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对话
2015年
科学院中年研究员:饶老师,你熟悉我们科学院的领导层,能否反映一下。众所周知科学院的研究所所长长期以来都是各专业全国的前几名,有时是世界知名。所长有权威性,不仅领导服众,而且高瞻远瞩,招聘什么人、鼓励什么方向,都高人一等,研究所发展才好。我们所最近换的所长,全国前三百名都进不去,如何服众?见识不行,而且不是我们所的专业主流。这样会影响我们发展的。
饶毅:好的,我马上反映。
2023年
科学院一年轻研究员:饶老师,我回国后才发现,我们科学院现在大部分的所长都是国内的博士,是不是说以后我们国外博士只能做研究员,不能做所领导?
饶毅:你的研究很好,为什么要做所领导?
年轻研究员:不希望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个人可以不做所领导,但不能说我们国外获博士回国的都不能做所领导吧?用你调侃撒贝宁的话来说,研究员想当所长、甚至科学院院长“也不是什么可耻的想法”。
饶毅:你们隔壁的研究所所长不是国外回来的吗?
年轻研究员:您看清楚了,他是国外回来的,但他是国内博士出国。我也不是说百分之百的所长是国内博士,但是这个比例很高,高到让人不免有各种解读。一种解读是科学院重视本土博士。当然,目前招聘研究员还不是这样,但晋升所长就是这样。搞民意测验的时候,当然老院士、老专家、老领导更多的推自己的学生。国外博士没有这些关系,很吃亏。
2024年春节期间
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我们科学院一贯五湖四海,特别自豪有国际背景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你知道你写过的冯德培为什么任科学院副院长?那时,李昌同志特别强调要有洋博士,引领科学院改革形成开放的气氛。但现在七位院长、副院长全部是土博士。你知道我没有博士学位,但我的教育全部是国内,最高学历是科学院。我非常感恩科学院,也认为科学院水平蒸蒸日上。但是我不认为科学院在三、四十年前培养的博士就超过了国外的。就是在几十年后,科学院真能培养世界顶尖的博士,我认为科学院还是要五湖四海,包容、支持、鼓励、提拔国外培养的有真才实学的顶尖博士。现在就全部清一色国内博士,如果被解读为风向标,影响就不一定会很好。
饶毅:您给我数据,我找个时间说一下。
记录
中国科学院第一任(1949-1979):11位院长副院长,4位国外博士(伦敦、哈佛、芝加哥、布鲁塞尔)。
中国科学院第二任(1979-1981):7位院长副院长,3位国外博士(加州理工一位、巴黎两位)。
中国科学院第三任(1981-1987):9位院长副院长,4位国外博士(伦敦两位、巴黎、伊利诺伊、芝加哥)。
中国科学院第四任(1987-1997):12位院长副院长,3位国外最高学位(苏联、德国、瑞典)。
中国科学院第五任(1997-2011):12位院长副院长,4位国外博士(美国两位,德国、法国各一)。
中国科学院第六任(2011-2020):网上缺资料
中国科学院第七任(2020-至今):7位院长副院长,0位国外博士,全部国内博士(科学院及其科大四位,北大、北航和东北农大各一),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博士。
理解(或不理解)
第三任刚刚从特殊时期走出,能够有4位国外博士任职,是因为国家强调科学和对外开放。李昌对此有重要贡献。
第四任(1987-1997)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近七十多年来最艰苦的时期,大量理科人才流失。而50年代、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很难得到研究生教育、更难得到国外研究生教育经历。所以,第四任看似只有3人国外学位,实际上是非常高。周光召先生的胸怀和决策起了关键作用。
第七任似乎认为1980、1990年代中国博士培养已经超越国外的自然科学博士生。那时出国读自然科学博士的非常多,却这在第七任科学院的班子反映不出来,而显得相反。让一般人会认为国内(特别是科学院和科大本身)的博士生优于国外,也许东北农大都优于国外顶尖大学的博士生?
建院来源最多样化的,国内、国内很多老师建立的科学院,历来是五湖四海做的最好的科研单位,怎么突然认为只有自己好、国外都不行了?
不会是说1980、1990年代的开放出国留学读研究生搞错了?
不会是意味着不鼓励我国青年人出国留学自然科学?
现实的导向?
一般人读研究生,不外乎是确实追求科学,以及找工作安生。
可能后者为多数。
安生不外乎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容易。如果家长和青年学子发现学自然科学回国不被重视、甚至在某些方面被歧视,恐怕留学的意愿降低。
当然去国外读研究生不是为了回国做科学院的领导,而且做一般研究员还有优势。但这是科技界内部的行情。广大非科学界的家长和青少年,能够区分这些细节,还是会被院领导都是国内博士而误导认为学自然科学获国外博士回国没有前途?
我们国家到了不需要出国学习自然科学的时候吗?
西方右派已经开始打压我国理工科留学,说不能让我们学了本事,只鼓励我们中国留学生去学他们的文科接受再教育,我们自己的信号也影响留学?
很多家长已经开始不鼓励子女留学,北京上海一大批孩子不出去念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我们还给其他信号,后果会只是某些个人发展问题吗?
还是有潜在的更大的问题?
(2024年2月25日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