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时,今年美国留学的录取也基本尘埃落定了,妈妈们踏青之余,有没有去看最近的高光女性电影《坠落的审判》?

看多了好莱坞影剧,感觉法国电影更以节奏舒缓,表演细腻克制见长。结尾总是更愿意呈现情感与事情的自然结果。这意味着,通常,主人公们不会得到大团圆结局,他们得到一些,也失去一些,没有真正的赢家,就像真实的人生。
女主角就是我最喜欢的那种女性,是完全超越了性别差异的一种完美人类。在最激烈的争吵中、在最严厉的法庭质询中,她始终有一种圆融又坚定的态度,不与人为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我尤其喜欢她说,我在任何环境和条件情况下都可以工作。,我也喜欢她给郁闷不得志的丈夫提供的那些解决方案,你看,其实你有这抱怨的功夫不如去写作,这不都是在浪费时间吗?“
相比之下,她丈夫眼高手低,不胜而骄,每败即馁。
丈夫意外坠楼,女主角是杀害他的第一嫌疑人。法庭随之展开对她的审查。
影片中有一个片断,丈夫生前有给生活中的对话录音的习惯,这可能是因他身为写作者随手收集素材,也可能是他为后续可能的离婚做的准备。他坠楼离世后,警察在其电脑上获取了事发前一天夫妇两人剧烈争吵的录音,将之作为起诉女主角的重要证据在法庭上播放。
这是影片中女主角的一个高光时刻,看到这里,我就知道女主角会胜诉,因为陪审团成员在留心倾听录音时的表情显示了, 他们完全明白了女主角在这段婚姻中的处境,不论男女,眼神流露的都是他们对这类争吵是那么熟悉,不管他们是不是喜欢这位女性,也不管他们自己曾在类似的争论中处于什么位置,他们完全了解了她的处境与事实。就像电影的海报上说:“没有人的婚姻经得起审判”。
女主角被判无罪释放,这段关于人性与婚姻的“审判”也结束了。没有罪人,甚至也没有过失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林黛玉,我深爱这部影片,她引发我很多思考,今天先从我们号读者关心的视角,谈谈女孩儿与男孩儿的培养目标。
无论中国还是英美的大学,在学生入学后最初的两年,都在进行通识教育,而不是迅速开始专业课,育儿恐怕也应该是一样的方向。毕竟,在工业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男女几乎可以从事同样的工种,也许在身体力量上存在一定客观差异,但是在思维模式与学习能力上,男性与女性并没有根本上的差别。
这种共性渗透在从航天飞机,医疗外科到艺术表演的各个方面,甚至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我们发现,那些同时拥有两性优点的人,更能接受广泛的工作挑战,在两性交往中,懂得展现温柔细心的男性和兼具爽朗坚忍的女性一样更加令人爱慕。
也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分工和文化思潮下,超越了传统男女性别差异的人最有魅力,最可能成功。这样的人,有哪些特质是父母可以从小,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引导的呢?
