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道资本 作者: 刘一力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清醒者往往不忧。
不仅仅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2024年清醒录》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思考,也有很多人反馈了一些创业与个人发展的困扰,笔者再探讨一下2024年的干法,给大家一些力哥的思考与观点,希望能引导想做事的人能建构自己的决策模型和判断方式。确有发展困惑或诉求的企业创始人,请加笔者微信kinghand777
 1 大 时 代 
一个极具纵深度、具有漫长历史的国家,真的极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的巨量的超级差异化的诉求,尺短寸长,总有不满意、不尽兴的地方,又不能做到一刀切的这样,或那样,或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这很现实,问题各种各样,都会存在。别被几个砂砾蒙蔽了双眼,很多信息,我们才看到多少?
一位博主说:“当今全球,真正的独立国家只有4个—中、美、俄,勉强还有法国。其他地方,要么金融系统被别国操纵,要么就有外国驻军。比如北非、西非,金融系统基本都在法国手中,有些国家机场旁边就是法军军营,随时镇压;英国的外交政策已经沦落成美国的传声筒;至于日韩,外交、金融、军事全在美国手中”。文在寅们再怎么复仇或换届,不过老美代言人的更迭。这就大时代的基本面。
不论怎么看,我们中国人是何其幸运的。我们拥有最安定的社会秩序,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齐全的产业系统,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在一个非常安全、稳定又充满了巨大机会的环境中,还保持着基本的公平正义。
别老想着西边西边的,你以为西边的月亮圆,那是你没有看过西边的月亮也有巨大的残。另外,太多太多的人,根本不适合在西边生活,除非你像那位在美国的那位四川老乡丁胖子,拉下面子来,每天“又要到饭了,兄弟们”,还要把慈禧老佛爷的赔款吃回来。
道路是方向之针,落地之本,于国家发展,更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与创业,都需要有更自适的道路,而不能盲目,更不能盲动。现世的选择远远超过理想的追求。那些欲望超越禀赋、积累和资源、想一夜暴富的人,或者想不劳而获、为非作歹的人(如被缅北遣返那几万人),在任何环境或国家,他们都会那样。但,他们绝不是我们羡慕的榜样。生活的道路没有奇迹,也容不得奇迹,所以安全稳定是每个人或国家最基础的发展条件。
2024年,我们所有营生,都需要安稳!
 2   远 离 负 能 量
过去的2023年,烂尾断贷停贷的,降薪裁员被PUA的,孩子走丢找到的,小老板破产躺平的,彩票2.2亿元中奖的,当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成绩,上天跨海大航母大项目等等,总体就是喜忧参半,有位博主就总结了:“宏大叙事光芒万丈,微观叙事一片迷茫。2023年,就是屎上雕花。这个爽文,大众们读起来很过瘾,但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价值?发泄悲观情绪?骂骂娘?狂躁一番?真的毫无必要!
从2023年的各种数据,以及每个人的切实体感,确实不顺,都不那么满意,肯定会产生不安全感,焦虑,迷茫,哀怨,甚至很多人因此产生了负债、失业或其他的影响,有些负能量实属正常。
但是,从现世的角度来讲,无论怎么困难或顺利,每个人就只有生命一次,来去皆空,任何的负能量都毫无意义,无法对生命的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大多数人哪怕穷其一生或几代人,都不可能影响潮水的方向,就不要充大头的各种指点江山了。省省心吧,多关注一下你的票子、房子、老婆、孩子等各种影响你幸福感的杂事吧。
董宇辉说:看见饭就吃,看见活就干。其实这句话太有传播意义,具有普世价值!一个人哪怕是身价几十亿元,也得去面临当下的琐事日常。不是所有的的事情都有道理,不是所有的好事轮在你头上。要想有所收获、有所成就,不论是当差、当老板、当职员,都首先就是抛弃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少对不相干的事情夸夸其谈。少吃瓜,多干活,干好干孬不纠结,先过好每一天。
 3 慎 信“罗 吴 樊 润 琦 文
