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澳网
ID:au123au123
对于出国或是不出国的选择,
对我们人生有什么影响?
是好是坏?
很多朋友一时看不透。
但即使有一万个回答,
有时还是有想说的。
出国最大的目的,
是尝试性的换种幸福和看待生活的模式。
01
女孩来到澳洲后,总是有着隐约的优越感!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离不开个人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环境永远对人的命运施加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出国,面对另外一个文化氛围,无疑是当下国人最可能遇到的环境变化。
近年来WHV(打工度假签证)相当流行,不少年轻人选择飞往远在南半球的澳洲,一边旅游一边打工赚钱。
最近就有男网友表示,女友去澳洲打工度假1年了,回来后整个人像得了「澳洲病」一样,除了有微微的优越感之外,只要看到澳洲相关的东西都会很兴奋,面膜、保养品、饮食等等都一定要澳式,让他很不解。
博主在社交软件上发文,澳洲打工度假一年的女友回国后,除了有微微的国外回来的优越感以外,对澳洲产品的非常狂热,早餐店要选澳洲相关,咖啡要喝Flat White,保养品、保健品都必须是澳洲的。
网友说对此感到不解,明明国内的产品也很不错,“虽然我不会要去干涉她的喜好啦,但就是心里看到会卡卡的”。
博主提到,女友嘴上说著澳洲的东西多好多喜欢,但有次女友的保健食品吃完还没补货,先吃他的,“边吃还是硬要念说,澳洲的比较天然,那给我吐出来,我看她还是每天吃得很开心啊”
其实说白了,男友就是想呼吁大家出国体验人生很好,但也不要忘记国内也是很优秀的
对此,许多人超有感触,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真的是澳洲病耶,身边待过澳洲的都这样”
“通常是待短时间的才会,待很久的完全不会”
“有些去日本打工回来的也有大头症,一直讲日本多好多好觉得自己眼界很广的样子”
“我的观察是,去澳洲打工的很多会有澳洲病 ,去念书的不太会有”
“我朋友去美国念大学回来之后嫌到一无是处,人文、天气、工作无一不嫌”。
“出国”,一个让国人无比神往的概念。
即使今日,有点资产的中产阶级也骚动着想移民,向往住花园洋房、周末打高尔夫的美式生活; 父母们暗暗攒钱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出人头地。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想法都或许没错。但有人总结的很精辟:外面的世界,你所听到的,和你亲身经历所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
02
文化差异才是异国孤独感的由来!
然而这种文化差异其实细细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内深夜路摊边的漫谈,变成了海外形单影只的街口;曾经城市中心的繁华和热闹,变成了五点半就下班的寂寥橱窗;旧时见面亲切的寒暄,被一句不带情感的“How are you?”代替。
毕竟我们常说的就是无论雅思是7还是8,托福是130还是140,文化的隔阂永远大于语言本身。
从国内到国外的转变,最大的挑战往往是融入新文化之前的格格不入。在广阔的世界在眼前展开时,孤独成了自由的副产品。
有一次我假期回国,在飞机上认识了一个来自同一省份的小伙伴,亲切感倍增。我们在飞机上聊了聊各自的学校,相互吐吐槽,嘻嘻哈哈,也算融洽。
下了飞机后,大家陆陆续续地开始办理中转手续。女孩因为一件行李未能通过国内安检标准的问题,需要与上海机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在那个庞大的航站楼里,我感到了作为留学生前所未有的尴尬。那个女孩全程使用着“散装英文”,即半英半中地与机场工作人员争辩,坚称自己的物品不应该被扣押。
她一再强调,她的行李在澳洲机场都未遇到任何问题,质问上海为什么就不能放行。我站在旁边,不知是应该帮忙还是保持沉默。
后来,机场的地勤人员表示可以帮她保留行李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她需要想办法处理这些物品。这时,女孩才决定罢休。
在转身离开柜台的那一刻,她昂首挺胸,用一种只对自己人说话的口气对我说:“告诉你啊,这些人要不是看我们是从澳洲回来的,才不会这么好说话。”
当时的我,站在一旁,既感到窘迫又稍带无奈……
当时我真的很想说句接地气的大白话:出国没啥了不起的,用平常心来看这就跟早些年你家早一点用上电冰箱,早一点穿上耐克鞋一样。
如果非让我说一条西方国家最好的优点的话,那就是每个人不管你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如何“奇葩”,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
有时候你主流与否是天生的,有时候是选择的。澳洲宽松的社会文化允许其成员做不同于传统的生活选择,这对于那些有个性、不喜从众的来说尤为珍贵。
但我依然觉得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勇敢走出国门,去体会国外的生活和其中的所有文化冲击和艰辛,是一件有意义很有满足感的事情!!只是那不再一味的反映在物质回报或者外国的光环上,而应该是更多体现在丰富人生、开拓眼界、给自己一个更完整的人格和更有内涵的精神世界。
03
小编结语
最后,突然想起我曾听到一个已在美国生活了近十年的人说过这样一段话,这让我深受触动。他说:“当我出国以后,洗过盘子,当过志愿者,到华尔街做过实习金融分析,去过教堂,剧院,和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交流,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和社会三六九等,不同阶级文化,上到华尔街精英,下到清洁工人,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我的幸福观就会非常综合,非常可观。”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人,站在不一样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视野,这个时候,在异国读书生活的意义,就会体现出来,而并非用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去跟没有这份经历的人较真。
希望生活在澳洲的我们都越来越好。在哪里,你都会成为你自己,只不过是更加宽广的自己,或者更加狭隘的自己,由你来选择。
The End
2024年新年, 我们提供的最新澳洲机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