  1. 1.对工作的负责与专注
影片中的女主角是位成功的作家,丈夫也是写作者,但他没有拿得出的作品,提纲与素材总是堆积在电脑中待整理成文。女主角的成功令丈夫羡慕,也更令他抓狂。
影片开始时,女主角化着淡妆,与来采访她的人谈笑风生,美酒加咖啡……
而由于前一天,夫妇两人刚因两人事业发展不同步暴发严重的冲突,楼上的丈夫此时难掩心中积郁,他躲在楼上将一首摇滚乐以最大音量单曲循环播放,让人坐立不安。不得已,采访中断。女主角回到二楼的卧室戴上耳机工作,13岁的儿子丹尼尔出门去遛狗,也就在这时,丈夫从三楼一跃而下……
警察和律师在调查过程上,都曾询问女主角,丈夫那无言却激烈的怒气,嘈杂的摇滚乐,草草结束的采访,你说你在这种情况下回到卧室戴上耳机没事儿人似地工作了?观众也有一样的不解。女主角自己也理解旁观者的怀疑,但她以坚定的态度说:“我习惯了,我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可以工作。”她的表情和回答虽然平静,却让人震撼到无法相信她的证词。
专注力让人快速进入心流状态,从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到利落完成收纳清洁的家庭主妇,都有经验可以传授。而像女主角那样,在复杂纷乱的心绪和极端嘈杂的环境中,能够不动声色地戴上耳机如常工作,简直就是具有超能力。
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时无法长时间专心听讲,回家写作业更是东摸西摸,“一会儿出来一趟”。这种情况,排除某门课程枯燥或难度过大,教师授课方式不够生动,家中学习环境不够安静有更小的孩子干扰等情况,容易分心的孩子常常是因为家长从幼儿时期就没有习惯给予他们较长时段的独立空间,而是经常在他们读绘本/排列数字卡/搭积木时端食送水闲聊,亦或是在孩子读绘本读到一半时问他们要不要搭积木,这些都打断了孩子的状态,让他们无法进入宁静的心流状态。
在负责与交付上,影片中出镜不多的丈夫是失败的。他的创作长年无法结稿,他在接孩子时迟到,为此阴差阳错赶上了车祸,造成了儿子视神经损害的严重后果。这两件事互相作用,让他更加心绪大乱,越是不能集中精神,越是完不成工作交不出书,然后越是烦躁,工作节奏和情绪都陷入恶性循环,为此不断抱怨吵闹,女主角在无奈中说:“你的时间就是这么浪费掉的。为什么不省下抱怨吵架的时间去写作?”
2.情绪稳定的人都战果累累
据导演说,这部电影是她专为德裔女演员桑德拉惠勒量身定做的。这位女士,和她的角色一样,冷峻,成熟,镇静。
在影片中,身为畅销书女作家的她,本来生活在伦敦,“非常happy”, 但跟随丈夫的意愿,到法国开始山居生活,关系的蜜月期过后,她在文化/语言上都面临很多挑战,更不要说儿子车祸受伤,丈夫事业停滞。
两人的日常冲突接连不断,影片虽有所取舍,但看得出,每次争吵都是由丈夫引发。虽然大体的生活模式是他选择的:爱上不苛言笑的女作家,搬离大都会不作“伦敦漂”,孩子受伤后采取home schooling的教育方式(同时增进父子感情),重新装修高三层的木屋别墅……但是,对于这每个选择,每样任务,他都缺乏坚定的信念,而是内心希望由自己提出一个目标,让妻子去实行具体的KPI
相比之下,女主角虽非情愿,但在每个由丈夫决定的生活目标中,都切实地调整了自己的步伐去配合了他的,默默延展出自己新的生活方式。 她有条不紊地在离群索居和丈夫时常的受害者叽歪中完成书稿的创作, 在他每次情绪失控时摆事实讲道理,本着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冲突,但也绝不畏惧指出丈夫性格的缺陷,不畏惧面对困难的核心。
在法庭的质询上,面对丈夫的心理医生出庭声讨她的性格瑕疵,面对检查官从她已出版作品中寻找“作案动机”,她的抗辩一如往昔,立足与事实和常识,既不讨好任何人,也合理地邀请对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发现其逻辑漏洞。
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既有强大自我,又有开放心态,随时调整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可以适应新环境,面对复杂困难局势,她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也不会被他人的情绪所裹挟。
3. 学好语言,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重要任务
影片有一个让人先是哭笑不得,继而心生敬畏的细节。丈夫在对妻子的诸多挑剔控诉中,有一条是她生活在法国,却在家说英语,说这是一种跟他们的儿子的生活不相关的语言。不由让人慨叹,当感情消逝,真是连呼吸都是错啊。
女主角回应说:“我也没有说自己的母语德语,英语在这里是一个中间地带”。女主角的法语流利,甚至能够应付在法庭上的抗辩,当然,在最关键时刻,她还是申请用英语,以期达到沟通阐明的最佳效果。
“外语只是一种工具”,这个话也是听了半辈子了,对此观点半信半疑。尤其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语言仅止是工具吗?它也许是,但对精神的滋养远胜工具。 相对每个人的母语,外语都是另一种文化乃至另一种思维方式的互补。
精研一门外语,闲暇时学习第二外语,所获的不仅是生活与工作技能的提高,还有自然而然的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