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肖磊看世界
美国目前在中美经济各类谈判等过程中,主要提到的一个点是“产能过剩”,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展开来讨论一下中美经济目前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当然,纯属闲聊。
关于产能过剩,确实存在,这就好比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产业,都可能同时存在卖不掉的东西和生产不出来的东西,工业经济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产能过剩和供给不足经常性的会同时存在。
中国从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目前提到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从发展的角度,也可以说是从市场的角度,来引导和解决一些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以及还有一些产业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后进入到由中高端产业主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但请注意,实际上“供给侧”这个词,是当年日本发明的,日本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重工业和一般性制造业等层面的产能过剩问题,然后开始着手解决,直到90年代基本完成。但当这一改革完成的时候,日本经济从大的规模和增长等层面,也基本进入了停滞期,从而开启了失去的很多年。
这不是说日本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选择是错的,恰恰相反,日本解决产能过剩的选择完全正确,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日本制造开始走向中高端,整个研发和技术的竞争力持续壮大。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能不能直接学日本的解决办法,也就是同样的问题,是否存在不同的解决办法。
那日本具体是什么办法呢?总结起来就是迅速缩减实体产业的国际化输出(因为美国反对日本产品的大量出口),而转向资本产业的国际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实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此几乎停滞,而资本产业又打不过美国,最后实体产业,比如汽车等,还是吃1990年前国际化的老本,资本输出方面在新兴国家还稍微有些优势,在欧美地区基本没有啥成就,除了买美国等的房产,还就是买了好莱坞电影公司,再就没啥可说的呢。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反过去再看,日本在实体经济去产能之前积累的汽车、机床、传统制造等重工业领域的优势,一直保持了下来,直到现在,而在去产能之后发展起来的半导体、手机等产业,都变成了小产业,甚至都没竞争过韩国。美国当时一方面要求日本在规模制造业领域去产能,另一方面着手打击日本的半导体等中高端技术产业。最后的结果就是大规模制造业只能吃老本,而新兴的半导体等领域被美国收编,同时大飞机等制造进展缓慢,最后放弃。
更直接一点说,假设日本和美国当时的谈判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就是日本在大规模制造业领域去产能可以,但美国必须得允许日本收购美国的高端技术企业,而不是反过来被美国打压和收购。而事实是,美国不仅要求日本在大规模制造业领域去产能,还十分警惕和拒绝日本收购美国的技术企业,同时反过来还要打击和收购日本的半导体等公司和业务。
如果大家仔细看,现在中国面对的情况跟日本当年“去产能”的时候面对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在大规模制造领域去产能,另一方面打击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阻止中国资本对欧美技术企业的并购,中国的钱到了美国,只能是买楼、买体育娱乐和被“抢劫”。然后同时还要威胁盟友不要跟中国合作,搞产业链整体性“脱钩”。
那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吗?
我这里说点国家历史惯性认知问题,比如二战的时候,美国其实一直想不通,日本为什么要跟美国开战,但其实这跟日本此前的战争经历有关,在发动对美国的战争之前,日本在1894年打赢了大清帝国,然后到1904年打赢了俄国,觉得打美国也可以搏一把。再比如,二战后,整个联合国都听美国的,美国还有原子弹,在东欧搞极限冷战,苏联都不敢轻易跟美国打,所以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判断中国根本不可能出兵。
如果这些工业强国的逻辑不够明显,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印度,在1954年从法国手上直接强势“收回”了“朋迪榭里”,1961年轻松就打赢了葡萄牙,拿下了果阿。于是,1962年就直接跟新中国开战了。
所以你会发现,二战日本打美国,战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判断,以及印度选择打中国等的失败,实际上都是基于历史惯性,对当下局势的严重误判,才导致完全失败。
其实我要说的是,这一次美国对中国的发展性各类策略打压和自信判断,就来自于这种历史惯性。因为在战后经济的发展中,美国在对德国和日本经济层面的“战争”都胜利了,也就是美国完全摁住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独立发展,然后把这一套全部转移到了当下的中国身上。
那德国和日本为啥都不得不按照美国的“安排”发展呢?
