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公益课堂微视频
弥渡县,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史称“白国故地,西汉旧郡;十赕沃壤,六诏咽喉”。相传这里原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旅者行至此即易迷津,故名“迷渡”,后改称“弥渡”。这里群山环抱,犹如一块翡翠嵌于滇西高原。
2013年,北大与弥渡结成帮扶对子,通联起首都北京和西南边陲间的千里迢远。
从此,弥渡不再只是一座僻静幽深的小城,它成为北大校友扎根的地方。
2019年,1989级考古文博学院校友马岳、邱璐夫妇循着母校的步伐,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满腔热忱,跨越2800公里来到弥渡县寅街镇三合村,建设三合快乐小陶子公益图书馆,开办三合片区老年幸福食堂,发起成立以北大校友为主体、以乡村振兴为主要业务的“三合村乡村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马岳、邱璐一家与小陶子童书馆的孩子们
作为联结校友和母校桥梁的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很早便关注到马岳夫妇。
2024年的开春,得益于校友基金“我爱母校·未名公益种子计划”的支持,在校友工作办公室的推动下,《北大人》编辑部学生记者团邀请不同专业背景的校友们一同来到弥渡,与马岳邱璐夫妇携手赋能乡村教育,期冀给村里的孩子打开一扇看见的窗。
这一刻,北大人的力量又一次得以汇聚。
01
用一张卡片看见“自己”
童书馆的角落,阳光透过窗户洒下,将整个空间映照得明亮生动。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好奇地凝视着赵婷师姐手中摊开的卡牌。赵婷是2013级北大日语系校友,北大毕业后,她去日本读了临床心理学硕士,随后一直从事一线临床心理工作。“潜意识卡牌”是她用来带着孩子们自我探索的教具。孩子们需要将喜欢、厌恶等态度和所挑选卡牌上的意象联系起来进行阐释。他们的小手轻轻地在卡牌上摩挲,起初有些局促不安,随着赵婷师姐的引导,他们渐渐地放下了心防,愈发率真地分享起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心理探索课程。很多难言的、隐秘的思绪得以呈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借此看到他们的内心,孩子们的言语带来的震动往往是强烈的。
在村子里年轻人远走打工的大背景下,隔代抚养很难养成孩子们的行为规范,父母的长期缺位常常让孩子们变得孤独、抽离。同时,经由网络,孩子们往往会展开更为现代性的想象,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更为热切的向往,“北京在哪里?”“金融是什么?”“高铁是什么样的?”。徘徊在现代性之外的他们难以将自我存在的根基与乡土社会接壤,又无法跨越认知的鸿沟和大山的藩隅,进入都市社会的想象之中。
但童书馆带来另一种发展与内聚性的可能,这里是孩子们的据点,他们有了新的家人,有人依偎玩乐,有人感召导引。童书馆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主题涵盖读书会、时事、科学、文化、历史、体育、艺术、外出等等,通过项目式、游戏式、体验式的学习,让孩子们深度参与和享受阅读的乐趣,尽可能地拓宽视野。哪怕是没有特别活动的周末,孩子们也会涌向“小陶子”,或看书,或做手工,或玩益智游戏,或听老师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哪怕只是和朋友们汇合聊天也不愿回家。
事实上,自从2019年马岳一家定居三合村成为三合村“新村民”以来,他们也一直在关注、守护孩子们的内心,扮演大家长的角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承托和支点,稳稳兜住他们任性和童稚的心,默默给予那些无言的欢悲以慰藉和填补。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小陶子童书馆已经深受村里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和认可。

十余年来,北京大学先后选派高翔、史楠、杨学祥、王菲、郭洪亮、陈贵兵、张魁元7名干部挂职弥渡县副县长,尤宇川、张晓东、魏培徵、田定方、王俊人5名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马岳、邱璐在这里坚守,决定“如果不出意外,余生都会扎在这里,跟三合村一起成长”。来自各个院系、单位的实践团相继而至,投来热切的目光。北大研支团来到弥渡县第一中学定点开展教育帮扶,为孩子们竭尽所能地付出。这个小小的村落早已不局限于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北大人在这里前赴后继地接力,北大关怀在这里赓续绵延。
02
在身边看见向往的远方
走出三合村并非一件易事,要穿越层峦峻岭,顺着绵延山势,沿小路蜿蜒而下,山路逼仄往往只容一车通过。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山的那一头究竟是何等的未知与美妙?
