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悲伤往往会被赋予应有的耐心、支持和共情。
但有一部分悲伤却并非如此,这就是悲伤剥夺(Disenfranchised grief)。
悲伤剥夺
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纪录片《干涸的河:中国留守儿童的悲鸣》中,有一段采访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那个小黑狗呢?”
“已经没了,已经那个了,分了,老师一半,我的大伯一半。”
“什么时候?”
“大约两周前吧。”
石凤鸣小姑娘故作坚强地说起自己的小黑狗,想用脸上的微笑掩饰自己内心的难过。
可对小黑狗的想念怎会骗过自己,刹那间,小黑狗活蹦乱跳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悲伤从心底不断涌出,即将化为眼泪之时,却被内心的顽石挡住了去路。
此时,她正在读小学六年级,跟着早已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像很多留守儿童一样,父母已多年未归,而石凤鸣的父母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也未提供。
读的是寄宿学校,每周仅有五元的生活费。
因为贫穷、自卑等各种原因,石凤鸣受到了同学的冷眼相待。
唯一的伙伴小黑狗却又在这时离自己而去。
石凤鸣小姑娘同时遭受了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悲伤剥夺,小狗代表的不仅是她的玩伴,更是她内心世界更多失去的东西的缩影,是她心头难以搬移的巨石。
然而,她身边的人只会告诉她:
这不过是一只狗……
顶多再买一只就可以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的……
这种经历或者丧失并不被社会广泛认可为值得悲伤的事情,人们反而不能自由地公开地表现自己的悲伤,哀悼,便是悲伤剥夺。
如何理解悲伤剥夺
想到“悲伤”,你有何感触呢?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也许会先感怀起一位挚爱之人的逝去。
悲伤是生命中最复杂难懂的现象之一,与此同时,悲伤者常常体验到被孤立、丧失联结,并得不到所属社群的充分支持。
悲伤者的这番经历,后来被概括为“悲伤剥夺”。这个术语由丧亲心理咨询师肯尼思·杰·多卡(Kenneth J. Doka)博士提出,意思是,有些悲伤历程仍未广泛地为人所承认、重视或得到疗愈及相应的关怀。
(肯尼思·杰·多卡著作
《生命中的诸多告别》已在国内出版)
如此这般的认知欠缺,致使悲伤中的人受到更甚一筹的冷落,令对于悲伤者本不可或缺的、对疗愈和保证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的情感支持难觅其踪。

悲伤剥夺隐藏在各种情形中,包括:
失去宠物、离婚、各种关系的破裂、友谊结束,慢性疼痛、患病、临产期丧婴,失业、急性损伤、遭受系统性压迫,被边缘化、受歧视、遭遇社会排挤、与社会疏离,等等。
在这些经历中遭遇丧失的悲伤者,没能像遭遇其他各种丧失的悲伤者那样,被赋予应得的耐心、支持和共情
比如,如果是亲属逝世了,我们整天哭泣,心痛难忍,旷课或者矿工......这些行为都会被接受,因为大家都可以理解或者认同这种悲伤。
如果是一只宠物呢?
如果我们因此悲伤难忍,同样地整天哭泣,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不睡觉,因为悲伤而旷课或者矿工,或许很多人都会难以认同,接受。
这就是典型的“悲伤剥夺”。
这样的悲伤剥夺,会带来哪些影响?
悲伤会深远地影响到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对代际创伤的受困者,以及遭到系统性压迫、受到不公平社会待遇,或受制于跨代关系困扰的人来说,悲伤对其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尤为深远。
悲伤不仅是一个人对外在世界的体验,也是对其身体内部的感知。
对此,依恋理论能帮我们理解得更深刻。
投入到一个小生命的世界中,与其同调,并相互回应——根植于这些,安全型依恋逐步帮这个有机体发展出与外界同步和相互协调的能力。
相应地,这个有机体的神经网络也逐渐发展得使其能自我调节、自我安抚
换言之,通过浸润在安全型关系中,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逐渐完善着与周围世界相联结的能力,进而,这一有机体(包括人类和非人类)能获得更好的调节能力,也更会自我安抚,并更能以健康的联结模式与世界游刃有余地相处。
否认一个人有权悲伤、有权诉说所经历的丧失或痛苦,会引发这位悲伤者在这个世界上和在各种关系中的不确定感。
由于依恋类型并非一成不变,而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悲伤阶段所遭遇的关系破裂和支持匮乏,会使一个人对外在安全、被联结、被接纳和内在稳定的感知力都受到考验。
尽管悲伤剥夺会无情地冲击到亲历者的生活和种种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面对,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供参考。
如何抵御悲伤内耗
1、承认自己的悲伤
跟我们的其他经历一样,如果想和悲伤和解,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去承认我们内心的悲伤。
然而,遭遇“悲伤剥夺”正意味着这些悲伤已被大家公认为是羞耻的存在,因此,大多数身陷其中的人们并不允许自己以需要的方式感受悲伤。
这些悲伤者会因此感到更羞耻、更自责、更愧疚,进而更觉悲伤,从而造成负面循环。
而当我们允许自己去感受自己的悲伤,我们就可以踏上疗愈之路。面对逆境,你所能做的最要紧的事之一就是,与自己同在并勇敢的去面对它。
为此,有一个练习可以帮助你应对这些困境,所用的方法取自内在家庭系统疗法(Internal Family Systems):
用线条勾勒出或用文字描摹出你内在的那个名为“悲伤”的部分。就仿佛,“悲伤”是属于它自己的存在,而我们为“悲伤”赋予人格。
这位“悲伤”是:
小小的吗?
大个头的吗?