这里面有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是,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战败国,都完全基于美国的底层经济框架来建立战后分工和发展体系,也就是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美国市场、资本和产业链体系;
第二个是,国内市场可持续性有限,体量看上去很大,但跟美国的体量比起来依然差得比较多,这就使得内外占比失衡,国际化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了整个商业的成功与失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就只有一次机会,在国际市场跟美国的竞争其风险承受能力完全不同;
第三个是,大规模制造和辅助消费的货币结算等领域并没有打开新的市场,无法自我培育新的国际循环体系,把所有的关注点和突破点,都寄希望于美国的态度,忽略了世界更大的部分。
好,我们再回到“产能”过剩这个话题。我举个例子,假设最先掌握和使用高速铁路技术的德国和日本,能够拥有更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而不是只造了一两条高速铁路,那么其酝酿出来的溢出效应,就可以把这项技术和建设能力,输出到全世界(比如汽车领域,由于量足够大,溢出之后就很有竞争力),所以这一轮全球高速铁路建设的需求,实际上是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起来之后,才全面溢出到全世界的。
印尼首条高铁通了之后,现在又要搞第二条了,问题是,印尼是很富有的国家吗?不是,但印尼对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真实需求是存在的。因此说,我们对产能的理解,在需求没有激发出来之前,在建设能力没有提升之前,实际上并不好去定义,很多优势供给,本身就能决定需求。
中国的钢铁等产能确实很大,确实需要调结构去产能,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庞大的钢铁产量,不是中国生产的,而是美国生产的,对中国和世界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恐怕所有跟钢铁相关的原材料和产品,都要上涨好几倍。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影响最大的是,如果钢铁这类原材料出现稀缺,大家的发展规划都要萎缩,更不要说具体的产业发展,因为如果连钢铁都稀缺,大家都买不起,那还会规划修铁路吗?还会规划各类建筑和工厂产业吗?这对于中国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已经有了各类产业发展的基础了,但对于全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严重过剩的东西,是这些国家极为稀缺的东西,新中国刚建立那会,有一段时间,叫大炼钢铁,非常缺钢铁。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的产能过剩,一方面要在国内调结构,不能再以环境等为发展代价,但更重要的是要放在全球待开发市场去看,这种需求只要出现启动效应,需求就会爆发,因为如今的中国,跟当年的日本和德国完全不同,日本和德国缩减的产能,后来的中国给补上了,但如果中国去产能了,未来谁能补上中国的产能呢,如果补不上,那么全球整个新兴市场就会被长期锁死,由于基础工业材料太贵太稀缺,建不了港口和船只,修不了路,搞不了现代工厂。
很多人可能会说,日本当年去产能应该是明智的,比如钢铁,后来中国和韩国的钢铁产量就起来了,要是日本不主动去产能,那等到中国和韩国起来之后,还不是死得更快。但其实大家没有关注另一个产业,就是消耗钢铁很大的造船行业,现在韩国和中国是全球造船业最大的国家,日本的去产能,最后也去掉了很多产业的可能性。
当然,我再强调一遍,这不是为特定的某个行业说话,也没这个必要,一些非常粗犷和环境代价很高的产业,去产能调结构是非常应该的,这里面如果是全面的做了考虑和规划,是没有问题的。
就拿中国目前的电动汽车来说,谁能判断出来说,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是产能过剩了,还是产能稀缺?因为有的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都倒闭了,而还有的企业一车难求,产能跟不上。但你要让美国来说的话,就是中国的电动车严重过剩,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发展等。
这就好比说,中国的钢铁市场,房地产等建筑行业需求的减少,又逐步的被船舶、汽车、家电、风电用钢、光伏用钢等给补上了,但这些新兴产业所用的钢铁,就跟建筑行业所用的不同了,要求更高,而且性能更精确和细化,有一些企业就无法满足,就只能倒闭,但还有一些科技属性高的企业整体业务就上去了。
这就引出两个我想要表达的结论。
一个是,在工业原材料和全球基建,以及大规模制造等市场,中国跟当年的德国日本不同,中国是最后的供应者,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就容易陷入对日本和德国的套用模式。
如果这些领域,中国不供应了,哪个国家还能接过去?如果印度能接过去,肯定等不到现在,早就接过去了,印度最早“得益于”英国的组织制度,后来苏联工业扶持,再就是一直跟美国关系很好,拥有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国际资源”和发展环境,海岸线足够长,人口规模足够大,如果能接替中国,就等不到现在了。
中国作为工业世界的最后供应者,需要的实际上是不断的重新“分配产能”和加固全球基础工业的链接。当遇到一些需求不足的时候,适当建立战略储备机制也非常关键。如果基于最后供应者来规划产业,大部分产能是需要战略储备的。
