三位同学斩获英语口译组银奖1枚、英语演讲组银奖和铜奖各1枚,充分展示了工大学子的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国际视野和理解当代中国的逻辑思维能力。
“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的重要赛事,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认可。此次大赛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引导选手们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大学生打造了一个展现风采、实现自我的平台,也为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营造了凝聚创新、融通中外的交流平台。
首届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
安徽赛区获奖5项
近日,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安徽赛区比赛结果出炉。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规划分院汪春、谢晓琳主持完成的《城市级停车资源管理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获二等奖,汪春参与完成的《基于AI的非机动车智能管控系统》《农村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预警与信号控制一体化系统》获三等奖。谢晓琳、汪春分别被授予“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此次大赛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国际合作司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运输厅(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共青团省(市)委、妇女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联合主办。
第三届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大赛获三等奖
近期,第三届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大赛暨第四届长三角转化医学(医疗器械方向)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比赛落幕。经过激烈角逐,化学与化工学院陆杨教授团队闫旭博士后的参赛项目《新型温敏型肝癌动脉栓塞剂——开创肝癌治疗新方案》荣获大赛三等奖。
项目面向肝癌经动脉栓塞治疗需求,开发了一种具有热响应成胶性能的温敏性水凝胶肝癌动脉栓塞剂,能以溶液状态沿不同形状及大小的肝癌血管广泛渗透,完全填充肝癌血管后响应机体温度固化成胶,实现肝癌血管精准稳定栓塞
此次大赛在省卫健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药监局的支持指导下,由安徽省健康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参赛项目覆盖生物医药、体外诊断、高值耗材、康复器械、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来源 | 建筑与艺术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处 物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封图 | 吕昊波
编辑 | 肖昌昊
责编 | 卫婷婷 张新卓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往期推荐
一“研”为定!
最美的雪景,最暖的守护

冬至 | 听风赏雪,昼短情长
为合工大点亮1000个
“赞”和“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