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设计研究室的设计方法从当代文化与气候环境出发,将传统建造工艺与新的设计技术结合,探索日常之物的设计创新。设计注重在清晰的建筑形式语言中注入丰富的物质性与生活感。我们强调动手探索和开放的设计过程,将建筑视作灵活的基建空间以适应未来的使用与变化,探讨空间的可持续性、多样性与参与性。
事务所把设计作为一种发现与探索问题的方法,目前正在开展的项目横跨产品、室内、建筑、景观与城市设计,通过超越类型与尺度的思考,探讨创新的可能。
在事务所成立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接触到一系列城市更新和乡村活化背景下的项目背后折射的社区空心化与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活环境改造需求等问题。我们工作室的设计研究分为三个重点:工艺再生、气候建构及社区文化。从气候环境出发探索传统工艺的可持续未来,提升社区的参与感与文化归属感。
事务所作品先后获得日本国际设计先锋大奖、瑞士洛桑BLT设计大奖金奖、IDA国际设计奖银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铜奖及优异奖、香港Perspective A&D设计大奖铜奖及优异奖等,并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艺术推广办事处、旅游事务署、香港艺术中心、香港设计中心、西贡海艺术节、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委托设计一系列公共建筑与空间项目。
主持建筑师
苏畅
苏畅设计研究室主持建筑师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客席助理教授
主持建筑师苏畅任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客席助理教授。建筑学硕士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获毕业嘉奖及院长奖学金;建筑学文学士一级荣誉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获全额奖学金;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现于香港大学建筑学系任教建筑设计、历史理论及可持续技术,并指导研究生毕业设计。写作与翻译作品关注建筑在不同领域的思想联系,包括《美好生活:现代建筑导访》(Iñaki Ábalos)与即将合作出版的《非参照建筑》(Valerio Olgiati)并多次在城市环境设计、景观建筑学、建成遗产、Wallpaper卷宗、香港建筑师学报、台湾建筑及哈佛Platform等刊物发表。苏畅也是建筑写作平台《切线》 的创始成员。
移动屋台
设计: 苏畅设计研究室
合作:伊藤维建筑设计事务所
地点:日本岐阜
时间:2024
摄影记录:Charlie Chik
白铁预制构件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苏畅设计研究室
白铁预制构件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苏畅设计研究室
设计通过一次快速建造活动探讨材料文化、传统创新与公共空间营造等多个议题。设计任务要求为岐阜的周末市集、节日庆典及其他公共活动建造一个多功用的信息亭——既要延续传统市集空间的尺度与类型,又要有一定作为小型地标的新意,与周围其他建筑区分开来。
香港本土白铁工艺研究  ©苏畅设计研究室
香港本土白铁工艺研究  ©苏畅设计研究室
设计思考日本传统屋台建筑的类型创新,和香港本地白铁师傅合作共创的构件尺寸可以放进托运行李中,运达当地后再拆箱组装,把当地现有的木构技术与香港的白铁工艺结合起来,混合的材料与构造形成一种既熟悉又有新意的材料与建造语言。通过跨地域的建造合作交流思考材料与建造的创新,探讨材料文化与传统工艺的新可能性与可持续性。
与当地建筑师及居民探讨设计改进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设计制作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设计制作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组件构造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设计组装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移动屋台可以适应不同活动的要求移动与布置在社区的不同公共空间。整个结构可以在半小时内轻松拆卸或在组装为台基、立柱、短梁、顶构及屋面五个部分,通过结构的可适应性、可变性与可移动性,激活新的公共空间使用可能
移动的城市公共建筑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与当地建筑师及居民合影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汉阳印记公园社区中心
设计:苏畅设计研究室 + Studio Wei + Wang Yifan
地点:武汉汉阳
时间:2022
设计从汉阳古城空间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出发,把汉阳树公园打造成重塑汉阳城市记忆的微型山水城市空间。设计考虑北园桂芳巷与南园东南高地三槐岭旧址的关係,通过复合的上、下地面层斜向引入连续街巷空间贯连南北,与首层大台阶及天主堂西南公共空间汇合,成为社区重要的城市客厅空间。建筑造型与立面材质强调城市的历史空间记忆:上部起伏屋面衬托天主堂形态;立面镂空混凝土挂板呼应场地原有的砖砌建筑立面肌理。
城市形象  ©苏畅设计研究室 + Studio Wei + Wang Yifan