村子的那一头是新奇的。每每说到邱老师、马老师带他们去恐龙谷夜宿、去大理看日出的故事,孩子们总是兴奋异常。然而,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外地的访客来说,三合村的美景已经是如此令人心驰神往。驶入村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一片片金黄的麦田随风摇曳,满山遍野绽放着灿烂的油菜花海。麦浪和花海起伏,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流转和大地的生机。在更为幽静的村庄深处,一座清澈而辽阔的水库静静地躺在山脚下,宛如一面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峰峦起伏,苍翠的树林点缀其间,湖水悠然流淌。
也许是太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如此原生态的美景却在孩子们眼中显得稀松平常。为孩子们上一堂手机摄影实践课,让孩子们重新发现身边触手可及的风景,成为我们的期冀。

这也是小陶子童书馆的理念——“生活即教育”,阅读不仅限于看书,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阅读不局限于图书馆,大自然是更好的图书馆。
在传授基本的构图、参数调节技巧后,我们分组带着孩子走近村子的各个角落。也许是新视角的引入让司空见惯的景物变得陌生化和客体化,孩子们欣喜地四处驰走,自觉用手机记录下这片被生活所围绕的美景。茂盛翠绿的树冠、村头的路灯、油菜花上驻足的蜜蜂、日光下的剪影……都成了孩子们眼中拍摄的宝藏。手机摄影实践课不仅仅是一堂课程,更是一次对自然的探索与发现之旅。孩子们逐渐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原来熟悉的地方也蕴藏着无穷的美丽。原本熟视无睹的景色焕发出了全新的魅力,他们开始懂得欣赏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汪湖水,一座小山。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孩子们的摄影作品
通过孩子们的镜头与诠释,我们也进一步体察到村子的秀美。在我们身旁,孩子们的喜悦与成长仿佛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最美的风景。
03
看见梦想的轨迹在星空交汇
弥渡的夜晚是上天特别的恩赐,星空璀璨得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当夜幕缓缓降临,整个山谷被星光照亮,黑色绸带上点缀着无垠繁星,绵延的银河如同一条闪耀的河流,穿越夜空,将这片宁静的世界与遥远的宇宙连接起来。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的天问自亘古传来,深邃的夜空也在孩子们心中激荡起惊诧与未解。带着天文望远镜与一腔热忱,从北京辗转丽江风尘仆仆赶来的刘博洋走进了这座名为三合村的小村庄。他的目标,是为三合快乐小陶子童书馆的孩子们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让他们亲眼见证浩瀚星空的奇迹。
刘博洋的经历并不寻常,一个渴望与星空对话的孩子,最终成为北大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的学生,继而成为一位孜孜不倦的职业天文摄影师和自媒体科普创作者,在2022年4月凭借其自主开发的光学跟踪技术成功拍出迄今为止最高清的中国空间站特写影像,成为国内采用该技术拍摄到高清中国空间站的第一人。
中国民间迄今最清晰中国空间站特写
(刘博洋 摄于2023年9月16日)
在童书馆,刘博洋首先向孩子们讲述起他与天文的不解之缘。1990年,在哈勃望远镜发射那年,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个很适合看星星的城市出生。3岁的他做了个关于月食的梦。4岁的他在奶奶家的黑白小电视上看到彗星被木星引力俘获而撞击的新闻。这些场景至今留存在刘博洋脑海中。后来,父母赠送的折射式望远镜成为他与天空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他天文观测旅程的起点。2007年,刘博洋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北大物理学院天文系恢复单独招生后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的他选择去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攻读硕士学位,后来又远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从怀揣着对宇宙无限好奇的小镇少年到成为人们口中景仰的刘老师。
在弥渡,刘博洋从追星的人变成播撒星光的人。
夜晚童书馆外的坪地是他的第二课堂,专程从丽江天文台取来的天文望远镜是他的教具。