古灵精怪的吗?
在生气吗?
对人热情吗?
在难过吗?
还是怎样的呢?
请创造一个彻底活灵活现的存在吧。
然后,面对着这个名为“悲伤”的存在,开始探索你对她有什么感受。
不做评判,静下心来观察你的所思所想、内心体验、全身感知和当下升起的情绪。
如果你随之进入到安然自若之境,请让“悲伤”见证,你在领悟这一切、感受这一切。
一旦完成这个练习,请转换到能让自己回归清醒、回到当下的事情中。
冲个澡,带着正念喝水,和信任的朋友聊一聊,或是让身体动一动,只要你能做到,这些办法都能让完成了这种练习的你逐渐回到生活中来,它们每个都很棒。
2、给自己时间,允许自己去感受所有的感受
你上次允许自己感受难过、愤怒或苦恼是在什么时候?
你上让自己感受到愉快是什么时候呢?
承认你当下的感受是一回事,而真正允许自己去感受是另一回事。
这两者间的区别在于,许可即赋予时间。
通过邀请自己进入到感受中,你就正在和悲伤中的那部分自己一起,练就接纳的本领。
而通过让自己转向悲伤并花时间去感受它,你就更能创造这种与内在自我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以此,在直面困境时感受到无伤无惧和镇定自若。
3、照顾好你的身体。
照顾身体这件事看起来因人而异。而社交媒体已从为何要照顾身体的说教中大获其利。
没遵循所谓严于律己的、一天中就要花掉数百元来照顾自己的人们,正被这些媒体灌输着更多的羞耻感,这种“引导”从来不是为学着“照顾你自己”而该看的。
有时,“照顾你的身体”似乎是闲躺在床上,并对着屏幕看一场让你享受其中的节目。
有时,它很可能只是吃得健康、多多喝水并坚持锻炼。
又有时,它意味着给朋友打个电话,或全天不碰手机,或独自待在家打发时间。
4、寻求社群支持。
脆弱可以是联结他人的好机会。而寻求社群支持却会让求助者犯难。
求助并不总那么容易。
邀请自己感受一下惊喜,找找看,谁会是愿意倾听和支持你的人呢?
5、了解互助小组,尝试团体治疗。
和真正心灵相通的人共渡难关,向来让人受益。你会找到多种多样的互助小组,而最能和你共鸣的或许就在其中。这很像寻找心理咨询师的过程。
有时,你找到的第一位咨询师未必最适合你。如果一个小组不适合你,就再试一个!
有些小组由咨询师主导,而另一些是由来访者主导。如果你对一个小组拿不定主意,小组里通常设有联络人,你可以先向这个人问问情况。
6、寻找关于悲伤剥夺的信息资源(如书籍、播客等)。
你可曾捧起过一本书,觉得像在读从页面上走出来的自己?
这本书正与你同在。正像寻找互助小组那样,找到能为你的经历带来共鸣的资源,会带给你巨大的支持。
播客、书籍、博客以及其他的各类媒介,能供你求证所见所闻、了解他人的经历、得知最新的研究,还可能,让你感到没那么孤独了。
7、创造你独有的规矩、仪式和日常,让它们陪你面对当下的丧失或悲伤。
在那些悲伤的日子里,精神联结能带给你日益深入的洞察力以及地方感或归属感,而这种联结也会贯穿在一个人的一生。
精神联结可以是联结大自然,练习正念,还可以是将目标渗透在每一天的所做所行中。
也有悲伤者从另一些精神联结中寻求疗愈,例如,点蜡烛,保存石块、水晶、画作等被赋予了意义的物件,沉浸于体式运动的连接中,等等。
8、为悲伤写下所思,画出所感。
对于有些人,书写是最好的疗愈。
关于悲伤的书写资源有许多许多、各种各样,都提供了有助于疗愈悲伤的书写习题和启发式信息。
如果文字不是你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或者你想尝试其他的疗愈方法——绘画作为一种将内在体验外化出来的方式,疗效让人惊叹。
“取出”你留在心间的念头和情绪,将它们“绘入”整个世间,以这样的方式,你就在帮自己挥别苦楚,重回自由。
9、为自己发出呐喊,就是为他人加油打气。
当你为自己的需求发出呼吁,就是在帮他人看到,他们也能喊出他们的心声。
不管是跟人们谈论悲伤剥夺的具体含义,向人们讲述你的亲身经历,还是表达出你的内心感受,你都在帮人们理解、共情和说出他们自己的悲伤剥夺之痛。
10、寻找合拍的心理咨询师。
请心理咨询师为你疗伤,能让你收获难得的支持、联结和认可——这份疗愈,对许多经历着悲伤剥夺的人而言,是无法靠自己单枪匹马地向社群求助就能获得的。
请确保你对你的咨询师感到足够合拍。
你有权享受到这样的关怀——它温暖而有力,并视你为珍贵的存在。
Turner, R. B., & Stauffer, S. (2023).Disenfranchised Grief: Examining Social, Cultural, and Relational Impacts.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安利时刻
不少同学对“人生教练”这个新职业很感兴趣,想成为人生教练,那怎么办呢?
不如组建一个“人生教练”的微信群吧,让大家相互交流。后续,我看要不要在群内做一些“人生教练”的介绍和分享,以及给大家一些教练对话体验的名额等
这个群更适合,以下人群:自我成长者、爱学习和分享者、老师、中高层管理者、咨询师、社工、职业转型者 以及正在或者想成为人生教练的人。
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即可进入“人生教练教练群”,申请暗号:人生教练。
作者:咖啡侍应生
来源:咖啡
编辑:Serein
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