我们绝大多数人缺少独立判断精神的,爱盲听、盲信。现在人人都是媒体,太多的人往往被各种杂音裹挟,更缺少了深度的辨别力。特别是以收智商税为主要目的的自媒体大佬、认知咖、流量网红,如:罗吴樊润琦文。此外,一个叫F唐的也要格外警惕,此人是金融圈及自媒体圈公认的流量水货。收智商税和认知税,靠卖课靠培训靠办班靠卖酒赚钱,无可厚非,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种很主流的商业模式,笔者真心支持。
但是,罗吴樊润琦文们,越来越不创造真正价值,缺少了敬畏心,快把割韭菜变成的主要目标了。一个写满即时满足的爽文和每年一次时间朋友的概念名字发布会,其实更多是信息搬运,无自己的框架与理论;一个故作深沉、忧国忧民,激荡文学朗诵会,都不清楚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就仅剩了一个身份;一个打鸡血、精辩术、通宵古今、教你生活的口才达人和讲师,也缺少产业引导与管理团队实践性;一个爱把最基础的管理理念和案例絮絮叨叨的堆积者,年会弄出关键数据乌龙还需要道歉;一个口若悬河讲管理、讲股权的流量网红,你一听就会、一用就不对;一个把国际政治写成精彩跌宕的古龙小说,听完很爽很励志很激动,徒增波斯男神的幻想,着实没啥大用;也有所谓前地产名企首席投资官,收割大学毕业生、跑外卖的老实人、还有被裁员的35岁码农的2980元创业培训课。清醒的人很少参加这类,但腰包鼓起来、认知还未鼓的暴富者,也真心需要,确实这些人需要这样的扫盲型教育,让他们花钱就好了。
有位博主说,有一种无耻就是跟普通人谈梦想。如果不能治愈,请不要轻易揭开别人伤疤。普通人大概率就是普通的一生,完了。罗吴樊润琦文们,往往是把普通人的伤疤扒开鼓动、灌输、标新立异、轮番洗脑,把恐惧、幻想等情绪传递出来,就是割韭菜,至于怎么治病除根、治愈人心,他们不管,他们也没有什么解决普通人心魔的好招。普通人很容易被点燃激情、欲望膨胀或思考无用之论,折腾一番之后往往是高低都不成,更紊乱迷茫,甚至盲动之后的遍体鳞伤。
其实,大部分人是不具备创业条件,或者说大部分人不具备作为领导人来创业的。但是罗吴樊润琦不会给你说这些,他们才不关心你适不适合,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喋喋不休、妙笔生花的把自己的思想给你,把你的票子赚来。
当下,大环境不好,罗们这些意见领袖又极具影响力,所以喧闹、呐喊、不满意成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常态,裹挟之下我们更容易成为噪杂意见的拥有者,而往往忽略了生活、生意、生命的本质,忽略了个人发展,忽略了内心安宁与富足,我们不擅长做行动者和专注者,既要、又要、还要、也要、更要”都不如做好“只要”,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更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否则就不要浪费时间懂罗吴樊润琦文们的不必要的道理,先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某个1000人的企业里,一位实习生小王再怎么样根据罗吴樊润琦文的某种理论、论调提建议,都很难影响该企业的年度规划与经营策略,她的工资也不会大幅度涨薪,老板也不会因为她今天工作无差错,而给发几万的红包(除非她是老板的妹妹)。2024年,小王们就先停止抱怨和不必要的情绪,先把自己的那件事做好,再一步一步的来做部门的负责人和公司的分管负责人,或成为公司的领导人。
很多时候,不必要的道理懂得越多反而会越坏事。任何组织不可能大鸣大放,一旦放了,就成了不可控的局面,如果实习生小王天天也嚷着参加总经理办公会,也要发表意见了,那公司迟早乱套。大的组织就必然形成强逻辑和强能力的带领下的岗位负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处事原则、做事的哲学,老板别跟个人谈理想、讲道理、别PUA员工;个人也别跟老板谈感恩、谈成长,我TM的给老板下楼买杯咖啡都是份外的事。谁谁都干好本职,不做超越边界的,就足够了。少听罗吴樊润琦文。
加入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
获得圈内更多消息
 4 创 业 的 机 会
真的没有创新了吗?真的再无生意可做吗?怎么活?笔者的一位朋友说:“简单易行的路被我们走完了,好吃的肉也都分光了,没有捷径的时代,逼着我们去理解工匠精神,精耕细作。但凡有快钱,谁TM选择长期主义?但凡能粗暴,谁TM真的精益求精?形势的确如他所述,我们轻易触达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人又不能回炉再造、选择硬科技赛道;又加上人工智能自动化,AI的加速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贬值感——更感觉未来创业的艰难,高科技的玩不了,低门槛的干不好,没得爹拼,没得岳父靠,没有什么贵人,也没有什么狗屎运,创业的机会貌似很少了。所以有人说,都去做网红,谁还在真正创业、创造价值?
