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依托过往的经济产业基础,传统的经济大市在地方招引大潮中的优势逐渐凸显,加之在基金招商层面的持续发力,传统经济大市的产业与资本的连接通道已然建立,但受国际国内经济不确定性等多方因素影响,各地产业基金在实质化运作层面依然面临诸多瓶颈。
作者丨龚新民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招商热潮,产业基金成为地方招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大市(以下简称“传统经济大市”)。
为加快产业转型、提升产业能级、实现产业集聚,助力高质量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和国企引导母基金的设立的地方不胜枚举,百亿、千亿基金陆续设立,与此同时,通过政策奖励等多方举措提升地方竞争优势,加强与头部投资机构、产业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合作。
依托过往的经济产业基础,传统的经济大市在地方招引大潮中的优势逐渐凸显,加之在基金招商层面的持续发力,传统经济大市的产业与资本的连接通道已然建立,但受国际国内经济不确定性等多方因素影响,各地产业基金在实质化运作层面依然面临诸多瓶颈。
传统经济大市产业基金发展瓶颈
近两年,“着力加快构建涵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等类型基金,以及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成为地方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金招商和资本招商的成效逐步显现。
但受国际国内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以及金融政策调整变化等影响,各地产业基金的落地实质化运作遇到诸多瓶颈,亟待破解。
一是监管政策趋严,基金社会募资难度加大。2023年国务院颁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基金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叠加证监会收紧IPO节奏等影响,投资人出资态度更加谨慎,股权投资市场资本供给减少,基金的社会化募资受阻受限,导致拟合作基金落地运作偏慢、效果不及预期。
二是产业结构传统,基金可投项目储备不足。传统经济大市产业转型升级正在爬坡过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引育阶段、“新赛道”布局不足,产品定位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瞪羚”、“独角兽”、科技创新等受资本市场偏好的企业项目较少,基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是制度机制不畅,基金协同发力效果不佳。传统经济大市基金大多起步较晚、制度机制还在不断完善,市县两级政府、国企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够顺畅,基金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协同化、规模化运作不理想,基金招商、资本招商全市“一盘棋”的格局未真正形成,未能形成集聚发力效应。
四是国资来源趋紧,基金引导撬动能力有限。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财政收入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刚性支出压力不减,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可动用可调度财力有限。同时,《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进一步规范和限制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国有企业融资空间被压缩。这两方面直接导致政府和国企主导的引导母基金到资运作受影响,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作用受限。
五是专业人才缺乏,基金管理运作能力不强。与北京、上海、深圳、合肥等985和211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相比,传统经济大市大多存在高等院校较少、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如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中懂金融、懂基金的专业人才少,国有企业中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不多且大都无成型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对基金招商、资本招商理解认识不足,投资理念较为陈旧,缺少主动寻找优质合作机构的思维和能力,导致国有资本方和市场化投资机构在基金投资运营合作上难以形成“1+1>2”效应。
当前,股权投资已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具体部署中提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在当下这个变革的时代,科技竞争日益加剧,股权投资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期望。
深化改革创新
在各地加大招引力度的当下,传统经济大市也陷入内卷状态,面对当下面临的发展瓶颈,地方应勇于深化改革创新,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产业基金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才能有效增强发展后劲,实现高质量发展。
1.务实谋划,持续强化基金运作保障。一是加快构建基金管理的“四梁八柱”。紧跟国家监管制度政策,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两级政府和国企的基金管理制度机制,完善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制度体系,促进基金规范设立、顺畅落地、高效运作。
二是全力推进合作基金提速提效。综合采取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跟踪调度、强化考核激励等措施,抓实抓细拟合作基金的设立运作,对已设立的基金,要强化跟踪调度,加快储备项目对接,争取尽快落地见效;对尚未设立的基金要深入剖析问题根源,采取积极应对解决措施,加快完成募资等前期工作,争取尽快注册备案。
三是持续加强“财政+国企+金融”协同联动。厚植“股权财政”思维,发挥财政统筹、国企支撑、金融赋能作用,深化惠企资金基金化改革,拓宽基金国有出资来源渠道,统筹设立基金“资金池”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保障基金设立、到资、投资良性循环。
四是着力强化产业项目储备支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引导企业专注产业链细分领域做专做精,聚焦集成电路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赛道布局发展,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基金创造储备更充足的优质投资标的,促进产业与基金同奔赴、共成长。
五是不断加大基金专业人才引育。强化绩效薪酬导向,完善员工跟投制度,设置投资团队市场化奖励机制,招引更多专业基金人才和团队。政府部门可通过挂职交流、外地考察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多精通产业政策、熟悉资本市场、擅长资本运作的人才。国有企业通过加强与市场化投资人深度合作,利用其专业投资经验及产业整合能力,多渠道、经常性举办各类基金项目路演、专业论坛等活动,加快国企基金人才梯度培育和市场化投资能力提升。
2.创新驱动,着力拓宽资本集聚渠道。
一是大力拓展合作对象。在深化与头部基金管理机构对接合作的同时,创新基金运作机制模式,加大与背靠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引入更多市域外优秀企业资本,助力产业资本联手、资源共享,招引更多高成长性产业项目落地扎根。
二是积极引入境外资本。深化金融改革,精心谋划积极沟通,争取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着力打通跨境投资通道,引入包括侨胞资本在内的一大批海外知名资本,进一步拓宽基金社会募集来源,持续引入金融活水。
三是加大基金跨区域合作。适当放宽基金注册地、返投比例及认定标准等要求,拓宽与产业资源好、营商环境佳、募资渠道便利的一线城市已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的合作空间,共同分享优质投资机构资源,形成区域间的协调联动,实现资金资源要素的优势互补,助力基金设立投资和招商引资取得更好实效。
3.改革引领,加快推动基金集聚发展。
一是明确基金集聚发展方向。坚持以服务产业和项目为导向,围绕地方产业规划和城市建设等实际,综合运用设立子基金和项目直投等方式,引领带动各类基金加速向重点片区建设、重要产业培育和重大招商引资引智等领域集聚发展发力。
二是改革基金集聚发展机制。支持县(市、区)建设基金集聚区,并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的做法,探索开放股权投资集聚区基金设立快速通道机制,对集聚区内基金管理人新设的基金由集聚区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申请办理,切实提高基金设立效率。
4.协同求效,不断凝聚基金发展合力。
一是强化市县协同发力。加强市、县两级政府引导基金联动,用足用好各级各类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奖补扶持力度,做好与相关基金管理机构的配套对接服务,形成推进合力,提升合作基金落地效率。
二是深化合作共赢发展。充分借助合作头部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源优势,常态化、精准式举办基金招商对接会、投资沙龙、产业峰会等资本活动,多承办“金牛奖”、最佳国资基金管理人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评选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基金招商引资氛围,招引和带动更多优秀机构、知名企业和优质项目来本地扎根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