考虑武汉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首二层架空空间从汉阳树公园引入自然风,并通过垂直中庭拔风,加强三四层对流。内部公共空间设计为半户外过廊与平台,夏天可向四周重要城市空间开放,供市民眺望公园风景与汉阳远山。下部开放地面层吸引人流,小体量商业空间与半户外平台结合,将地面层与公园景观连贯起来,成为历史街区与城市景观的交汇处。从汉阳古城记忆出发,保留街巷印迹,重塑人文古城与自然、公共空间与文脉的关系。
山 :起伏地形,城市结构
汉阳城北靠凤凰山,它与武汉众多东西向延伸的形态各异低山组成了一个起伏的表面。通过细读汉阳城市的历史地图,保留桂芳巷的空间印迹,强调其与江家巷的交汇点作为围绕汉阳古树的园林核心,再现汉阳宝贵的城市形态遗产。
水 :千湖之城,空间记忆
汉阳城与水的有机关系曾是:“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很多曾经碧波翩翩的城市水域最终都被围填成为了居民住所。设计中不同形状尺度的水面旨在唤起对汉阳及武汉周遭历史上大小湖泊的地理记忆。
林 :景观都市,自然历史
《周记·秋官·朝士》中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句,而汉阳古树得以保留也与江家园林密不可分。设计中将以桂花、槐树与银杏串联起空间的文脉线索,并结合汉阳的乡土植物,提炼自然历史记忆。
巷:开放地面,城市客厅
设计考虑北园桂芳巷与南园东南高地三槐岭旧址的关系,在地面层引入连续街巷空间贯连南北,与首层大台阶及天主堂西南公共空间汇合,成为社区重要的城市客厅空间。
设计随坡就势,在首层(-0.6m)与二层(+3m)两个标高创造复合式地面,将人流从周边引入中庭。三层(+7.5m)实用的标准柱距空间可规划为若干商业店面,四层(+12.0m)特色天窗LOFT空间可作特色文创工作室。
台:内外贯穿,自然建筑
考虑武汉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首二层架空空间从汉阳树公园引入自然风,并通过垂直中庭拔风,加强三四层对流。内部公共空间设计为半户外过廊与平台,夏天可向四周重要城市空间开放,供市民眺望公园风景与汉阳远山,创造绿色低碳的公共空间。
楼:重塑记忆,历史空间
建筑造型与立面材质强调城市的历史空间记忆:上部起伏屋面衬托天主堂形态;立面镂空混凝土挂板呼应场地原有的砖砌建筑立面肌理;下部开放地面层吸引人流,小体量商业空间与半户外平台结合,将地面层与公园景观连贯起来,成为历史街区与城市景观的交汇处,重塑汉阳的都市记忆。
匠器茶园
设计: 苏畅设计研究室
地点:福建南靖
时间:2021-23
“匠器茶园”的设计任务是将福建南靖地区一座荒弃的土楼及其周边茶田改造为一座茶艺文化馆与民宿。
土楼木结构类型研究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苏畅设计研究室
设计考虑当地夏季潮热、冬季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从土楼的日常建材与建构工艺,把结构与气候原理结合,提出十个“气候建造”原型,把生产与生活的空间从现代主义的“机器”切换回到传统的“匠器”。
设计平面+剖面  ©苏畅设计研究室
气候建构工具箱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设计提案的核心是一个“土楼微改造工具箱”,方便村民和运营者在考虑自身生活、环境、投资条件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形成一套自下而上、因需而变的改造方法。
室内改造插件  ©苏畅设计研究室+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入口木廊  ©苏畅设计研究室
向心校园:南华村中心学校
设计:苏畅设计研究室 + OBRA建筑事务所
地点:深圳福田
时间:2023
好的校园会成爲最好的教科书。我们通过回旋、向心、上升的建筑形式彰显一种辩证的世界观:
“人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 ”
校园城市形象  ©苏畅设计研究室
设计的关注点主要有三:
“乐园”—— 孩子的天性就是在跑步、游戏和发现中学习。我们通过1:20的螺旋式缓坡把美术教室、多功能厅、图书馆等校园共享空间贯连起来,通过内部垂直流线的“水平化”使孩子无需上下楼梯便可以自由自在穿梭在丰富的校园环境和不同教学空间之间。年少的学生们沉浸在一个需要通过亲身探索才能够充分理解的校园环境之中,可以很轻松的适应在家与学校之间的转换。

设计理念:校园连廊坡道,化垂直为水平 ©苏畅设计研究室+OBRA
“森林”—— 整个校园中心保留50%的用地不设地下停车,减少建筑对土地的干扰、复育中央森林绿地,爲经历大拆搭建都市更新的南华社区带来100%的绿色屋面覆盖与真正大片的复生绿林。开放的结构与通透的空间把建筑量体转化为遮阴通风、佈满绿植的骑楼、连廊、庭院、平台。这种方法把大尺度街区转换为一系列尺度宜人的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空间。层叠掩映的空间保留了一种城市的神秘感,整个偌大校园消减为更亲切近人的尺度。
连续地景与城市景观 ©苏畅设计研究室+OBRA
“社区”—— 校园的教学楼、中央回环和社区平台等三部分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向市民开放:白天,它是鼓励学生探索发现的学习乐园;傍晚,它是向邻里的开放休闲娱乐空间;周末,它成为服务南华社区乃至福田市民的文化学习中心。通过从时间维度重新想象校园建筑的空间与使用类型,我们希望整个校园可以融合、嵌入南华社区的公共空间及社会肌理之中,思考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校园运作模式,探索高密度城市校园的设计创新。
鸟瞰:密度校园、高层住区与自然景观的并置  ©苏畅设计研究室+OBRA
校园地面:开放的森林乐园  ©苏畅设计研究室+OBRA
师生食堂:自然风光的穿透 ©苏畅设计研究室+OBRA
屋面园圃:自然作为教育空间  ©苏畅设计研究室+OBR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