但是,笔者还是认为有创业的机会:
其一,所谓的创新创业,其实有太多的层面,除了产品、业务、技术等方面,保持好心境,优化硬能力,强化人的心智与能力,其实也是创业。等待时机,强化个人成长,也是创业的一部分。
其二,创业不是一味增长与扩张。大变局中,守住业,聚焦眼前事和靠谱的客户,延伸创业的长度,增强创业的深度,不做妄想之事,不行冒进之举,不交虚无之人,都是当下最有价值和最合理的创业。
其三,在产业上,在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农业农村等领域,还有巨大的机会和空间,可以选择实践与落地的创新场景和项目比比皆是。据报道:中国邮政牵头在农村建立集中化物流运输配送体系,就提高了农村的基础建设,为农业及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等提供基础性的便利。同时,必须指出,教育、医疗在太多的国家都是接近于公用事业,是不允许过度市场化、产业化的,需要我们创业者要提前避坑。包括电子游戏行业,都很有可能在某个节点被严格限制,也要提前避坑或寻找可延续的新方向。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兴趣朋友加笔者微信kinghand777免费取或自行百度。
其四,平台型企业的机会还是大量存在的。但是对操盘手的要求太高,而且这类深度平台思维和技法的操盘手很稀缺,基本上都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地区。也有硬科技方面的行业联盟等流量方或纺织、化工、农产品交易等协会组织转型做平台,如笔者正在洽谈的几个全国性的协会组织,他们所处的领域都比较传统,随交易额巨大,但产业效率不高,大量的存在低效能配置、重复配置,不管是有平台企业主动来改变,还是由国家层面的主导性改变,从双碳和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都是必定发生的,就是未来谁有先见之明,谁主导的事情了。
其五,底层系统在不断失效和重构,也必然产生很多产业机会、企业机遇或个人的职业机会。需要每个人深度研究和关注本人的擅长领域或最有机会的领域。个人的机会、消费的机会在《2024清醒录》已经说明。大家都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和擅长点,欢迎私信交流。
创业的机会永远都在,需要的就是:节奏控制与时机把握timing。
 5 创 业 稀 缺 性
创业越来越具有稀缺性,特别是高质量发展主导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为主要支撑点下,创业已经是一个非常高标准的事情了,不在十年前的那个大众都能创业、万众都可以创新的时代了。当然,开个小店、摆个地摊,也叫创业,但更多的是一个生意,或者个体经营户,也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稍有不慎也很容易赔进去那几十万元的全部身家。
不论多么炫亮的概念,在中国创业,第一个还是看生产资料的掌握情况,如果具备,有钱、有技术、有人脉或有干爹,那就干起来,干的过程再逐步完善、壮大。如果不具备,捉襟见肘或差强人意,那就先看看,或者以合伙人、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再逐步考虑自己创业。
 6 创 业 的 路 径 
创业就是个人认知与圈层资源的体现与变现。没有那个量,就别喝那杯酒。
1、创业的第一步都是决定做不做、扩不扩、干不干的范畴,其次才是执行阶段的事情,每一步的决策论证才能考验创始人的能量与水平(笔者深度解除了大量的创始人,发现大多数创始人在评估和判断方面的能力和能量都是不够的,甚至缺失的)创业本身对创业者的自我认知与判断能力要求极高,但大部分人都很自恋,很难正确评估自己,再加上大环境的燥热,都容易梦想取代理智,催促开始、匆忙上马、盲目扩张、轻率融资。最后的结果看,我们市面上存在大量干不下去或实际上清盘的僵尸企业;2023年,我国的失信人已达860多万人;2023年,大量的获得股权投资的企业的创始人,因未达到业务对赌或投资要求,成为了被追责追债的人,创业十年一身债。