我们去看美国,此前也是石油生产大国,同时还是控制整个石油定价体系的幕后操纵者,现在已经成了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但美国依然有着全球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也就是说,美国作为石油供应国,依然需要大量的搞石油战略储备来调节预期。美国的企业更是如此,各种相关金属和制成品都是囤积对象,比如特斯拉就一直在囤镍。就连华尔街很多企业也直接购买囤积铝和铜等。
这里面,还牵扯到定价等问题,如果仅仅是即时的生产和供给,利润率等都可能存在不可持续性。原材料的过剩和稀缺,在某些周期内,是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价格来“操纵”的,如果再加上战略储备的回收与释放,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原材料的定价权。
因此说,产能跟定价权,利润率,以及战略储备等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要掌握住一个产业,单纯的生产只是最原始的一个环节,还得做很多事情的,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做好,那就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增产,要么减产,要么不足,要么过剩,就更容易被拥有定价权的一方所影响和“收割”。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芯片这种东西,也是会存在产能过剩的,有一段时间,美国几个芯片厂家的产能根本消化不了(包括英伟达),后来有了一种新的玩法,就是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后,包括虚拟货币等的“挖矿”得大量的用到各类芯片,一下子需求就上去了。现在也有人说,这种“挖矿”和各种拼算力的模式,实际上背后是搞芯片的这些团队搞出来刺激芯片销量的。
关于芯片这种说法虽然很牵强,但有一个产品大家应该很熟悉,比如钻石,其实钻石是严重过剩的一个产品,但通过戴比尔斯等公司的囤积和抛售,以及各种协会、认证、做工、投资和宣传等操作,包括求婚钻戒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的广告,就成了可持续消费的稀缺产品,当价格跌的时候就收,当价格涨的时候就抛,把平均每年的价格涨幅控制在10%左右,再持续强化爱情跟钻石的关联度,这个市场就变成了永远稀缺。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对“产能”两个字的理解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一种方式,一看到价格下跌,东西卖不出去,就认为是产能过剩,这是值得思考和重新讨论的。中国作为世界工业时代最后的供应方,也是很多工业原材料最大的生产方,很多时候为了这个市场的持续,是需要全面的介入到金融定价、消费刺激、储备抛售、产业循环等等领域的。
可能大家还不明白,就是中国虽然是诸多原材料的最大供应方,但国际市场,拿这些原材料赚钱最多的,反而是美国的很多投资机构和一些企业,也就是中国的产能是否过剩,不影响美国人基于这些产品赚钱,要做空的时候说你产能过剩,要看涨的时候说你产能跟不上了,华尔街一来一回收割的利润,实体企业几年都赚不回来,这就是因为真正的实体企业没有形成定价权和整体的产业链影响体系。
与芯片和算力、“挖矿”;钻石和饰品、“爱情”等相比,中国的原材料和工业品,实际上也可以跟未来可能持续数百年的新兴国家基础设施和工业化走到一起,当基础设施建设输出,跟中国的原材料和工业产能消费等建立一个新的循环,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才能拥有自发性的需求,中国才能打开服务经济的大门,比如带动货币、结算和整个服务业的国际化。实际上这也就给发达国家的产品创造了增量市场,没有网络的普及和更好的公路,美国的APP和欧洲的豪车也没法投放。
第二个是,中国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发展需求依然需要加大释放力度。
现在说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的绿色能源和数据生产力等,确实发展非常快,但在传统的市场规模基础层面来说,如何将中国经济推上一个新的规模体系,依然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需求创建。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新疆和西藏,有着非常重要的,面对亚欧大陆的战略通道体系,两者的交界线数百公里,但至今依然没有直接互通的铁路运输体系,包括云南跟西藏之间也都还没有铁路运输体系。处在长江中下游,又跟长三角连在一起的江西和安徽等,整个发展水平还很低,跟长三角的互联互通都还远远不够;珠三角广东和广西之间的发展落差也是很惊人的。如果再看京津冀,天津和北京的地铁线路长度加起来都1200多公里了,而且两地是接壤的,但依然没有一条直接互联互通的地铁线路,高铁的通勤效率和协同效应跟地铁还是没法比的。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我们基于最基本的属地经济、出口导向、产业物流、人口流动、乡村振兴、脱贫等建立的基础设施体系,确实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了,但如果未来基于区域协同,打破属地“隔离”,以及基于打通亚欧大陆和周边国际化通道的需求来看,还远远不够。
美国说中国产能过剩,影响了自己的企业和就业等,这就好比说,一个村子里有两户人家,我们分别将其称为X、Y,X特别有钱,靠卖书法绘画,以及开钱庄和做一些“高端”丝绸瓷器等赚钱,Y呢,是靠最基础的手工和制作各类生活产品赚钱,比如盖房子、做家具,以及各种体力活等,偶尔也做一些丝绸和瓷器生意。
在这种背景下,是不是Y不干这些工作,或不做这些产品,X就会把这些活接过去呢,当然不会。
