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留学断供的话题就没有停过,如今更是从研究生到本科留学,逐渐蔓延至国际学校。近几年国际学校学费也在不断上涨,让原本就处于风暴中心的中产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无数低龄学生在国际学校读了一半就要面临转轨、升学等一系列问题。怪不得有人说,教育断供比房子断供还可怕。
From Letsight
微信号:letsight520
01.
国际学校是烧钱的不归路
国际教育已经成为一线城市中产的标配。国际学校是中产破产三件套之一的说法,最初只觉得是玩笑,现在觉得是真相。
相信很多家长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已经有过心理准备,这绝对是烧钱的路。但是却没想到经济下行,国际学费逆风飞升。
上海是国际教育最发达的地方,学校数量超过149所,是目前国内国际学校数量最多的城市。
近年来,上海国际学校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动辄10万一学期的学费,家里没矿真的读不起。
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和星河湾学费上调20%,从7.5万涨至9万每学期。
光华剑桥学费从9万涨至10.5万每学期,涨幅为17%。
领科从9.5万涨至10.5万,涨幅达到11%。
上海英澳美也将每学期学费上调15%,从6.9万涨至7.9万每学期。
从去年开始,深圳的国际化学校学费就已经涨过一轮了。贝赛思为例,2023-2024学年的学费24.9-30.8万/年。
2024-2025学年的学费已经涨至25.6-31.7万/年,涨幅为2.91%,上涨金额在7,470-9,240元之间。

如果再将年份往前推,2022-23学年,G9-12学龄段一年也不过25万出头;2021-22学年,G9-G12学龄段一年学费不超25万,三年间贝赛思的学费就涨了近30%!
除了深圳贝赛思之外,深圳蛇口国际学校、深圳科爱赛国际学校等其他国际学校的涨幅也在1%-5%之间。
反观北京的国际学校反倒淡定很多,学费保持平稳,没有上海深圳学费涨价那么夸张。
或许是因为北京国际教育的主力都在公立国际部,这才是家长们的首选。
不过近些年一些北京国际学校也拿到了很多名校录取,表现亮眼,未来可能也会水涨船高。
从地区来看,顺义与朝阳的学费更贵,昌平和海淀的学费性价比更高;从学校来看,鼎石、哈罗和乐成的学费最高。
其中鼎石小学学费约为27万,初中约为30万,由于学校强制寄宿,还要加上8万的寄宿费,高中段学费已经突破每年40万大关。
此外还有贵上加贵的外籍子女学校,如果13年一路读下来,学费400万是保底的价格,比如哈罗、德威、英国学校等。
国际学校的开支,学费还算是比较少的部分,真正的大头是课外补习、研学活动、兴趣班等。
虽说是丰俭由人,但是国际路线的家长有几个是不鸡娃的,卷体育、卷艺术、卷学术,哪个不是烧钱的玩意。
前些年,一位上海妈妈就分享了家庭年度开销账单,在无房贷车贷的情况下,林林总总加起来超过30万。
单是和孩子有关的就已经花了11万多,而孩子还只是在上幼儿园。
《2022北京国际化学校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状态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仅有16%的学生表示他们没有学习性质的课外班,全靠课内和自学;
56%的同学表示每个时段有1-2个学习性质的课外班;22%的同学表示每个时段有3个以上这样的课外班。
国际教育总不会少了夏校、竞赛等提升背景的活动,更少不了专业的留学顾问。学费在所有留学成本面前,也不过是冰山一角。
02.
北上广深国际教育成本全球前十
国际教育作为一项没有上限的投资,在教育充分内卷的现在,即便我们不主动去参与教育的军备竞赛,也很容易被各种压力卷入其中,拼到最后都是真金白银。
ISD国际学校信息平台公布了2021和2022年全球国际教育成本排行榜,该榜单的前十名,中国城市就已经占据4席。
北京、上海超过旧金山湾区、瑞士苏黎世,深圳、广州也打败了英国伦敦、瑞士日内瓦以及洛桑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
北京是国内教育成本最高的城市,在全球排名上仅次于纽约。北京的国际教育成本从2021年的38,183美元/年降至2022年36,243美元/年,约下降了5%。
深圳同样出现小幅下降,从2021年的27,408美元/年跌至2022年的27,255美元/年。
和北京深圳的情况相反,上海的国际教育成本从2021年31,668美元/年上涨到2022年的34,126美元/年,上升了7.8%。
广州这两年的上升幅度更大,达到14.6%,而且从第10名跃升至第7名。
可以看出北上广深不同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但整体成本依然是高居不下。
不得不说,走国际路线真是太烧钱了!这届家长真是太难了!
业内有机构调研指出,34%走国际教育之路的家庭选择为孩子准备300万-500万人民币,15.3%的家庭为孩子准备500万以上。
如果以北京的国际教育成本中位数为依据,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国际教育,加上课外开支,500万人民币真的可能只是刚刚够高中毕业。
再加上未来海外留学的费用,最保守的算法也要七八百万才算完事。
国际教育是一条用金钱铺设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比房子更保值、更值得投资,但是有投资就会有风险,随之而来的风险可能比房子断供还可怕。
03.
国际教育断供之后
在留学断供潮和花费百万留学,回国月薪3000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家庭开始选择放弃国际教育。
但是半途退出谈何容易,留学竞争更像是一条单行道,你上了这条路,中途就很难返航,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而被迫下车,这不仅意味着前面的投入基本打水漂。
更痛苦的莫过于从国际赛道重新回到体制内的孩子,他们体验了素质教育之后,难以适应应试教育,更加卷不过那些一直在体制内的同学。
原本可以在海外读个QS前100的院校,最后在国内可能连本科都上不了。
很多转轨公立学校的学生还要面对巨大的心理落差:老师同学的素质不一、教学理念不同、学校推崇的文化氛围差异等,无一不让他们感到身心都难以接受。
孩子甚至会觉得曾经的小伙伴依然享受精英素质教育,而自己则“掉落阶层”,从而产生自卑感。
也有一些家长保险起见追求“双轨制”,但体制内和国际赛道卷的东西天差地别,而且学习逻辑完全对应不上。
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蜡烛两头烧,孩子被折腾得里外不是人,不仅体制内卷不过,国际路线也比不上别人。
国际教育断供并不是简单的换个学校而已,孩子未来发展全盘计划将打乱重新开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备受挑战。
如果处理不好,没有丝滑过渡,其后果更是不可估量。

04.
写在最后
断供对于国际教育的家庭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毕竟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带来的影响可能是不可逆的。
因此要理性看待国际教育,不要一味追求卷得越早越好,研究生留学、博士留学未尝不可。英美负担不起,新加坡、法国、德国也是很好的选择。
卷双语幼儿园、卷小众体育、卷美高...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普通中产,如果承担不了长期的花销,这无疑是一种赌博行为。
做好资产规划,重新评估留学费用极其重要,如果孩子年纪还小,那么必然要面对美本年年涨价的后果,这个涨幅是有必要纳入预算的。
还要考虑到家庭收支问题,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的收入是否稳定,是否能够一如既往承担日益上涨的国际教育成本等。
国际教育这条路注定了不只是孩子的战争,还需要父母做好大后方的保障。
风险难以预计,能做的唯有更有前瞻性一些,预期降低一些,保障做足一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