2、创业的执行阶段,其实涉及了法人治理结构、团队、运营、资本、品牌、渠道等具体板块。笔者的核心建议就实现运营系统的螺旋式上升而不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的盲目快跑,或面对一定成功率的机会而过于保守。这是创业之魂,也是很多创业导师提及的创业进化论。
创业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没有玄学、没有捷径,除了锐意进取,请务必量力而行。当然,肯定会有的团队跑的好、跑的快、跑不死,有的就拉胯或消亡。
1)在这个方面,我们大量的创始人都是专业、销售或技术出身,不是真正意义的全面手。他们在创业方向的判断、战略路径的选择、组织结构的搭建、组织文化的营造、品牌系统的营造等方面缺少结构化的思考方式——往往只是看到浅层的信息与表象,看不到逻辑与趋势,预测不到风险与限制,很难形成系统化的融合,就产生不了超越性的组织效率、发展加速度。这是高手与低手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范畴。如果后来者比你的加速度大,即便你先跑,那么他就很容易超越你;反正,你就容易超越他人。
2)特别是当下的中国,很难能诞生巨型企业了。未来更多是:掌握核心技术或核心优势的自有团队,加上深度绑定的柔性组织——基于标准化、数据化的工作流,通过信息化手段,多个小团队进行柔性协同、快速响应。谁能达在这个方面形成持续化的能力,谁就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并抢得市场的先机。待这样的柔性系统到达第二阶段,可以通过股权的关联,形成更紧密的生态型企业。第三个阶段就可以整体合并进行资本化运作。这是笔者对未来组织形成的一个判断,需要笔者陪跑的案例来验证,当然也欢迎各位推荐。
另外,如果有的企业已经是巨型公司,也需要考虑化整为零,降低风险。巨型公司对整个创业生态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阿里京东美团抖音发起的主控性的业务,其他的企业和个人只有跟着的份儿,长此以往,不仅仅影响大众的就业与生活,也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笔者大胆推算,未来巨型企业要么被限制或分解,要么被国有化,甚至包括一些科技型巨型企业。
3)对战略的调整能力,也将是创业最急需的能力
如东方甄选的去董化,折腾了这一大圈子,各种的要素冲突集中暴发,差一点马失前蹄。在笔者看来,就应该提早的主动解决,并且不能小家子气气的。就最多5000万元解决的事情,在爆发后的半年内就可奖励董宇辉一套2000万元的房子,其他主播和团队成员也差不多的论功行赏,在把直播间搬到董宇辉的新房搞一次直播,仅仅卖货带领的收益可能不止2000万元,丈母娘们看着小董被厚待,自然更乐意下单。反观现实的结果,矛盾应该一直在,操盘手就成了搅和事的了,幸亏老企业家老俞有抻头,最后力挽狂澜。
其实对战略的调整,
在很多早期、中期、后期的企业都普遍存在,但创始人大都缺少敏感度,没有战略纵深度,拍脑门的居多,
缺少具体技法,没有系统性,多数靠天赋
。比如,业务多的时候,分业务一部、二部,工作量少的时候,把市场、商务、设计、售后都合在一起叫综合部。书本理论都对,现实中更应该活学活用。

举个例子:在电商直播领域的三只羊集团,大部分还是以大小杨哥为主,带着其他的主播,主打娱乐和高性价比,当然也有自己的自营供应链。但从战略上对比另外两个头部东方甄选和交个朋友,小杨哥胜在数量,但在用户质量和客单价、产品毛利、用户口碑上,大概率不如东方甄选和交个朋友,东方甄选的自营产品已经形成了强粘性的产品线,交个朋友的严选逻辑也已经日臻成熟。那么当下可能最需要调整的就是小杨哥,他们在娱乐风的便宜路线之外,的确需要搭建自己的中高端品牌线,适合尽快实现多品牌的发展策略。其实类似的还有辛选。当然这与创始人的基因有关系,比较大小杨哥、辛巴都是学生出身,老俞、老罗都是老师出身,想问题的深度还是有巨大区别的。
再举个例子:有一位北京企业的董事长,每年近3亿元的收入,员工200多人。因上一篇文章加了笔者微信,笔者问他有什么诉求,以为他对现有业务有什么困惑。他却表示,对企业的现有业务与布局都想的很清楚,就看有没有值得投资的项目,他想在稳定发展老业务的条件下,提前布局新业务新项目。守住已经成型成熟的业务,才能再寻找新的创业机会,清醒的人会愈发清醒,永远走在最前面。
2024年开启大A的十年牛市?房地产起涨?等等都有一定的概率,都没有什么可难的了,请保持乐观!