现在的问题就卡在这个地方了,美国现在是特别有钱,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层面,企业现金流充裕,别的国家的企业搞创新和研发都是缺钱,美国企业根本就不缺钱,只缺人和想法;美国民众呢随着最近几年巨大的财政刺激,工作和薪水也都提高了很多,政府层面预算一点都没有减少,持续扩大。已经到了要报复性消费的时候了,但不想买中国的产品,担心买了中国的东西之后,会帮助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然后跟美国竞争。
问题是,抛开中国,全球能完全满足美国这种消费规模的单一生产市场几乎没有,这就导致美国想要更换“供应商”,就需要非常极端的说辞,否则消费者本身就不同意,毕竟大家也都害怕通胀,全球再找不到比中国更物美价廉又量大的稳定供给方了。
这个时候,一方面就是要给国内洗脑,安全最重要,中国的东西都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另一方面就得寻找新的“供应商”。可是其他“供应商”一看,要是自己生产的话,需要投资很多基础设施,等这些都搞完了,产品出来之后,比直接从中国进口,然后再转卖给美国还要贵,那还不如直接从中国进口,然后再贴牌卖给美国,或从中国引进生产线,让中国企业来投资,然后组装一下再卖给美国。
这就使得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对中国产品和各类生产线投资的需求迅速增加,进一步刺激了中国的出口和国际化。去年在整个市场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墨贸易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跟东盟的贸易总额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由于美国“报复性”消费的开始,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等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出来,中国和墨西哥,以及中国跟东盟的贸易总额可能会有更大的增幅。这就使得如果哪个新兴经济体想增加对美国的贸易额,就不得不跟中国先增加贸易或投资量。
当然,我们这都是基于贸易的角度,如果你说谁一定离不开谁,那就另说,如果是不计成本的话,任何国家都可以互相隔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国不利的地方在于,尽管未来墨西哥和东盟等国家,在增大跟美国贸易额的同时,会增加跟中国的贸易量,但美国向东盟和墨西哥等购买产品的时候,用的是美元,那墨西哥和东盟向中国买的时候,依然只能支付美元,最终还是会被整个美元循环绑定。
那这个问题是不是就无解呢,也不是。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循环之所以被美元无限绑定,其中一个重要的逻辑是,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和采购方,要破解这个难题,中国要逐步变成更大的进口方,这样用进口需求、美元储备,以及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对外建设等能力,给人民币赋予多重信用保证,来推动人民币的输出和循环使用,然后把前期获得的美元变成沉没成本,也就是锁死自己手头的美元,尽可能的不向市场输出,变成人民币的其中一个沉淀性信用保证,才能彻底打破美元的国际循环。
德国把自己扔进了欧盟这个体系,然后加上欧元,重新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潜力,而日本无法推动中日深化合作,在资本层面无法投资美国的核心技术产业,自己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又因单纯的去产能,使得而后失去了升级和进阶的机会,在国际市场无法创造产能的自我消化,目前就只能完全投身到美国分工体系当中,但由于中高端产业跟美国的重合度较高,最终只能由美国完全主导,其未来发展潜力已经被嵌入欧盟的德国所超越。
假设日本跟中日韩一起搞合作,实际上话语权还是很大的,只不过日本整个民意和核心政经系统都受到美国影响,推动中日深度合作的首相和团队基本都干不了几天,2009年就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日本一些战略人士觉得是一个时机,美国忙自己的事情,就不会搞日本了,结果等鸠山由纪夫上来之后,力主推“东亚共同体”,加速改善中日关系的时候,日本一些人和美国迅速行动,就把鸠山由纪夫给搞下去了,上任时间还不都九个月。
然而,世界的现实是,所有的国家都在寻求改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根本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改善,以至于像阿根廷这样的曾经跨入高收入门槛的国家,在陷入绝望之后,开始疯狂的推倒重来;像乌克兰和俄罗斯这样拥有强大工业基础和肥沃土地的国家,最后走向了惨烈的战争;像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地区这样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还存在着血腥的撕裂和种族清洗。当一个国家的问题,必须要在另一个国家身上寻求解决办法的时候,世界就会变得十分狭隘,冲突就在所难免,判断和行动就会严重失误。
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
“博士悦读”是专业的MBA、EMBA、DBA咨询服务平台,为在职人员提供一站式学历学位以及高管培训的最佳方案,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青岛、成都、重庆等教学区任意选择。(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添加徐老师微信
立即咨询
国际在职“MBA/EMBA/DBA”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