孩子们围成半圆,期待又焦急地注视着组装望远镜部件的刘博洋。他的双手在望远镜的各个部件之间灵巧地移动,放置三脚架、安装光学管、调试焦距和镜头……孩子们的脸上映着星光,不时交头接耳讨论着即将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景象,小小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渴望和激动。
望远镜终于组装调试好后,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个接一个地围了上来,争相排队等待着自己的观测机会。他们凑上眼睛轮流观看,每当透过望远镜看到此前从未如此近距离观察过的月球山系和陨石坑,看到星体上细致的纹路之时,脸上都会露出惊奇和兴奋的表情。夜色之下,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的弥渡山谷中只有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和刘博洋娓娓道来的讲解回荡。和夜空同样澄澈的是孩子们的笑脸,比宇宙更深邃的是孩子们的眼瞳,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刘博洋讲述星空的奥秘。
从好奇到惊喜,从惊喜到沉思,仿佛在这一刻,他们的心灵也与遥远的星系碰触。那一夜,弥渡的星空格外璀璨,仿佛也在为这场特殊的相遇而庆贺。最让人心动的时刻,无疑是当中国空间站划过夜空之时,刘博洋指向那慢慢移动、最终从头顶掠过的亮点,孩子们的眼睛随着空间站的移动而移动,脸上充满敬畏和憧憬。直到天蒙蒙亮,黑夜走到尽头,村庄开始苏醒。冬季寒凉的夜晚因为心潮澎拜的孩子们变得温暖无比。
就像4岁那年在刘博洋心里投下石子的那颗彗星。刘博洋的到来与讲授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探索星空和宇宙的种子。在孩子们眼中,星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光点,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04
看见彼此,等待未完结的故事
这次校友公益课堂的策划、执行团队成员都是来自《北大人》编辑部的学生记者,两年前透过校友工作多次听说这场大山深处的北大接力。
这个春天,有幸「在场」。从北大到弥渡,从“听见”到“看见”,从“他们”到“我们”……这段旅程,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和生命的相遇,搭建起我们与孩子们、孩子们之间,乃至孩子们与这个广阔世界之间的桥梁。我们有幸看见彼此,更愿意相信星火的力量,恰如生命中值得期待的一万次春和景明。
我们告诉他们新奇的知识和见闻,他们教我们如何用纯真的笑容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从最初的腼腆羞涩,到后来的大胆表达和积极参与,通过一系列小组学习和交流互动,心与心之间的路轨已然搭建,友谊在我们之间生根发芽。在国际文化节课程共跳塔兰泰拉舞时,孩子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圈,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随着节奏的起伏开始踏着轻盈的步伐,跳起这支来自远方的舞蹈。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快乐与和谐的气氛,仿佛一首乐章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上奏响,让人久难忘怀。
离别的那天,段梅走到我们面前,手里紧紧握着她前夜亲手折叠的纸玫瑰,逐一递给我们每个人。草纸折成的玫瑰未必不及真花华美,此时已胜过千言万语。随着车辆缓缓启动,我们透过车窗向孩子们挥手告别,心中充满了不舍。那些纸玫瑰静静躺在我们的行囊中,成为最珍贵的纪念。
通过支教活动,我们和校友们尝试打开一扇窗,讲述来自远方的故事,让孩子们窥见外面的世界,探寻高远的星空。尽管脚步已经离开弥渡,但童书馆的孩子们却仿佛从未走远。他们还经常通过社交平台给我们发来近况,汇报他们的新发现和思念。通过互联网的强韧纽带,我们的心依然紧密相连。他们的声音、笑容、进步,时常在屏幕的另一端闪现,提醒着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那段温暖而美好的时光。
弥渡的故事,如同一首尚未完结的长篇叙事诗。在回望那个被群山拥抱、星光点缀的地方时,那段时光已经化作我们心中无比珍贵和温馨的回忆。在那些布满星辰的夜晚,我们所共同仰望过的不仅是浩渺的夜空,还有内心深处最为纯粹、温馨的所在。弥渡,这个名字在我们心中的意义,已经远超出一个地点的名称,它代表着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悠长的牵挂和惦念。
在“山对山来崖对崖”的弥渡,却有“一阵清风穿山过”,马岳、邱璐、赵婷、刘博洋……八方四面涌入的北大人就如同一簇簇被风吹来的蒲公英,让希望的种子吹得漫山遍野,绽放出孩童心底最真挚的花。
视频剪辑:罗奕琳
撰稿:梁旖凌、王梓润
排版:周灵
责编:邱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