 7创 业 的 资 本 化
2023年,应该是投资人们过得最难受一年。募投管退,没有一个不难,都难到极点了。当然,有日子过得好的投资机构,那也是凤毛麟角。特别是相当比例的投资机构都在忙着投后,跟被投企业打官司、要求兑现大股东回购等,虽然他们知道大股东无钱。
2023年,对于需要股权投资的企业来说,更难。该融资到位的资金,谈妥妥的了,投资方照样爽约不投的,这样的例子笔者听到不少;因资金不到位,被迫清盘或缓慢维持的企业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前期因为烧钱而一直没有正向盈利的企业,举步维艰。笔者预判,股权一级市
场二年内很难有起色,大家真正需要做好度过寒冬的准备,多备资金,少折腾。

笔者有几个观点,仅供参考。
1)创业项目的资本化,是非常值得追寻的,但更多的基于两个方面的基础:人靠谱、事靠谱,否则不要轻易开始
创始人及核心的认知能力和决策水平以及资源能力,是企业资本化和能获得资本投资的核心要素;企业的发展情况、选择定位、运营模式与文化,是支撑企业资本化和能获得资本投资的基础支撑点。二者缺一不可。
笔者见过大量的企业创始人推荐他们企业,往往更多是一个生意人的心境或技术总监的视角,不能展示他们的整体性、层次性且又有人格魅力。有的创始人缺少在资本方面的基本判断与理解,公司的业务不支撑该轮的估值,创始人就随便做个估值,资金计划也都拍脑门,与人社交又有明显的小毛病(如玩弄别人的名片,约会迟到,不讲实话等,都是笔者遇到的),这样的人,就在第一关被涮了。
人和事,完美融合的,并能相互促进的,才能是真正有资本运作价值的。投资是投人,事是人做的。否则踏实的做生意,短平快,勾兑起来,赚钱就很好了。
2)当下实际上,天使轮的投资都是自己或家人朋友投的
天使轮融资,如果还抱着十年前的幻想出来找VC,那基本就是浪费时间,除非你技术真的牛,履历真的硬。当然,不轮谁投,都需要从开始做好发展路径的设计与资本化的节点把控,再在实际的运营中完善、优化。其中,BP是关键的落地文件,不能搞得花里胡哨,早期项目能简单准确的表述项目机会、价值、优势以及资本诉求,就足够了。甚至搞成一页的概要teaser。
3)已经进入B轮及以后的企业,首先必须抓好运营,先活下去,再考虑公司价值的变现,如被并购和独立IPO。盘中跑,其实最考验操盘手创始人的妙笔生花的能力了,其中毫无捷径。
当然,如果应该破产、清盘、出售的时候,千万别惜售,该卖卖,该并并。市面上有不少企业错过了最佳的变现时机,追悔莫及。1、有的业务模型跑不下去,但账面有几千万现金,完全可退给投资人、遣散员工、付供应款,但创始人执意要梦想到底,到头来,花光所有钱,也没有起色,只能半年后破产。2、有做智能硬件的团队创始人老王,有被同行收编的机会,老王觉得大家彼此半斤八两,就没有同意。2年后,同行已经是行业霸主,老王的企业的业务萎缩的厉害,只能大裁员,留几个人接点小项目过日子。
4)规模企业或上市公司的业务再造与战略兼并重组,也是2024年可能性很大的事情。
整体经济的下行,影响深度是可想而知的。规模企业或上市公司都面临业务萎缩甚至部分业务停止的可能,都需要找到更容易产生1+1大于2的业务整合、兼并的机会。这个可能需要大家都能放下姿态,重新审视当下的环境,不再是那种死扣细节价值的精明交易。当下真的是抱团取暖的时节,规模企业或上市公司主动拥抱、“并购重组”,才更能熬过最冷的资本寒冬。
 8 干 法
都是一些笔者的思考,无高师、非专家,想哪写哪。
干法,最没有标准
。此文抛砖引玉,希望你能思考。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投行君最近拉了一个资管圈交流群,仅面向资管公司、银行、信托、券商资管业内同仁,实名免费入群,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文末扫码投行君的微信。
《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已正式上线,将打造投行圈最靠谱的实名人脉拓展平台。加入后还可以获取海量实用专业干货、进入业内人士云集的私域交流群。目前超过5000位同仁加入,各位老铁速来扫码集合。
 ↓点击关注投行精英,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商务合作以及金融同仁资源对接、入群请添加投行君。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